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漫青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深入,高職院校作為培育人才的搖籃,更應當借助教育改革的契機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破解綜合性人才培育的困境。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是高職教育的重要內容,其教學質量的發展應當得到高職院校的重點關注。基于此,本文以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為背景,對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教學改革展開探討,通過對當前教學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的分析,探討有效的改革創新策略,為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改革與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教學改革
0 引言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是社會重要的人才培育機構,隨著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人才需求缺口推動了高職院校的發展。學前教育是高職院校的重點專業之一,其培育質量也逐步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音樂教學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核心內容,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進程中,更應有效破解傳統教育中的難題,加快自身的改革與實踐,以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及發展,夯實學前教育的基礎。
1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伴隨時代的快速變革,社會發展格局日新月異,因此,教育人才培養需求逐步提高,不僅要求廣大教師具備淵博的專業素養,而且要求高校構建更完善的教師培養渠道。學前教育作為幼兒教育啟蒙,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作為幼兒教師的培育基地,更應當加強對教師專業素養的關注,力求培養出適應于時代變革的幼兒教師。一方面,音樂教育作為學前教育領域的重要內容,對教師的性格品質、心理素質及音樂教學能力具有促進作用。因此,高職學前教育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潛力,在向學生教授專業音樂知識及技巧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性格及習慣,切實與新課改的目標相契合,使學生獲得“德、智、體”的全面發展,這對學生未來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高職音樂教學涉及的內容非常豐富。針對學前教育的教學特點,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講解、演唱技巧的傳授及審美情操的培養,真正體現音樂教學中所蘊含的美感,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獲得更大的收獲和優質的體驗。
2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現狀
2.1 招生層次普遍偏低
受社會教育管理領域及教育格局的影響,高職院校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面臨著諸多挑戰,生源作為高職院校生存的關鍵,越來越成為市場競爭的中心內容。目前,高職院校在招生過程中,不斷降低招生門檻以擴大生源,缺乏有效的招生遴選機制,使院校招生的層次相對偏低。其主要表現為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較差,并伴隨眾多的后續教育問題。此外,大部分學前專業學生缺乏音樂基礎,在音樂教學中仍面臨困難和挑戰,這對音樂教學進程也會產生影響。
2.2 課程設置相對滯后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而言,其主要培育目標是培養技能型人才,內容包括教學知識、技能及專業素質。如今,學前教育事業步入正軌,無論是教育監管還是社會輿論,都給學前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素質也成為了關鍵的考量標準。然而,受院校整體培育目標及課程設置影響,教師在音樂課程教學中往往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對音樂教學方面的研究與投入不夠,嚴重影響了音樂教學目標的實現,更與當前學前教育人才培育要求不相適應。
2.3 學生實踐能力不強
實踐是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方法和渠道,學前教育專業本身也具有極強的實踐性。然而,高職院校在開展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時,更加側重理論知識的教育傳導,對實踐教學缺乏必要的認識,使音樂教學普遍遵循傳統的“照本宣科”,造成音樂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影響了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質量。
3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改革的建議
3.1 嚴格把控生源質量,積極夯實教育基礎
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職業院校規模持續擴大,這也給高校招生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面對日益激烈的生源競爭格局,高職院校不斷下調招生分數線,導致學校生源質量持續下降。為提升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質量,必須突出對音樂基本技能的培育,要從生源上解決學生零音樂基礎的現狀;在招生的過程中設置面試環節,讓學校相關教師進行綜合評定,在面試的內容上可以進行簡單的視唱,包括兒童歌曲、樂器演奏、舞蹈表演等。事實上,隨著幼教事業的快速發展,幼兒教師在未來將面臨更多挑戰;具備一定的音樂基礎既是教育教學的需要,也是自身專業素養的集中體現。但音樂技能培育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激發音樂學習的興趣,進而促進專業技能的提高,為音樂教學的改革奠定基礎。
3.2 優化音樂教學內容,注重優質課程實踐
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中,音樂課程改革內容一般與幼兒教育同步,而這就需要對音樂課程內容加以完善,包括音樂基本素養、技能及綜合教學能力培養等。教師通過對音樂內容的優化,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幫助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在基本樂理、視唱練耳等內容上,由于其在內容上具有一定的重復性,我們可以依據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對基礎課的內容加以融合與拓展,使教學內容更加科學合理。這樣既幫助教學目標的快速實現,又能夠為學生節約更多的時間,從而提升教學內容的轉化效率。與此同時,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要著眼于當前實際,在音樂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要相對豐富,依托這一特點應更全面地加以利用。如在音樂技能課程中,可以在完成鋼琴基礎彈奏后,將側重點向幼兒歌曲的彈唱教學轉移,以增加伴奏和齊奏的方式豐富教學形式,并鼓勵學生多進行模仿與實踐,熟練掌握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增加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3.3 實現教學模式創新,理清人才培育思路
在新課改深入實踐的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應廣泛領悟改革內涵,跳出傳統音樂教學模式的禁錮;利用現有的教學優勢資源進行模式的開發與創新,以此來適應新課改的目標和任務,為提升音樂教學質量提供保障。從本質上看,傳統的音樂教學一般只體現了對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巧的傳授,一味地追求教學內容的“全”,采取“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模式。這樣既難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又缺乏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為此,對音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極為重要和迫切。一方面,音樂教師應樹立正確教學觀念,在教學實踐中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學習興趣作為首要的培育任務;同時,依托現代網絡技術優勢,運用多元化的信息化教學手段,靈活實施音樂教學,以借助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豐富和充實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摒棄傳統“大而全”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實現針對性教學,積極采取集中授課與小組授課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還可以嘗試進行“一對一”輔導,通過對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探索,理清人才培育的思路,實現發掘和培育優秀人才的目標。
4 結語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高校既需要不斷創新音樂教學模式與方法,又要注重與時代發展契合,利用靈活實用、內容豐富、喜聞樂見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音樂綜合素養的培育作為重要目標,為學生的未來職業成長奠定基礎。與此同時,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還應以新課改為背景,不斷加強對教學改革的嘗試與探索,力求為培養更多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發揮助力作用。
參考文獻:
[1] 何玲.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J].藝術品鑒,2017(15).
[2] 姜娜.淺析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改革[J].黃河之聲,2017(10):34.
[3] 葉秋美.新形勢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建設實踐探索[J].陜西教育(高教),2017(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