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光 張永芹
摘? 要:網絡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該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術能夠激發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知識面、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然后利用信息技術構建了“課前測驗發現問題、課堂導入解決問題、變式練習回顧總結”的新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 多媒體?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b)-0137-02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中,優化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還能夠改善數學學習方式方法,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效果。受現代化教學思想的影響,微課教學和翻轉課堂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方式,這種模式將實踐和探索的任務放到課堂內實現,這樣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任務就發生了根本改變,教師不需要花大量時間來講授知識,而是要充分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生則由過去的被動式聽講轉變為主動式學習。這種模式非常適合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為小學數學課堂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指明了方向。
1?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中的作用
信息技術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之一,信息技術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當代課堂教育已然無法離開信息技術的強大支撐力。從信息技術開始進入課堂以來,國內外很多學者就著手對其進行研究,探究其在課堂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如下。
1.1 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改善教學過程和方法,創新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真正愛上數學學習,掌握快速有效學習的方法,自然而然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計算自動旋轉噴水器的噴灌面積這一知識,當學生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時,感覺比較抽象無從下手,此時教師如果引發學生思考在田園見到的灌溉場景,并利用動畫形式進行展示,絕大多數學生都能用以前所學知識直觀地看出:噴灌面積就是圓的面積啊,頓時興趣大發,迅速求出結果。學生不僅順利解決了數學問題,還進一步意識到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學習數學不僅有趣而且有用。
1.2 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網絡具有豐富的教學信息,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把網絡中有用的信息整合起來,把知識更加精練地展示出來,形成一份完整的知識體系。信息技術由于其具有便捷、直觀的特點,在對相關知識的拓展中,學生不會輕易表現出厭煩的情緒,特別是當教師運用動畫的形式,可以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其印象。例如,在講授圓周率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現古代祖沖之是如何測算的,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圓周率的印象,又能了解一些關于數學的歷史知識,大大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1.3 能夠激發學生創新能力
在當今實施的素質教育中,已然把創新的理念已然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教師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我們日常生活水費如何計算,火車運行的時刻表是怎么得來的等等,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廣泛性,充分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
2? 新型教學模式構建
當前能夠應用于數學課堂的信息技術中,包含了大量的數學微課教學資源,基于網絡和大數據的學習軟件平臺有完善的學習效果考核與評價體系,包括同步練習、作業輔導、互動學習、學業管理、家校合作系統等,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平臺提前發布學習任務,讓學生做到主動預習和主動思考,課堂中,教師可以布置同步練習,隨時提出問題讓學生作答,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課后通過作業和考試系統,讓學生及時鞏固知識。翻轉課堂的實踐,讓學生真正愛上了學習,掌握了快速有效學習的方法,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學模式操作流程如下。
2.1 課前測驗,發現問題
數學課堂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回顧過往的學習知識,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掌握新的數學方法,這就需要教師提前發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之前數學教師了解學生學習問題的途徑大多通過作業、課堂測驗或者考試等,批改作業工作量大,人工總結的方式效率較低。但使用學習軟件,例如數學電子書包,教師可以輕松地將數學知識測驗內容發到學習軟件的評測中心中,學生在家可以打開軟件完成并提交,再由軟件自動評分和總結并生成相應的報表,教師對學生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一目了然,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講解數學課的重點和難點。
2.2 課堂導入,解決問題
經過課前學習軟件統計的結果,教師可以快速地掌握學生在數學知識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此時教師的教學重點應該是重新梳理數學知識結構,關注學生數學學習中的不足,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提出有針對性的學習、復習方法等。
(1)提出問題,布置任務。在經過課堂導入后,教師應快速的將課堂重點放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上,讓學生能夠直接了解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教師布置一系列結構性的學習任務,講明任務的具體要求,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提供鋪墊。
(2)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一部分是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另一部分個別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結合整體教學和個性化輔導對學生開展教學。學習軟件以及相應網絡學習平臺的使用,可以很好彌補教師指導時間不足的問題,教師通過軟件平臺發布學習任務,既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解決問題,又可以給個人布置單獨的任務讓學生自主完成。軟件平臺實時統計學生的完成情況,在遇到停步不前的小組或個人時,教師可以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成果交流,評價總結。當學習任務完成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或個人匯報學習成果,學習平臺可以很方便的接入多媒體教學設備,學生只需要在平板上輕點按鈕即可將成果投射到屏幕上,通過學生演講、組織討論、教師講評、結果修改等過程,教師和學生一起完成了對學習成果的評價。
2.3 變式練習,回顧總結
合作學習、問題探究和變式練習讓學生重新學習了數學知識,教師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學過的數學知識體系呈現出來,讓學生對知識結構有更系統的認識和掌握。同時學習和復習結束后,教師通過學習平臺的評測中心布置課后作業,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還可以布置拓展性作業,實現教育的個性化。
3? 結語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有效組織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和復習效率,為小學數學教學注入了更大的活力。在數學課堂上充分地利用信息技術,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效地開展合作探究的學習,使課堂于直觀性、實踐性、科學性于一體,真正實現了數學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EB/OL].http://www.360doc.com/ content/19/0322/23/287279_823498967.shtml,2019-06-15.
[2] 田勤.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3(24):56,58.
[3] 賀蘇寧.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網絡課堂的運用[J].科技視界,2015(3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