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提高語文能力的基礎,是學生走上人生道路的引導 者。如何引導學生愛上閱讀,愛上作文,愛上語文?首先就要增加閱讀的內容,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新課程背景下,指導學生背誦傳統名篇,閱讀經典篇目,厚實語文功底。要讓學生從課堂走進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關鍵詞】閱讀量;閱讀能力;背誦;語文功底;社會生活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學生表情達意的基礎,是學生提高語文能力的基本功。好的閱讀方法能夠提高閱讀的效率,增強閱讀的信心,給人閱讀的美的享受。好的閱讀內容,能夠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啟迪學生的心靈,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閱讀是一套大餐,有品嘗不盡的佳肴美味,有吸收不盡的豐富營養。閱讀能夠讓一個人更加成熟,更加完美。閱讀對中學生至關重要。閱讀教學能夠改變學生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健康成長。
一、增加閱讀量,培養閱讀能力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功,是學習好語文的前提。大量的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可以培養說話的技巧,通曉寫作的技巧。語文的閱讀是表情達意的重要條件,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閱讀與口語表達密切相關,與作文的寫作密不可分。學生要想提高表達能力,要想提高作文的寫作水平,必須從閱讀開始。
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為作文奠定堅實的基礎。語文成績優秀的學生不僅喜歡上語文課,還喜歡課外的閱讀,不僅從語文教材中吸取豐厚的營養,還從課外讀物中獲取意想不到的素材。課外讀物是一個萬寶箱,有取之不盡的寶藏。自然的風光,紛繁復雜的世界,豐富多彩的生活,詭異多變的社會,都能從萬寶箱中去挖取。一個人的情感世界是豐富的,課外閱讀是豐富其情感的重要途徑,它會讓學生在閱讀中去理解大自然的豐富,生活的多姿多彩,對自然和社會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因為閱讀內容的豐富,使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都能找到所喜歡的對象,從而產生閱讀的興趣。
低年級的初中學生,腦子充滿著幻想,比較喜歡一些兒童文學,對那些充滿著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也感到津津有味。隨著年級的增高,涉獵的文章體裁多種多樣,各種題材的文字也走進了視野,成為他們學習與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些作品中吸取無盡的營養,感受世界的奧妙、人生的多變、認識的無盡。不僅是感官的沖擊,更能從中獲得一種精神的力量。閱讀就是一種精神的滋補品,滋潤人的心靈,帶領中學生走上了正確的人生道路。作為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選擇,學會甄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讀物,讓每一部作品都能成為學生心靈營養液。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基礎是學生對于閱讀對象的興趣。學生執著于自己喜愛的閱讀對象,在不知不覺中閱讀能力就會提高。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關注學生的理解能力,它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學生語文素養形成的關鍵。理解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長期的積累與積淀促進了理解能力的形成。學生堅持誦讀,背誦那些名句名篇,有助于理解,堅持形成一種習慣,必然對理解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誦讀古詩文,豐厚語文功底
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是語文教學的目的,語文素養的形成離不開閱讀,其中,閱讀過程中學生的背誦對語文素養的形成至關重要。傳統的名句名篇,經典的古文、古詩詞無疑是學生背誦的對象,是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最佳素材。現在語文教材從初中到高中都增加了古詩文背誦的篇目,都對我們的語文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假如一個學生從咿呀學語開始就接受古詩詞的熏陶,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背誦古詩詞,那么到高中畢業就已經非常了不起,語文的積淀就已經很豐厚了。背誦與交流有著密切的關系,大量的背誦,豐厚的積淀,一定會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那么這個學生就會談吐文雅,寫作文也一定能夠旁征博引,意境全出,達到理想的境界。
三、走出課堂,走進自然與生活
語文學習的范圍很廣闊,從人文到自然,從社會到生活,無不是語文學習的內容。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語文的學習不能囿于課堂,拘泥于課本,圈定在語文課本的具體篇章。語文的學習范圍應該從課堂走向社會,從語文課本走向自然與生活。要引導學生用一雙慧眼去認識生活,去探視社會,去感受精彩的世界,去直面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去逛書店、旅游、看展覽、做采訪、搞調查、看焦點訪談;討論鄉村振興、一帶一路、腐敗現象、庸俗文化……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們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變的信息社會中,感受人世間的愛與恨,美與丑。
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讓每一個孩子愛上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背誦傳統名篇,閱讀經典篇目,厚實語文功底。要讓學生從課堂走進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實現人生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潘海生.淺談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8).
[2]傅國亮.新課程優秀教學設計與案例叢書[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3(10).
[3]童肖留.談新課改背景下語文閱讀的有效性教學[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1).
[4]雷鳴.有效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J].新絲路(下旬),2016(9).
作者簡介:潘翠格,女,1977年生,河北贊皇縣張楞鄉張楞村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閱讀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