摘 要:中職學校需要思考對學生開展專業培養的注意事項,通過多種方式給學生們開展更高層面的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促使專業學生得到更高層面的能力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日后會走上學生教育的崗位工作,只有保障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才可以讓他們開展更好的學生教育,所以需要對學生們進行更優質的專業教學。針對當前的學生教育情況,中職學校對學前專業學生開展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應該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提升專業教學的綜合質量,更好的開展專業人才培養工作。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價值認知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收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學生時期是人們健康成長的關鍵階段,需要左右學生時期的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需要得到的一項教育內容,通過對學生們進行心理健康領域的教育和引導,可以讓他們開展更好的學生教育,提升學前教育的最終質量。中職學校對學生們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融入到專業教學中,通過二者的充分融合提升專業教學的最終質量,讓學生得到正確的價值認知以及情感態度的熏陶,從而引導學生實現健康成長的保障。
一、分析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對專業學生進行情感情緒的教育
通過對相關的學術研究資料進行匯總分析,得知中職學生在學習以及校園生活中容易出現多種心理問題,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造成威脅。
中職學生在對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和處理的過程中會充分體現出自己的情緒,需要對他們開展高水準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他們科學處理自身的情緒,指導他們合理的進行情感表達,這是對中職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所以在對中職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也應該對學生們開展情感情緒的教育,指導他們借助合理的方式進行情緒表達,重視進行情感需求的表達,避免出現錯誤的情緒處理行為,從而利于學生實現健康的成長。
(二)基于就業需要對中職學生進行環境適應的教育
中職教育和傳統的教育工作有著鮮明的基礎,需要關注到中職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呈現出的各種需求,也應該思考如何對學生們實施更高層面的課堂教學。中職學生融入到校園生活中就脫離了之前比較熟悉的家庭生活環境,在中職學校的環境中逐漸接受到社會或者是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教師對中職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幫助他們對周邊環境進行熟悉以及適應,更好的投入到校園生活中,利于中職學生實現健康品質的培養。這樣有助于他們參與到崗位工作中,避免出現各種心理健康問題。
(三)進行人際關系的教育
中職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和他人進行接觸,也需要和他人開展情感溝通,這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主要的內容。而隨著中職學生生活和接觸范圍的不斷擴大,他們會接觸到更多的陌生人和其他朋友,在這一過程中則會形成比較復雜的人際關系,需要他們對這些人際關系進行處理。基于這樣的教學需求,教師應該對中職學生開展人際關系的教育,引導他們對人際關系進行合理的分析和處置,利于他們實現更高層面的健康成長。心理教師也需要對中職學生開展師生關系等方面的教育,促使他們科學處理人際關系,以此讓學生們得到更好的情感引導。
二、中職學校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狀況分析
(一)缺失充分的教育關注力
國內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課程教育的時間比較短,也缺少相關的研究經驗,相關研究處于表面探索中。無論是中職學校還是教師都未能對學生開展更高層面的心理健康引導,缺少相關的教育關注,也存在教育認知不全面的問題。在從事學生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教師主要是強調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汲取,但是忽視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導和培養,無法對學生健康成長提供更好的保障。這樣就導致學生未能在黃金期間得到心理健康領域的引導,制約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心理健康中出現一些誤區
很多教育機構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分析或者是定義理解的時候,存在將心理健康教育簡單認知為對學生們開展思想品質的教育。這樣的概念理解情況就導致將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融入到學前教育中出現思想誤區,影響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質量。這是因為心理健康是比較復雜的,是多種學科內容的融合,促使學生們通過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認知以及情感態度。但是中職學校在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時出現一些誤區,對學生的成長造成影響,未能引導科學的價值引導作用。
(三)教師隊伍的組建質量比較差
上文研究指出中職學校對學生們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融入到專業教學中,通過二者的充分融合提升專業教學的最終質量,讓學生得到正確的價值認知以及情感態度的熏陶,從而引導學生實現健康成長的保障。但是目前中職學校在對專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出現教師隊伍的組建質量比較差問題,制約最終的教育質量。一方面,當前教師隊伍未能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深刻的認知,沒有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這樣就導致他們對專業學生開展心理教育時出現綜合能力比較差的問題,制約專業教學的最終質量。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出現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的現象,從而給課堂教學造成多種束縛。
三、中職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融入到學前教育專業的策略分析
(一)充分重視對專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中職學校對學前專業學生開展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應該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提升專業教學的綜合質量,更好的開展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對學生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中職學校應該充分重視對專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專業學生得到更好的能力培養。中職學校需要增加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資金和人力投入,重視給學生們開展更高層面的心理引導和價值教育,促使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得到更好的能力培養,讓他們在崗位工作中更加關注學生在心理層面的成長。
(二)充分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到專業實處
中職學校對專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開展多個方面的教學工作,充分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到專業實處,以此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第一,中職學校應該重視進行政策上的指導,給學生們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給學前教育提提供更好的理論支持。第二,中職學校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融入到學習前教育的課程教育中,提升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這樣可以指導學生們對學生開展社會交際或者是社會認知等方面的能力培養,促使學生在各種娛樂活動中得到心理健康領域的指導。第三,中職學校也應該重視對學生們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評價,促使專業學生們得到更好的能力培養。
(三)強化教師隊伍的培養,合理革新之前的教學方式
因為中職學校在對專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出現教師隊伍的組建質量比較差問題,制約最終的教育質量。所以文章認為中職學校要想將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融入到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教育中,需要強化教師隊伍的培養,合理革新之前的教學方式。第一,中職學校應該強化教師隊伍的培養效果,進一步提升學前專業的心理教育質量。中職學校可以通過崗位招聘的方式吸納一批高素質的幼師,引導他們更好的投入到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強化心理健康領域的教育質量。第二,教師需要合理革新之前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重視對專業學生開展更優質的心理教育。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在學前教育課程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層面的教育,鼓勵他們更好的投入到專業學習中,利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結語
中職學校在對學前專業學生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革新之前的教學模式,重視對他們進行心理領域的教育,從而鼓勵他們在日后崗位工作中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文章認為對學生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中職學校應該充分重視對專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專業學生得到更好的能力培養。同時,中職學校需要充分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到專業實處,并強化教師隊伍的培養,合理革新之前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 饒淑園.學前教育專業課內實踐教學模式研究——以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為例[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7(07):14-18.
[2] 喬靜生.淺談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J].神州,2016(11):91.
[3] 韓娜,尹堅勤.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2):156-159.
[4] 王薇.學前教育專業全程化教育實踐培養模式探究——評《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與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303(07):143.
作者簡介:唐威(1979.02- ),女,漢族,福建仙游人,福建省福清龍華職業中專學校,福建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