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一直都是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的語言思維培養(yǎng)和學生交際范圍的擴大都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少數(shù)民族英語學習動機的分析以及學習策略的探索則能夠為學生英語學習提供輔助,能夠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本文就少數(shù)民族英語學習動機及其策略有效性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少數(shù)民族英語;學習動機;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一、學習動機的內涵及分類
(一)學習動機的內涵
所謂的學習動機,指的是一種內部自發(fā)動力,能夠對學習者學習活動的開展起到直接推動作用,屬于自我督促形式,在激勵學習者開展學習活動的同時,還能夠對其起到良好的指導與引領作用。
(二)學習動機的分類
學習動機的誘因包括許多種,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熱愛度與主觀能動性,這兩項發(fā)揮著關鍵性作用。通常來說,通過對學習動機的分類進行參考,可以將英語學習動機劃分成兩種,即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關于內在動機方面,究其根源就是利用自我內視,學習者所察覺的需求以及自身來源于精神的動力。對于學習者而言,英語這門語言不單單是一種工具,由于自身的興趣愛好而熱衷于英語的學習,能夠深深被英語語言的魅力與美感所吸引,進而產生一定共鳴。在語言習得過程中,最具理想化的狀態(tài)就是內在動機。在對英語最本質的部分了解之后,學習者就會由衷地對其形成向往,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最大限度地將自身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出來,促使自己能夠主動對這門語言進行了解與學習,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掌握。與此同時,還能夠使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得到長時間的保持。
一定時期的外部誘因,是外在動機的主要來源,其所具備的時效性與目的性比較突出。通常來說,就是在某一時間內,為了確保某種目的的實現(xiàn)而運用的學習行為。最為普遍的案例就是,為了確保等級考試的順利通過,確保雅思、托??荚囍袑θ〉美硐氤煽?,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系列的練習活動,例如語法、詞匯、閱讀、聽力、寫作等開展突擊學習活動。
關于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方面,二者之間不存在優(yōu)劣的區(qū)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外在動機具備相關強制性,究其原因就是學習者具備較高明確性的學習目的,與此同時,其學習目的具備一定的時效性與獨特性,學習行為屬于一種手段,是為了確保相關目的的實現(xiàn)。與外在動機相比較,關于對學習行為的影響方面,內在動機具備一定的長期性與穩(wěn)定性。關于外在動機對學習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大多數(shù)情況下會通過短時間內所取得的結果表現(xiàn)出來。
二、英語學習動機策略理論
20世紀末期,Dornyei對英語動機自我體系進行了建設。自該體系構建以來,廣大研究者開始高度關注英語學習動機的動態(tài)本質,并深入開展了相關研究工作。通過Dornyei將英語學習動機和學習者的自我與認同結合起來,并將英語學習動機劃分成三個類別,即理想英語自我、應該英語自我以及英語學習經歷。在開展相關劃分工作的過程中,其主要依據(jù)就是學習者個體的主動性、個體與社會的互動性和其情感心理的動態(tài)性。其中,所謂的理想英語自我指的是對于學習者自身或者其他重要人而言,希望自身所具備的英語水平;所謂的應該英語自我指的是面對所處于的社會文化影響作用,學習者堅信自身應當具備的水平,這樣能夠對負面結果所產生的影響起到一定的弱化作用;所謂的英語學習經歷指的是一些動機和具體學習情境存在一定關聯(lián),主要包括同學、教師以及過去英語學習經歷所產生的影響。在開展英語學習動機研究工作的過程中,動機自我體系為相關研究工作的開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發(fā)揮著強有力的支持作用。在開展英語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動機自我體系的有效性已經完成了初步驗證工作。
三、少數(shù)民族英語學習策略有效性路徑
(一)提升學習者內在動機
在一些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居于重要地位,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圍繞學生來進行的。尤其對于少數(shù)民族學生來說,更加需要在提升其學習動機方面狠下功夫,教師應最大限度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使其能夠將愿景、目標與夢想表達出來,并在此基礎上對愿景、目標與理想間所存在的聯(lián)系進行查找,將英語學習期望表現(xiàn)出來,充分體現(xiàn)出理想的英語自我。之后,利用愿景強化活動的開展,對學生發(fā)揮積極的引領作用,使其能夠對英語學習理想目標完成后,自身的狀態(tài)與未來進行想象,進而突出英語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現(xiàn)實作用,實現(xiàn)理想英語自我形象的加強。
比如,對于蒙古族很多學生來說,其希望能夠通過英語的學習造福家鄉(xiāng),能夠真正實現(xiàn)構建內蒙古的夢想,這不失為內蒙少數(shù)民族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驅動力。教師更加需要在學生此愿景的基礎上,構建相應的英語學習體系,幫助學生描繪內蒙古國際化發(fā)展的未來藍圖,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內心驅動力實現(xiàn)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提升。比如,我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中,便注重給學生描繪美好的內蒙古發(fā)展藍圖,“As times change, will change the language, English is also true that the world is rapidl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in this era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Inner Mongolia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通過此種方式引導學生對內蒙古自己的民族產生深深的情意,促使學生能夠依據(jù)理想實現(xiàn)內心英語學習原始動力的激發(fā),讓學生在感受到英語學習重要性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英語應用。
(二)強化學習者外在動機
應該英語自我應當與理想英語自我相同,注重將自身的激勵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這就需要通過相關的刺激確保其處于活躍狀態(tài)之中。在校園中,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群體之一就是英語授課教師。由此可見,在學生應該英語自我強化方面,英語授課教師居于至關重要的地位?,F(xiàn)階段,在英語整體教學環(huán)境中課時在不斷縮減,學分處于持續(xù)壓縮狀態(tài)中,在對英語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課下自主學習能力占據(jù)主要地位。教師可以結合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特點在課下開展多種多樣的課余活動,一方面引導少數(shù)民族參與到活動中來,另一方面在活動開展中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進行,讓學生在活動開展中不知不覺地進行英語學習和應用。
比如,我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中,結合新疆少數(shù)民族同學特點開展了歌舞會,每個同學都可以在歌舞會上載歌載舞,盡情歡暢。這不僅與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特點相結合,也讓很多具有獨特才藝的學生有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很多同學一邊唱歌還會一邊將歌詞進行改編,歌詞內容與自己的家鄉(xiāng)生活貼近,歌唱起來既有趣又動聽,“I love my hometown,the scenery of my hometown is very beautiful the green mountian(hills)and cleary reiver the fresh air……”學生處于濃郁的家鄉(xiāng)氛圍之中,外在動機推動其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更高,加上我的鼓勵和支持,學生對于英語有了新的認知和感受,英語學習效果也更為顯著。
(三)內外動機相結合
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對理想英語自我愿景進行表達,并以此為基礎,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相關的體驗活動進行設計,幫助學生對理想英語自我實現(xiàn)所產生的成就感進行體會。依據(jù)相關調查活動,居于前兩位的就是國外學業(yè)深造與職場發(fā)展。在對相關課外活動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將這些關鍵詞加入進來。
針對具有國外學業(yè)深造愿景的學習者,教師可以定期將一些英語學術講座推薦給學生,與此同時,還可以依據(jù)學生個體愛好對一些英語原版專業(yè)教材與書籍進行推薦,并積極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形式,針對目的國社會、政治、文化、歷史、經濟、風土人情等方面開展相關的調查活動。
針對理想英語自我愿景為職業(yè)發(fā)展的學生,教師應當依據(jù)學生具體的專業(yè)特征,對具備一定靈活性的課堂活動進行設計,使學生能夠充分意識到在未來的職場中英語能力的重要作用,進而對英語這一語言工具的實際應用價值進行深入體會。
四、結束語
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存在許多不同,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與當前學習者的動機特征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并在此基礎上對科學、高效的動機策略進行明確,科學引導學習者。與此同時,還應當與學習者的反饋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并對相關動機策略作出科學調整,以此來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魏雪欽.“理解”視域下大學英語學習本真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8.
[2]王誠.大學英語教師課堂動機策略使用研究[D]. 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17.
[3]李廣海.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動機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6,7(17):100-101.
[4]韓英,魏亞麗.新疆民考民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分析[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150-153.
作者簡介:馬敏(1993-),女,回族,河南省商丘市,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