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佳琪 李昊云 楊燕群
摘 要:紅船精神在新時代煥發著新價值,感召著新使命,啟迪著新征程。通過研析紅船精神活化與傳播存在的現狀與問題,提出要積極融入青年思想教育,開啟政治教育新模式;助推紅船精神物化設計,培育紅船精神創意品牌;整合學習實踐載體,構建紅船精神傳播的長效模式等符合新時代的活化方式和傳播策略。
關鍵詞:新時代;紅船精神;活化;傳播策略
2005年時任浙江省黨委書記的習近平高度概括了紅船精神的內涵,首創奮斗、奉獻精神,這既是在新時代下對紅船精神的升華,又彰顯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伴隨著我們國家的進步與發展,“紅船精神”的內涵也在不斷完善豐富,“紅船精神”的內涵可以概括為:以“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為核心的首創精神,以“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為主要內容的奉獻精神以及以“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為中心的奮斗精神[1]。
一、新時代紅船精神活化與傳播的背景與意義
紅船精神見證了我們偉大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見證了新中國艱苦卓絕的偉大建設,更是見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偉大創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要實現“中國夢”,離不開紅船精神引領我們走在時代前列的正確指引。因此,紅船精神在新時代仍然需要進一步活化與傳播,凝心聚力,為我們黨的建設和國家的發展提供思想指導。
新時代紅船精神活化與傳播的意義總結起來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弘揚紅船精神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中國共產黨人從最初的共產主義小組開始,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終于實現了新中國的成立,為我們現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新時代下,活化與傳播紅船精神,重新賦予其文化意義和價值,更加融入現在的大眾生活,有利于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讓社會各階層感受到紅船精神帶來的精神力量,領略到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的品質,贏得他們的信任,從而把各行各業各族人民的力量都凝聚起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讓人民富裕、國家富強。
第二, 紅船精神的活化與傳播對發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重塑信仰缺失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中華傳統的優秀文化體現了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紅船精神的提出豐富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在結合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利用紅色文化的內涵將紅船精神活化,對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其次,信仰缺失已是當今時代較為普遍的現象,信仰缺失導致人與人之間無形的隔閡慢慢增加,彼此不信任且自私,從而影響整個社會,再影響到整個國家。而紅船精神的活化與傳播是帶著人文情懷的,有利于彌補信仰缺失。
第三, 紅船精神的活化與傳播有利于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新時代下,紅船精神更是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的高度融合。實現中國夢,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而紅船精神作為當前的主流,有利于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將紅船精神結合媒體來活化與傳播,形成文化自信,有利于主流輿論的發展,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中國夢的“筑夢者”,只要懷揣初心,精誠團結,中國夢的實現離我們便不遠。
二、紅船精神活化與傳播的現狀與問題
(一)傳播媒介多樣化,傳播受眾的積極性偏低
從傳播媒介來看,張佳慧指出,紅船精神主要依靠媒體宣傳、主題教育、文獻書籍、報紙雜志、紅色旅游、文娛活動等途徑進行傳播[2]。而目前嘉興的南湖革命紀念館等已經是紅船精神傳播的重要載體,尤其是在黨的十九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嘉興南湖瞻仰紅船,再一次強調了紅船精神的重要性,使得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等地參觀學習人數激增。同時,嘉興市委黨校、嘉興學院“紅船精神”研究中心、光明日報等均集中精力為紅船精神的活化與傳播開辟道路,使得平臺打造地更完善,讓廣大群眾有足夠的學習機會。但是傳播是指兩個相互獨立的系統之間,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徑所進行的、有目的的信息傳遞活動。在紅船精神的傳播過程中,被動的受眾者占大多數。因此,如何讓受眾群體積極主動地學習紅船精神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二)研究成果豐富,在大眾層面影響力不足
縱觀各種期刊、出版社,關于紅船精神的學術論文層出不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整個過程中不難發現,這些研究成果的普及率并不高,普通受眾群體很少主動去查閱學習。同時研究的主題同質化程度較高,有些內容千篇一律,但其實紅船精神還是有很多切入點未被涉及[3],且在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上,與其他革命精神相比還顯得不夠,這與紅船精神在新時代的地位不相適應[4]。可以借鑒蘇區精神研究和宣傳的成功經驗,扎根深入學習研究,客服不利因素,揚長避短,積極挖掘紅船精神的精華和閃光點[5]。所以學術界需要進一步學習和提升,重點關注紅船精神在新時代的價值,提高紅船精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三)物質生活極大改善,精神傳承面臨著時代困境
當前人民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了極大改善,這也體現了傳播紅船精神的背景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何更好地傳播建黨精神也成為了一個新的課題。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傳承載體的缺失,這主要體現在當代部分黨員干部和青少年不重視紅船精神的再傳承、再學習和再研究,特別是青少年群體有沒有主動去弘揚和傳播紅船精神,是新時代下值得我們全社會思考的重大問題。
三、紅船精神的活化方式和傳播策略
(一)融入青年思想教育,開啟政治教育新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6]。青年是國家的主力軍,對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形式上需要有所創新,僅僅局限于書籍、報紙等是不可行的。結合嘉興市高校現有的政治教育模式,比如嘉興學院組織開展了“紅船旁學子爭做新時代青年先鋒”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成立大學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會等,將紅船精神作為學校得天獨厚的精神財富和寶貴的校本特色,由嘉興學院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紅色原創主題話劇《初心》更是被央視新聞聯播報道;又如同濟大學城市學院,將紅船精神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走進課堂,得到了學生們的一致好評等。我們得出,可將紅船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開啟政治教育新模式,通過社團活動、紅色話劇、革命圣地參觀等,活化和傳播紅船精神,讓紅船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樣既豐富了校園生活,促進了文化建設,又能夠起到紅船精神對于青年的振奮作用[7]。
(二)助推紅船精神物化設計,培育紅船精神創意品牌
從全國范圍來看,聚焦紅色文化的文創設計有很多,嘉興本地圍繞“紅船精神”的物化設計也不少,比如:嘉興學院存韻設計團隊設計的紅船字繪以及圍繞《初心》話劇設計的一系列衍生產品,海寧華燈會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設計的紅船精神組合彩燈,越界文化的紅色文創產品等。但是這些作品始終無法打開自己的市場,其主要原因總結有以下幾點:一是創新性不夠,時代感不強,無法打動消費者;二是設計無法形成系列化和品牌化,消費者沒有形成足夠的選擇權和認同感;三是作品與生活的契合度不高,消費者不愿意購買可有可無的產品。因此,在新時代下必須與時俱進,主動對接地方創意產業集群,要重點引導培育紅色工業設計展、紅色文化體驗、民俗文化體驗等產業,打造具有嘉興地域文化特色的創意產品產業鏈[8]。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市場,讓承載著紅船精神的物件真正融入大眾生活。
(三)整合學習實踐載體,形成紅船精神傳播的長效模式
第一,要圍繞“五彩南湖”的目標,開展以紅船命名的各項活動,推進“清廉南湖 紅色文化”建設和“南湖清風 權力陽光”行動,推動各級黨組織成為紅船精神的忠實守護者、傳承者和實踐者。不斷地創新,緊跟時代的步伐,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循序漸進,資源整合。
第二,充分利用“南湖革命紀念館”的影響力,為不同的參觀者提供不同的講解方式,給全國各地來自不同階層的游客講好這個“紅船故事”,讓他們看到鮮活的“紅船精神”,不僅僅是在參觀的時候感同身受,更重要的是讓每個人在回去之時都比來的時候多一份發自內心深處的震撼和理解。只有把紅船精神的活化與傳播付諸于行動,真正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帶動廣大人民群眾主動學習,增強精神文化的認同感。
第三,紅色基因代代相承,把紅船精神與兒童的道德養成、學校的育人目標及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相結合。盡早地學習紅船精神的內涵,不僅能推動紅船精神的傳播與發展,更能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體現到現實的行動中去,指引他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心系人民,愛黨愛國,逐步構建紅船精神傳播的長效模式。
四、新時代紅船精神傳播的發展方向與使命擔當
(一)豐富紅色旅游文創產品,打造紅色旅游精品路線
嘉興是黨的誕生地,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但是文化產業的延展性不足,影響了紅船精神傳播的有效性,需要整合發源地的旅游資源,開發豐富文創產品。堅持“引進來、走出去”戰略,聯合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等紅色景區共同舉辦倡導紅色精神系列活動,征集文化產品設計的創意,避免紅色旅游相關產品同質化,設計出屬于嘉興南湖、彰顯紅船精神的獨特產品,在帶動紅色旅游中不斷傳播紅船精神[9]。目前嘉興市的紅色旅游相關產品和資源都比較分散,紅色旅游的路線設計不夠精巧聯動,尚不能吸引外地的游客留下來做深度的紅色文化體驗。游客一般都是在南湖邊轉一轉,瞻仰一下紅船就離開嘉興,蜻蜓點水式的紅色文化體驗缺少一定的儀式感和體驗感。因此需要聯合嘉興周邊的鄉村振興產業和美麗鄉村建設,開發設計好紅色旅游路線,整合好相關旅游資源,打造精品紅色文化旅游路線,創建紅色文化品牌,構筑建黨圣地的紅色文化體驗高地,進而推動紅船精神的活化與傳播。
(二)增強弘揚紅船精神的使命感,爭做新時代好標兵
新時代弘揚紅船精神,必須堅持不懈推動改革發展,這不是一句泛泛而談的話,必須落到實處,要把弘揚紅船精神發展成為全體嘉興人民的使命認同,是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的。首先,應著力于創新、改革,腳踏實地謀發展,為人民群眾謀福利,始終牢記“奉獻”是紅船精神的本質,黨員要深刻領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中,全心全意才是重點,服務是基本要素爭做新時代好標兵。其次,是將大學生的思政課與新時代下紅船精神的發展相結合,通過師生共研共創,讓青年學生清楚中國共產黨發展至今的創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學習共產黨人身上的優秀品質,從而增強大學生的使命與擔當,彰顯新時代青年學子的紅色正能量。
參考文獻
[1] 許春和.新時代更需要大力弘揚“紅船精神”[J].人民論壇,2018(08):46-47.
[2] 張佳慧.新媒體時代下“紅船精神”傳播研究[J].甘肅理論學刊,2018(02):40-46.
[3] 李娟.紅船精神研究:綜述與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8(09):126-131.
[4] 溫數峰.紅船精神研究綜述[J].嘉興學院學報,2018(01):
38-43.
[5] 高凡夫.蘇區精神地位的確立及對紅船精神研究的啟示[J].蘇區研究,2017(01):120-128.
[6]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19(1).
[7] 黃文秀.紅船精神的育人價值[J].中國高等教育,2018(05):33-35.
[8] 楊燕群.紅船精神的物化設計及傳播研究——以嘉興紅色文化創意產業為例[J].嘉興學院學報,2016(03):26-29.
[9] 葉之溦,丁海軍.嘉興南湖紅色旅游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全國流通經濟,2018(14):55-56.
基金項目:2018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創業實踐項目)項目編號:201810354045S。
作者簡介:杭佳琪(1997- ),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