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是希望可以通過校園內的課外或是課內教學讓學生在心理或生理素質上得到成長和提升,全面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滿足社會對具有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人才的需求,同時改進傳統教育的不足之處。初中體育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不重要的課程,體育教學質量不斷下降。如何在新課標理念下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效率,達到應有的效果,是目前教育界關注的重點之一。
關鍵詞:新課標理念;初中;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3-016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152
近年來大家對教育的重視度逐漸提高,緊抓學生的課程學習和文化課成績,卻忽略了體育課應有的價值。學習固然重要,但是身體健康是基礎。在新課改理念下,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對提高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極為重要。
一、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體育課本身是一個以技能練習為主要目標的教學過程,同時讓學生掌握一些體育理論和衛生保健知識,培養體育興趣,為學生將來更好地從事終身體育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田徑、體操、球類等課程,只有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學會學懂。近些年來,由于一些家長和學校只關注學生的文化成績,有一些學校將體育課的課時減少,甚至一些教師擅自將體育課變成自習課,體育教學工作不能正常進行,這樣的體育教學模式讓體育課程很難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與作用,甚至會不斷地磨滅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1.培養學生的學習體育興趣。興趣是老師,是求知的前提,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同時還能對學習給予一定得動力。體育學習也是如此,需要學生充滿興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同時體育興趣也是通過不斷的體育學習而積累的。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適當地把握學生的興趣愛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相應的體育游戲和練習項目,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自我表現空間,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收獲知識,并獲得成就感,如采用游戲法,比賽法,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學習,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比賽,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結意識,同時也能讓學生在比賽中找到自身的優勢和,展示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避免課堂的枯燥。
2.合理地評價學生。在校園里,教師不僅肩負著傳授知識的責任,同時一言一行也會在無形中影響到學生的心理成長,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把握自己言行,評價的目的是查漏補缺,讓學生更優秀,但方法和言語不適當,反而會適得其反,同時在評價學生的時候不能完全依賴學生的運動成績和運動技能,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和態度也極為重要,要多發現學生的長處,積極表揚學生,多采用鼓勵的評價語,如:“不錯”“很好,繼續努力”“這個想法很獨特”等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認可。
二、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
近些年來,體育比賽也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與此同時大家對自身的健康狀況也重視起來,但初中生由于課程繁重,時間緊張,很少有學生能真正意識到和做到勞逸結合,有規律的鍛煉身體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很多學生中考中體育成績不理想。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在教學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同時對學生的在自我鍛煉過程的練習次數,運動時間和強度做出合理的判斷,以避免鍛煉過強,身體承受不住,或是練習太弱起不了根本作用。
三、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體育專業知識同其他知識相同也在不斷的補充和變化中,因此,體育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在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同時,也要認真積極地學習體育理論知識,以適應體育教學的不斷發展。體育教學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種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在室外體育課堂上得到相應的練習,同時教師對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取也十分重要,這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在理論教學上,體育教師可以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教學,將多媒體科學技術適當地融進課堂,例如,在講到太極拳的課程的時候,很多學生覺得它的動作過慢和過柔,從而對它產生厭倦心理,這時候教師可以在網上選取太極拳防身的實例視頻,讓學生從心底明白它的用處,這樣不僅可以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同時也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采取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現在被很多教師采用,它不僅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增強師生感情,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實現了學生與教師的角色互換。
四、結語
體育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復雜的、多元化的教學過程,有著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和意義,因此學校和教師都應該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按照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
參考文獻:
[1]彭麗民.淺談新課標下如何上好初中體育課[J].讀書文摘,2016(10).
[2]談國彬.淺析新課標下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組織和創新模式[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7(9).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張永福(1974.10— ),漢族,甘肅天水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體育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策略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