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蘭
【摘 要】本文首先從歌唱體驗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起源進行分析,然后闡述了歌唱體驗和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概念,最后對歌唱體驗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應用的具體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歌唱體驗;初中音樂;欣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0-0206-0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中學生的教育事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我國教育事業進行到第八次新課程改革的今天,也對我國的音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過程當中,教育工作者鼓勵將音樂教育分成多種形式,并通過社會實踐的方式來促進學生音樂的學習。
一、起源和思考
歌唱體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在鼓勵教育要充分去進行實踐,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1996年開始,我國實行了第八次新課程改革,它強調了“音樂實踐”的重要性。在已經過去的二十多年里,音樂教師始終堅持這一理念,并不斷進行探索,時至今日,歌唱體驗早已經成為了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融入歌唱體驗,可以使得音樂教學更加貼近生活實際,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審美程度,最后達到成就學生個人素質發展的目的。
二、歌唱體驗和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概述
(一)歌唱體驗概述。歌唱體驗,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學生獨立唱歌的方式,讓他們通過實踐去感知并認識身邊的事物。在當下社會,歌唱是與大自然溝通的最樸實的一種方式,也是最符合社會發展和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種方式。對于目前的中學生來說,歌唱體驗可以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以及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對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1]。
(二)音樂欣賞教學概述。音樂欣賞教學,是音樂老師在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音樂對學生進行啟發,并深入提高學生對音樂藝術審美能力、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一項實踐活動。它存在于音樂教學當中,是音樂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它也是加強學生對世界認知的一種重要手段。
三、歌唱體驗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制定細致的學習目標。每一部音樂作品都有著獨特的內涵,其內涵也是音樂作品的精髓所在,是音樂的核心。它集中體現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有著與眾不同的風格。所以將音樂的主題內涵作為重點細抓項目,是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例如,在學習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時,教師首先播放音樂讓學生進行欣賞;然后對學生講述這首曲子的創作背景:“這首曲子由貝多芬在1803年開始創作,最初是為了獻給法國的戰爭天才拿破侖的。但是在后來,當貝多芬聽說拿破侖稱帝,非常憤怒,將這首曲子更名為《英雄交響曲》,以表達他對拿皮侖稱帝的不滿。除此之外,這首曲子也是貝多芬在與病魔抗爭的過程中不屈服的體現。”引導學生了解此交響曲的特點,學生了解了樂曲背后所代表的內涵,也就加深了對樂曲學習的印象,有助于樹立學生良好的價值觀。
(二)展現完整的樂譜內容。精致且完善的文本內容是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基礎,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學習音樂。但是在現今的初中音樂教材中,經常會出現音樂樂譜不完整的現象,這種音樂主題缺失的現象直接導致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斷章取義,造成了學生對樂譜理解的困難,甚至出現完全錯誤的理解。所以就需要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展現完整的音樂內容,以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除了需要給學生制定完整的主題外,對于合唱歌曲的欣賞教學也同樣不容忽視。例如《鈴兒響叮當的變遷》這一曲目,是由《鈴兒響叮當》演變而來。在內容上,屬牧歌風格,在用于教學的音樂教材中,只提供了單聲部的歌譜。教師通過查找資料,帶領學生完善合唱部分的樂譜,既鍛煉了學生獨立完成樂譜的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2]。
(三)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美是抽象的,而音樂恰恰是美在物質世界的具體體現。音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它可以帶給人美好的體驗,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掌握必備的音樂技能、理解音樂的歌詞意義,對于提高中學生的音樂水平是極為重要的。例如,教師在講解《春江花月夜》這首曲目時,告訴學生這首曲子是由唐代大詩人張若虛所作的古詩《春江花月夜》演化而來。告知學生在演唱這首曲目時,宜采用婉轉的音調,平緩的呼吸節奏,注意在歌曲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把演唱技巧和自己的情感進行完美結合,將夢幻一般的畫面通過聲音表現出來。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把握歌詞的意境,感受旋律的特點,體會月下春夜的美好和寧靜。學生通過老師的講解,抓住了這首曲目的內涵所在,體會到了一種美的享受,從而使得學生樹立了屬于自己的審美觀念。
四、結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兩句話代表了古人不愿放棄、積極進取的探索精神。即使放到今天,也同樣適用。所以,在未來中學生的音樂教育當中,就需要教師不斷積極學習,找尋到更適合學生學習發展的方式和方法,讓學生可以在音樂學習中增強對世界的認知,追尋心中的夢想。
參考文獻:
[1]陳六一.歌唱體驗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策略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01):106-108.
[2]楊曉波.音樂欣賞教學設計談—音樂欣賞教學設計之“規范版”與“個性版”[J].藝術評鑒,2019,(06):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