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貴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對教育的發展也越來越重視。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城市的教育水平顯著提高,現在鄉鎮學校的一些教育設備也已基本完善,隨著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投入,初中學校的教學逐漸跟上時代的步伐。在學習過程中,老師也要變換不同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當然與此同時,也要結合鄉鎮的教學方式,懂得創新,爭取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這樣才能帶動農村的教學質量顯著提高。
【關鍵詞】鄉鎮初中;高效閱讀;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閱讀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和應付考試,而應該真正將閱讀作為一種書面的交流方式,讓學生去閱讀,這樣既提高了對閱讀的理解,還培養了語感,不斷積累經驗,最后讓自己多一些對事物的理解。只有習慣閱讀的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快速的發展。但是當前鄉鎮初高中學生全面開展閱讀并沒有那么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并不強,認為學會課本上的知識,能應付考試就可以,老師為了考試也只講解重點,不注重學生是否可以流暢地用言語表達出來。老師應該改變現狀,鍛煉學生主動找到學習的關鍵信息,并大膽地傳說出來,以此提高學生的興趣。
一、想要進步還需要自己主動
主動去閱讀并不是一夕之間就可以養成的習慣,基本的教學可以為以后的閱讀奠定基礎,慢慢開發出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雖然沒有這個條件,但我們也要從有限的環境學到無限的知識。老師注重積累閱讀后學生才能有意識地主動去做,快速閱讀會讓學生的思維更快,積累的詞匯越來越多,在以后的作文中會更輕松,潛移默化地會主動去養成習慣。
老師要引導學生讀適合的書籍,從適合的課本開始學習,慢慢增加難度,但不是根本看不懂的知識點,這樣只會讓學生喪失興趣。正確運用閱讀技巧會更高效地讀,不要拿起一本書就開始閱讀,這樣效率會大大降低。學校還要為學生建造合適的環境、氣氛,在喧鬧的教室里學生沒有心思去學習。
學習是很多人的事情,但進步卻是自己要完成的目標。要想在閱讀上得到進步,需要主動學習。習慣的養成和氛圍的熏陶能促進主觀能動性的養成。如果真正能夠將閱讀當作日常所需的事情去完成,那么,一定會在閱讀的過程中進步。
二、不要局限于做一件事
雖然現在鄉鎮教育已經陸續發展,但是還有舊思想阻礙著孩子,家里有田地的同學還要幫家長做農活兒,封建思想限定了孩子的思維,覺得課外讀書是在浪費時間,把孩子的天真爛漫扼殺在搖籃里。學校要對家長進行開導,講解課外閱讀的優勢,學生閱讀后要和家長交流溝通,讓他們明白這么做是對孩子有好處的,現在閱讀開闊了眼界,也為以后打下基礎。
學生的閱讀也要貼近生活。課外閱讀是好事,書本上的知識也不能少,老師要做出更吸引學生的教案,平時也可以引用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讓學生對課外知識有所了解。例如魯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講解了多年后再故地重游,有回憶過去的情景,也有現實的場景,字里行間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想法,有對過去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對現實的批判。這種類型的文章,老師應該大力推薦,學生讀起來津津樂道,會把自己想象在其中,既讓學生真正了解到閱讀的魅力,又培養學生對閱讀的熱情。
老師不要為教學而教學,可以增加一些有意思的語句,緊緊抓住學生的目光,知識也自然而然地存在腦海里,同時了解到其他書本里沒有的知識。這樣學生以后才會更積極地聽課,上課的質量也會大大增加。還記得上學時學到的《陋室銘》,讀起來朗朗上口,作者雖在陋室但志向一直沒有被磨滅,托物言志的品質是我們一直要學習的,雖然條件不允許,但在現有的條件下發展自己,這就是比別人出眾的地方。這就是閱讀后明白的道理,學生讀得越多,懂得越多,同時,也能夠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注重實踐化教學
實踐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這里的實踐主要是指將課堂還給學生。老師只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他們自己就會去查詢資料、一探究竟。所以老師不妨課下布置一個話題,讓學生自己討論,留出一節課進行辯論。學生不同的見解讓自己的知識面更豐富,形成習慣后,再有不明白的問題就會自己動手解決,這也是一種閱讀教學的好方式。
在初中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過于內向,不與同學交流,不與同學相處,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這樣只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知識面更狹窄,積極融入大團體,會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作為教師,如果一直高高在上,不和學生融為一體,那么就會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產生很深的代溝。教師摸不清學生的想法,學生也不聽從教師的教導。所以實踐化的教學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善于與學生交往。
實踐化的教學,讓學生真正從課堂中得到感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鄉鎮初高中閱讀課上,實踐化的教學也會帶來不一樣的收獲。學生和教師相互配合,教師在推行實踐化教學的同時,也讓學生真正從實踐中學到了課文的真理。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教師在今后的閱讀課堂上更好地開展教學。
四、開展多樣化課程模式
如今,學校開展寫作課,這就是另一種閱讀。學生的寫作離不開平時的積累,所以傳統的教學觀念也有一定的意義。把這種方法結合到閱讀教學中,有很多好處,例如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豐富情感,活躍思維,價值觀也會變得更優秀。還記得上學時老師讓你站起來讀課文嗎?激動的心情是不是歷歷在目?有些平時不學習的同學也會站起來讀。其實我想說的是增長每個同學的閱讀量有時就需要這樣的強制,必須有老師的帶動和監督。
開展多樣化的課程模式,使得閱讀課不再單調乏味。尤其是對于鄉鎮初高中學生來說,閱讀課程的某些內容,學生往往沒有很強的感受。如果對課文中的內容不夠理解,那么就會導致對閱讀課也逐漸失去興趣。開展多樣化的課程模式,不僅僅豐富了閱讀課,同時讓學生全方位了解新事物。這樣的做法,尤其對鄉鎮初高中學生來說是很有效的手段。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鄉鎮的閱讀教學中,老師的責任比家長的責任更重,所以老師要更加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遇到不合適的教學方式一定要積極轉變,不要明知道不合適而得過且過,學生對文章有見解,才能說明有進步。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積累和家長老師的培養,會讓學生有好習慣,為未來的生活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什么環境下學習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所以創造一個好的條件,會讓鄉鎮初高中的孩子總體水平也得到更好的提升。現如今社會發展得迅速,老師應該鼓勵學生主動求取課堂外的知識,多讓學生去實踐。課堂的主人公是學生,教師教學的一切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養成好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度,從而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學習,使學習不再成為一項負擔,而是一種樂趣。
參考文獻
[1]趙萬宏.關于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
[2]鐘子蓮.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高效課堂創建新思路探討[J].新課程,2017(26).
[3]鐘敬明.優化閱讀教學 構建高效課堂——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J]. 珠江教育論壇,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