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翊覃 柏雪
摘 要:教育部2016(23)號文件明確指出高職教育必須“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就會計專業而言,培養熟練掌握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稅法等方面知識,具有會計實務操作能力、財務管理能力、審計監督能力、納稅申報和會計軟件操作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新經濟背景下的必然需求。隨著高職教育的迅猛發展,創新教學體系,深化實訓教學內涵,探索實訓教學新模式、構建以新經濟背景下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實訓教學體系,以成為當前高職教育應解決的熱點問題。本文針對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分析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教學的重要性和現狀,研究高職會計實訓教學的有效模式構建。
關鍵詞:高職;會計以專業;實訓教學;模式
現階段,開展專業實訓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實操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成為會計專業強化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就目前高職會計專業的實訓教學來看,實訓教學模式構建不足,專業課程教學模式單一等,都是需要結合會計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和市場發展變化,積極進行改革和創新。
一、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教學的重要性
(一)提升自身實操能力的需要
會計專業本身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學生在未來從事的會計崗位工作中,需要應用專業知識、實操能力、財經法規等,指導自身在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中開展工作,因此,開展實訓教學,讓學生熟知操作流程,明確實踐方法,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具體問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未來自身崗位競爭力。
(二)促進課程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傳統的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理論教學占據課程教學的重要部分,而會計實訓教學相對較少,學生缺乏有效的實訓練習,專業實踐難以得到有效提升,這對他們未來就業是十分不利的。很多學生在畢業后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學習或適應崗位工作需要,造成畢業不能立即就業,實習期可能延長。對此,開展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訓教學,能夠進一步強化課程的實踐教學部分,讓專業課程教學體系得以完善,提升實踐教學在課程教學中的占比,對進一步促進專業課程教學質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推動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發展也具有積極作用。
(三)強化服務社會的迫切需要
高職會計專業是面向社會崗位的,無論是在哪類企業中,財務部門都是核心部門,財務管理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管理效益,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需要具有高技能、實用型的技術人才,目前強化高職會計專業實訓課程教學,就是提升更多技能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積極探索有效的會計專業課程建設方案。通過實訓課程體系構建,進一步完善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促進課程教學質量不斷提升,逐步提升人才培養效率,讓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發揮更大的價值,服務企業發展,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二、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教學現狀
(一)課程設置不完善,實訓教學課時少
就目前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實訓課程教學現狀來看,課程教學中,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訓課程教學在整體專業課程中的比重相對不足,實訓教學課時設置也不太合理,專業教學設置中,重理論灌輸教學、輕實訓操作能力,導致會計實訓課程開展次數少、時間短,學生很難有效的強化實訓訓練,消化專業理論知識,提升會計實訓能力就很難有效實現。
(二)實訓教學資源有限,課程教學質量不高
在會計實訓教學中,高職院校自身的教學資源有限,很多高職院校甚至沒有自己的實訓教學場地,實訓教學工作開展困難;部分高職院校有實訓場地的,因為經費有限,缺乏對本專業長遠發展的考量,在實訓的基礎設施建設上,更新不及時,原有的基礎被行業需求淘汰;再有的高職院校,在實訓教學過程中,缺乏和實際企業、市場的對接,導致實訓教學仿而不真,課程教學和市場需要嚴重脫節,實訓教學開展成效不足。
(三)缺乏完善的課程教學體系構建,實訓教學模式不健全
此外,在開展會計實訓課程體系構建上,高職院校缺乏完善的實訓教學體系構建,專業課程教學沒有明確規劃,導致實訓課程教學缺乏有效目標,實訓教學成效難以提升。針對具體的實訓課程規劃、實訓課時設置、實訓教學編制、實訓器材準備等,部分高職會計專業的實訓教師都沒有明確的認識,缺乏體系化、層次化的課程教學方案和設計,只是將會計專業實訓課程作為一個簡單的實驗課程來開展,因此也導致在很多方面的教學欠缺。
(四)師資力量不足,整體教學質量有待提升
在實訓課程教學師資隊伍建設上,高職院校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很多實訓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有限,缺乏企業一線的實際工作經驗,無法知曉具體的會計工作中會遇到具體的情況,對于實訓教學開展的針對性不強;再次,在會計專業校企合作方面,學校也沒有充分利用好企業在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做好校內教師和校外專家的有效整合,會計專業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難以獲得突破。
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模式的有效構建
(一)完善實訓課程體系建設,促進實訓課程完善
針對高職會計專業實訓課程教學,要構建完善的實訓課程教學模式,就要首先完善實訓課程教學體系建設,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學生實習、就業等問題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也為下一步深入開展深度實訓教學奠定基礎。課程體系構建中,要從市場需求、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為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出謀劃策。依據教育部出臺的《高等職業學校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標準》,結合初級會計師、初級管理會計師、助理國際財務管理師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具體要求,提出基于“課證融合”的思維,構建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議。在此基礎上,就專業實習實訓、以訂單班的方式開展校企合作和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等方面達成意向,深化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問題,在課程建設、師資培訓和學生實習與就業方面達成高度共識。
(二)整合社會優質教學資源,豐富實訓課程教學資源
實訓課程教學質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實訓課程教學資源質量影響,在會計實訓課程資源建設上,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引起重視,不僅學校教師在開發創造優質實訓教學資源上缺乏研究和努力,對于網上和其他院校的實訓教學資源也缺乏有效的整合利用。針對會計專業實訓課程開展,高職院校要本著“教育內容著眼于學生未來發展”的辦學原則,高度重視教學質量與課程建設工作,加大教師培養力度,在質量工程建設方面要做到強化于社會優質課程實訓教學資源的整合和應用,建立校、市、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展現學校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水平的力度和決心。通過繼續深化專業課程建設,強化優質實訓教學資源整合,充分發揮教學名師和精品課程的培養及示范引領作用,著力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構建了一系列精品課程群。積極尋找精品資源共享課的突破口,對原有課程進行升級轉型,借此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三)創新校外企業實訓基地建設,為企業實訓提供真實環境
為進一步鏈接平臺和資源,探索會計人才培養的專業化實習+實操+認證+就業之路,高職院校還要強化會計實訓教學基地建設,基地基于“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的創新模式,培養顛覆傳統會計行業的專業人才。一方面,基地通過打造智能會計工廠校內實踐基地,成立財稅大數據研發以及覆蓋地區的財稅數據處理中心,為學生提供真賬實操的訓練環境;學生通過實操訓練,掌握并熟悉會計崗位鏈上各個崗位應具備的技能,縮短與社會需求的距離,真正實現了畢業就可以就業,畢業的學生相當于初級助理會計師水平。另一方面,企業真實賬目進入智慧工廠,通過學生真賬實操解決了目前財稅公司人力短缺和生產力不足問題;而學校則通過校企合作實現了教學進步,提升為社會培養新型會計人才的能力。
(四)強化實訓師資隊伍建設,切實提升實訓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模式構建中,師資隊伍建設是極其重要的源頭,必須要針對會計專業實訓教學工作,強化相應的實訓教學師資隊伍建設,主要圍繞新經濟背景下的會計職業教育改革,財務轉型與財務人員能力發展,新時代共享財務新技術、新模式,智慧共享、財務管理新形勢下的高職院校財會實訓實踐等主題內容,著重解讀職教20條與高職會計教育改革的內容,讓教師深切感受到會計專業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邀請資深企業專家,通過生動、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讓教師深切把握未來會計專業的前沿領域動態,為會計專業發展提供新鮮的血液與命脈。培訓可以采取專家講座、討論交流、行動學習、全仿真實操、現場參觀和經驗分享等多種形式,系統地學習會計專業一體化課程建設與實施;虛擬商業社會環境下會計核心崗位全仿真實操訓練;ERP沙盤模擬經營實踐操作等知識,并到財務信息化知名企業現場參觀……讓會計專業實訓教師從會計制度認知、業務流程認知、日常核算認知、會計憑證識別與審核、轉賬結賬業務處理、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等方面進行教學思考,形成新的實踐教學模式。通過內容充實、形式豐富的培訓學習,既能拓寬視野,又有利于提高會計專業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也為今后實訓教學工作開展積累寶貴經驗。
四、結語
高職會計實訓教學對于提升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實訓教學模式構建對于促進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會計專業的實訓教學工作開展,積極完善專業課程教學工作,加強實訓教學設計和創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教學環境,不斷優化實訓課程設計,科學進行實訓教學模式創新,促進學生實訓能力提升,為他們將來更好的就業奠定有效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海曉,韓采宏.校企融合會計專業實訓體系構建與實踐——以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為例[J].新會計,2019(05):24-27.
[2] 李冉,蔡楷武.人工智能時代重塑會計專業的實訓教學目標——以“企業經營模擬沙盤”課程為例[J].林區教學,2019(04):37-39.
[3] 劉源,冉琪鈴.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探究——以重慶市經貿中等專業學校為例[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3):115.
[4] 楊麗華.高職院校專業理論課和實踐課協同教學的改革和探索——以會計專業“基礎會計”和“會計綜合實訓”課程為例[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9,32(01):124-126.
[5] 張紅梅.高職院校“會計綜合技能實訓”課程教學質量管控體系研究——基于PDCA管控視角[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6(11).
[6] 戴鋒.高職會計專業“三位一體”實踐教學考核模式構建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9):271-272.
[7] 王蕾.校企融合背景下的高職會計專業實訓體系構建研究——以山東旅游職業學院《稅法》課程為例[J].納稅,2018,12(24):69+71.
基金項目:長沙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新經濟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模式研究》,項目編號:長教科通[2018]39號。
作者簡介:王翊覃(1981- ),女,湖南永州人,副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財務分析、管理會計、會計教學;柏雪(1990- ),女,湖南長沙人,碩士,畢業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會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