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英

摘 要:計算能力是學生學習理工類科目的必備能力,而且良好的計算能力既為學生學習鋪平了道路,還將成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本文從分析高中生數學計算能力薄弱的成因著手,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通過識記最基本的概念、培養觀察能力、增強學習興趣,以及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角度進行分析,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數學;計算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3-002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020
在高中數學課程標準里明確指出:“數學抽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運算能力、直觀想象力、數學建模和數據分析能力”是高中數學的核心素養。提高高中生數學計算能力是發展學生智力和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要求,為學生持續學習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數學知識的深入和數學體系的擴充,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講,計算能力明顯力不從心。高考數學試卷中,考察計算能力的部分還是占有較大的空間,那么通過提高計算能力,是能夠快速提高學生成績的。經觀察分析可知,高中生數學計算能力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與非智力因素。
一、 高中生數學計算能力薄弱的成因
智力因素影響著學生計算能力,智力由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等五種基本心理因素組成。其中,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對計算能力影響較為明顯[1]。
(一)智力因素的影響
1.記憶力因素的影響
在解決高中數學問題時,首先要對數學計算公式、定理、數學運算法則熟記于心,使用起來才得心應手。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時,誘導公式和變形公式特別多,要能準確地快速地解答相關問題,學生的記憶力非常重要。
如公式記不住,自己去推導就很困難,只有準確記住了公式,問題就非常容易解決。
2.觀察力因素的影響
在解題時,首先要認真審題,看清楚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仔細觀察細心分析,對照著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求解。例如,我們已經學習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看到下面這樣的題型時完全可以輕松解答。
3.注意力因素的影響
在數學課堂上,許多學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缺乏專注力也體現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有的學生覺得解題思路清晰,就不在深入計算。這嚴重影響了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1.意志力因素的影響
“有志者事竟成”,高中數學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數學計算難度加大了。不少高中生數學計算能力弱,很大的因素是沒有耐心堅持演算完,畏難導致半途而廢。有的學生還想“看”出答案。
2.學習習慣因素的影響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計算的準確度有緊密聯系。數學計算要求每一個步驟每一個數字每一個符號寫的準確無誤。而不少學生,往往字跡潦草,不注意書寫和格式,導致計算結果不準確。
二、計算能力薄弱的解決方法
1.引導學生重視數學概念定義、計算公式、計算法則的理解和識記,幫助學生領悟數學公理定理的實質。心理學關于“專家系統”的研究表明:一個領域內善于解決問題的專家必須具有5-20萬個知識組塊[2]。沒有這些專業知識,就不能解決該學科領域內的問題。數學概念定義、計算公式是數學學科的重要組織部分,要想解決數學計算問題,就十分有必要引導學生去理解和記憶。
2.著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審題時,認真查看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鏈接所學的數學知識。數學題目中的每一個已知條件都有作用,每一個已知條件基本上都可以用計算式子或等式表示,通過推理轉換成計算。
3.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語言,使教學語言豐富多彩、趣味橫生、詼諧幽默;改變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多樣化。在課堂導入時,教師可以通過數學小故事,數學史趣事等進行導入。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數學計算中要有良好的數學書寫習慣,數字要準確,數學符號要規范,格式要工整,作圖要到位。口算和筆算相結合,不能依賴計算器,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美國整容醫生,提到整容后的人需要21天來適應他們的新面貌,而截肢病人出現的“幻肢”體驗往往也是需要21天才能消退。說明一個好的習慣至少需要21天的時間養成。所以好的學習習慣要長期反復訓練。
高中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強弱不僅直接決定高中生數學成績的高低,還會制約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影響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高中生的數學計算能力的養成是極為重要的。
參考文獻:
[1]燕國材.智力因素與學習[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張慶林.當代認知心理學在數學中的應用[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責任編輯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