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燕
【摘要】當前社會,教育事業的不斷革新與發展,使素質教育受到重視,并在教育事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隨著素質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學生的能力和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也逐漸提高。因此,為了能充分順應教學理念的發展腳步,對教師及班主任的教學水平要求也更高了。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整體的主要領導人物,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思,同時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根據每個學生的自身特點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措施,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差異性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差異性教育是當前一種較受教師和學生歡迎的教育模式,對幫助小學班主任的班級教學管理和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差異性教育越來越受重視。為此,小學班主任要充分了解不同學生存在的差異,以此為基礎,明確教學目標,合理設置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運用正確的教學理念,結合實際開展教學活動,從而幫助落實素質教育。
一、差異性教育內容概述
差異性教育允許在教育過程中產生不同的認知和不同的理解,公平對待每個學生。不同學生因自身的能力和知識背景的不同,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差異性,教師的目的是使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在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高于原來,從整體的知識構建上得到升華。允許差異存在,這很好地詮釋了素質教育的理念,使教育事業更趨于現代化需求的發展。因材施教,教師把差異性教育理念充分融入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學生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二、實施差異性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明確差異性教學和區別對待
差異性教學是根據興趣導向以及天賦差別的不同所組織的人才培養教學活動,使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學習,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有效教學手段。小學班主任要充分運用課外時間來促進自身教學素養的有效提高,創新多種教學模式,明確差異性教學和區別對待的不同之處,對整個班集體的學生要做到平等對待。
例如以語文學科為例,小學語文教材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單元一春天里的《找春天》,在這節內容講解時,教師針對文章題目對學生提出了問題:“春天里都有什么呢?綜合語言進行描述。”此時,一名學習能力和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教師對學生回答的內容和語言組織等各方面比較滿意,給予了一定的表揚;同時,班級另外一名比較調皮搗蛋的學生也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積極踴躍地舉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相對之前一名同學的回答,這名同學的回答語言表達欠佳、語言組織結構也比較混亂,但是教師并沒有責怪這名學生,而是針對這名學生的回答給予了耐心的指導,對不足之處進行了鼓勵。從以上例子中可以發現,對于兩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這位教師沒有區別對待,對學生的問題回答給予了一定的尊重,實現了差異性教學的目的。
(二)組織形式多樣的班會活動
班主任對班級的日常教學除了平時的溝通,還會以班會的形式來進行,當前社會小學學校中,一般運用主題班會的方式,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提出的對班會的意見,合理設計多樣的班會活動,這樣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與班主任的互動更加有趣。如同學一致認為可以通過舉行學習交流會的形式來進行班會,這個互動過程可以幫助班主任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狀況和問題等,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來幫助班會的有效開展,從而激發學生興趣,帶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充分融入班集體。形式多樣的班會活動,能幫助學生吸收知識、解放壓力、激發學生自身的潛在能力,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認知能力的有效提升,讓學生在班會活動中得到一定的收獲。
(三)班主任要進行自我反思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主要引導者,要適當地進行自我反思,以促進自身能力的不斷提高。班主任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以事實為根據,用實事求是、講道理的形式幫助學生對錯誤的行為或學習進行改進,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對教師的做法持認同心理,不能以班主任的身份強迫學生,要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及時總結和思考,從而使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必須要定期進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行為方式以及語言等有哪些不足之處并及時加以改進,以做到充分尊重每個學生,實現差異性教學的目的,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地發展。
(四)與家長之間要做到及時、緊密的聯系
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在學校內學生的一切行為規范,要擴大關注范圍,對于學生在家庭中的狀態也要有一定的了解。當前社會中,多數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存在巨大差距,一些學生在學校課堂上的學習表現特別好,讓教師贊不絕口;但一回歸家庭之后,往往會出現學習不積極、注意力不集中等散漫的狀態,非常不利于學生良好性格的塑造。因此,作為班主任,要與家長保持聯系,從而充分了解、掌握學生在家庭中的一切狀況。可以通過與家長組建微信群、QQ群等來增加班主任與學生家長之間及時、有效的溝通,讓班主任和家長能了解學生在學校和在家庭中的學習狀態,從而幫助學生制定更加完善、有效的學習方式。
(五)建立差異性評價模式
一個班集體中出現差異是避免不了的,作為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同時針對學生的教學評價過程不能用同一種評價標準來進行。因為學生是存在差異的,同時也不能用考試成績這一項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因為成績的高低并不能充分體現一個學生的能力,成績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的儲備情況、學生考試的狀態、身體狀況、心理狀況等等會對學生的成績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用成績來評價是不夠全面、準確的。班主任在進行評價時,可以從學生的綜合方面進行分析考慮,學生平時的表現、與同學之間的相處、作業的完成情況等等,全面地對學生進行定期評價,根據學生各階段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案,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仍需要不斷努力。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耐心地進行指導和幫助,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此基礎上有效開展、實施差異性教學,以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綜合發展,實現班主任自身職責能力有效發揮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林德學.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差異性教育探討[J].求知導刊,2018(26).
[2]王國玉.差異性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9).
[3]劉雯雯.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差異性教育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2018(7).
[4]雷波.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差異性教育[J].赤子,2018(12).
[5]閆淑婧.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差異性教育[J].教書育人,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