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語文教學一直給人“波瀾不驚”的感覺,換言之,有點枯燥乏味、重復單一,無非就是跟字、詞、句打交道。如今全球信息化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學改革也深受信息化時代的影響,近年來一直在不斷更新變革,微課作為一枝獨秀開始出現在語文教學的歷史舞臺。微課時長一般就是一條5—8分鐘的短視頻,內容短小精致,它是經過教師專心設計的教學內容精華。微課運用在課前、課中、課后都有著不同的功效,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制作微課,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將圍繞語文微課教學,來淺析它對語文教學方式方法變革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創新;高效運用;互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準的要求,主要以視頻影像為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某個教學環節開展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它短小精練,只講授一到兩個知識點,容易營造輕松課堂氛圍,便于學生理解知識點。
一、高中語文教學微課現狀
如今在互聯網獲取各類信息資源已經非常方便,教學素材更是不在話下,隨隨便便就能搜索到大量的語文素材,包括與課本知識章節相對應的高中語文教學資料、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材料,這為制作微課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無論是課前導入還是情境融入,微課都是非常適合的教學方式。正因如此,許多語文教師喜歡在教學中運用微課作為輔助教學。縱觀這幾年來,微課成品數量已經非常多,各類微課教育資源庫比比皆是,然而微課教學在我國的發展并不統一,大部分省份僅僅是嘗試階段。如今在互聯網站上有許多微課交流應用平臺,有一些比較知名的微課網站如中國微課網、浙江微課網、湖南微課網等,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在這些網站上獲取資源。通過筆者跟其他同學科或不同學科的教師交流發現,微課的實際應用效果并不太令人滿意,很多教師就是隨意下載一個視頻,并不是親自根據自己的課堂設計和目標制作出新微課,這樣的微課往往效果一般。一句話總結起來就是當前微課的“軀體”(技術、數量)已經發展得非常快,而微課的“靈魂”(設計、質量)卻跟不上“軀體”的步伐。
眾所周知,高中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無論是課堂上的時間還是課后學習的時間,都非常緊張,所以有些老師覺得在課堂上播放微課視頻非常浪費時間,那幾分鐘的時間還不如直接填鴨式地告訴學生重點,讓學生自己消化,殊不知這樣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像語文這一學科,很多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是抽象的,詩歌意境的理解是抽象的,作者的情感體驗也是抽象的,這種情況下直白式的教學并不適用,而微課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二、提高微課水平,真正促進語文教學
首先,我們語文教師應該正確地了解到微課的優點,尤其是它對高中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高中語文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在平日里積累語言經驗和深刻的感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的教學手段,能夠更快、更好、更有效地提高語文素養。反過來說,微課也能促進教師提高授課水平,因為微課的制作對教師知識講解、教學設計、總結提煉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師的微課越做越好,以上能力就越來越強。微課的制作還對教師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當緊跟信息化時代發展的步伐,了解并掌握盡可能多的相關的軟件,如PPT、手機攝影、錄屏、截屏、音效及動畫制作等。微課,還能讓教師從已經教授過很多次的課文細節中再次追問、思考、探索、交流,與學生共同挖掘新的感悟,并在輕松和有趣中享受收獲的喜悅。
但是有一點也非常值得我們注意,微課制作水平再高也不能忘了一個宗旨,學生才是授課的主體。很多研究微課的專家把微課當成了一種教學工具,覺得只有教師可以使用,那么單就微課中沒有把學生當成主體這一事實而言, 就能夠證明這樣的微課對學生是毫無意義的。
為了使語文微課與學生的學習更好地結合起來,并充分發揮作用,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二,要發揮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作用;第三,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合作學習帶來的民主、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 從而在學習中把合作學習的作用充分而有效地發揮出來。
三、微課對傳統語文教學的影響及更新
傳統課堂教學強調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以及態度目標的有機統一,而微課教學設計目標要重點集中在知識和技能方面,每一節微課都要制定教學目標,這樣就能在一定的時間內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了。在教學效果方面,傳統教學的重點、難點往往會集中在某一個知識點上,然后圍繞這一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而微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則是與教學目標一致的。這樣更利于集中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果。
高中階段要學習很多李白的詩歌,我們以《蜀道難》為例,這是一篇比較難理解的又抽象的課文。作者用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藝術化地展現了蜀道強悍、崎嶇等奇麗風光,還有它的磅礴氣勢,最終歌詠了蜀地山川的壯麗秀美。如果是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就是一句句地解讀詩歌,特別是重點講述詩歌中的一些詞,如天梯、飛踹等詞。
先不說理解詩歌的含義,首先蜀道說的在哪里,蜀道又是什么樣子的,難道只能靠學生想象?如果這時候教師利用微課輔助教學那就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這些問題了。首先蜀道說的地方在廣義上包含了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有自三峽溯江而上的水道,有自云南入蜀的僰道,也有自甘肅入蜀的陰平道等;在狹義上所指的蜀道又是專指翻越秦嶺和巴山的道路等。如今在網絡上的素材已經非常豐富,上文提到的這些道路無論是風景攝影作品還是無人機拍攝的視頻作品,都有很多,教師在制作微課的時候就可以把這些素材用上,讓學生真真切切地看到“蜀道”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把抽象變成具體的影像,這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還有一點就是這是一首非常氣勢磅礴的詩歌,讀起來鏗鏘有力,但是教師本人也許朗誦水平有限,不一定讀得出那種大氣的感覺,那么這時在微課中教師還可以插入朗誦詩歌的素材,讓學生從聽覺中也能感受到那種激情感慨,這對學生理解詩歌的情感也是很有幫助的。
傳統的語文教師幾乎只重視傳授知識和解讀重點、難點,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然而,任何形式的語文教學和學習活動都應以培養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語文素養為核心目標, 并具體而有效地提高構建語文素養的語文能力。教師們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后,才能更好地運用微課為這一終極目標服務。
四、結語
雖然目前微課發展的過程中還有類似重形式輕質量等問題,但是隨著語文教學現代化的發展,微課的合理應用會逐步成為普遍現象。因此,在利用微課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不僅要重視微課的設計,還要注重利用微課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總體說來,微課的益處還是非常多的,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新鮮的課堂體驗,還能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情境中。這種情況下,學生對學習語文保持著濃厚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大家在輕松學語文的氛圍中有最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1]王雪梅.中學語文微課教學設計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18(28).
[2]王殿宇,袁藝,焦鳳梅.對語文微課研究現狀的思考及應對措施[J].語文月刊,2017(4).
作者簡介:韋灝,廣西柳江人,大學本科學歷,中教一級,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