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摘? 要:該文以甘肅省張掖公路局甘州公路段為例,分析目前甘肅省公路養護職工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和產生這些問題的深層次的原因,從而提出了完善甘肅省公路養護職工教育培訓的發展目標和提升對策,力爭為養護職工教育培訓提供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指導和建議。
關鍵詞:公路養護? 教育培訓? 發展目標? 提升對策
中圖分類號:U418.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b)-0183-02
隨著公路改革的深入,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是單位發展的資本和財富,這支隊伍的整體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公路養護質量和單位的發展。但目前仍然采用簡單、傳統的教育模式。公路養護職工文化水平偏低,專業知識不足,思想素質有待提高,難以適應新時期公路養護形勢需要。本文就是要對公路養護職工培訓教育進行研究,為今后自己在工作崗位上把公路養護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做得更好。
1? 基本情況
1.1 職工教育培訓的主體
甘州段作為培訓的主體,基本建立黨政統一領導、業務部門牽頭、工會參與、其他各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格局,為教育培訓工作提供相應的組織保障。
1.2 職工教育培訓的對象
公路行業人員的結構主要是由管理人員、收費人員和養護人員構成,本文主要是針對養護職工。
1.3 教育培訓主要內容
主要是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等政治理論和公路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公路防排水設施的維修養護、交通標志標線及附屬設施的日常維護及保養知識;交通安全設施設置要求及布設知識以及安全操作規程以及各類機械設備的操作規程、車機日常維修與保養等方面內容。
1.4 教育培訓采取的主要方法
單位多采用聘請專家進行統一授課或者是自己組織職工開展內部培訓的形式進行職工教育培訓,在培訓的形式上,大都是照本宣讀,讀完聽完后,培訓也就結束了,很難適應公路養護職工對于教育培訓的需要。
1.5 保障措施
制定教育管理辦法,適當采取了一些獎勵措施,比如鼓勵職工考取與本單位工作相適應的各類注冊資質證書,實行獎勵制度;經單位審批參加學歷教育的人員,集中面授及考試時間內工資、勞保等相關待遇不受影響。
2? 存在的問題
2.1 思想政治教育難度大
公路養護體制改革勢在必行,但在推行過程中,單位許多養路職工不能正確面對改革,產生抵觸情緒;在一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下,職工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道德觀念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一些職工的價值觀和利益觀出現了偏差,奉獻意識減少,這些增加了職工思想教育的難度。
2.2 培訓內容和方法層次不高,缺乏創新型
近幾年,該單位領導班子都比較重視公路養護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綜合素質和技能也有了較大提高。但當前一線公路養護職工的綜合素質仍然與社會經濟發展和公路機械化養護需求不大適應,基本采取的都是“大雜燴”式的培訓,缺乏層次和深度,滿足不了職工的各方面學習需求。
2.3 經費投入缺失
按照有關法規和政策規定,從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中提取1.5%作為職工教育專項經費,并將其中的60%用于一線職工教育和培訓。但是單位對培訓經費使用具有自主權,與實際需求不相匹配。采用的是培訓后按實報銷,盡管參訓學員回單位后都能報賬,但從總體上看,培訓經費的短缺,影響了培訓的全面性。
2.4 培訓職工的激勵機制不夠完善
從當前甘州段公路養護職工的培訓來看,大部分培訓結果都是體現并停留在一紙試卷上,而與職工利益無關,參加培訓的職工不能明確感受到學與不學對自身職位、待遇的影響。這嚴重挫傷了職工參加培訓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迫切性。
3? 問題的成因
3.1 職工文化素質偏低,專業技能不強
該段職工思想觀念陳舊,自從1994年養護工人大招工以后,20多年來基層單位養護職工進入的少,該段一線職工73人,年齡超過40歲的占70人,職工隊伍偏向老齡化,缺乏積極進取、創新發展的新觀念和自立自強、敢于拼搏的發展意識。
3.2 職工對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不夠高
該段受工作性質影響,3~10月份是大忙季節,養護點多、線長、面廣、人員分散,難以集中起來進行培訓教育,且多數職工文化程度低,接受教育自感吃力,還有就是覺得學習內容形式枯燥,不適用。
3.3 多個部門分散抓,無法形成合力
該段內設綜合辦公室、安全后勤保障部、養護生產業務部以及財務資產管理部,每年各部門根據自己部門職能開展一些培訓,這樣形成了多個部門分散抓,沒有專門的培訓教育科室牽頭,沒有一整套較為規范的職工培訓模式,職工教育缺乏層次性、系統性。
4? 完善甘肅省公路養護職工教育培訓的相關制度和措施
4.1 確定發展目標
(1)擴大公路養護工種中高級工培養規模。
從甘州段人員比例中看到養護人員中持高級以上職業技能的人占30.6%,隨著科技含量日益增加,這些高級職業技能者中有一部分人已經不適應新技術的需要,實際操作技能也只能完成日常養護,不能勝任現代化的高技能養護任務。單位擴大中高級工培訓規模,培養養護職工具備單位需要的專業素質和較強的實際操作技能,使其與時俱進地成為高素質的技術工人。
(2)擴大培訓覆蓋面,提升職業素養和崗位適應能力。
以單位實際出發,以全面提升職工技能素質為重點,對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教育措施,對剛入職年齡在25歲以下職工,要使用準備教育,進入現場一線現場實習以及兼顧進行集體教育等各種方式,從而使他們得到更多具體的實際操作經驗;對30歲左右的職工來說,要對其實行比較普遍的繼續教育以提高素質;對年齡在35~40歲之間,已經進入人生的成熟期,可以發揮自身所具有實力的人,要適度的對其進行管理知識的學習,加強管理和發展方面的交流,對年齡在45歲以上的人,要對其進行專業職責方面定性以后,實施不同的繼續教育,及時在各個階段進行調整,避免其在職業后期有工作頹廢感。
4.2 加強職工教育培訓的具體措施
(1)擴大公路養護和筑路機械操作等專業的培訓規模。
通過崗前培訓、在崗培訓、集中辦班、觀摩培訓、“走出去,請進來”、“師徒結對”等多種有效方式,加快提高一線勞動者的技能水平和綜合職工素養。尤其要加大筑路養護機械操作手的培養力度,在培訓設施設備、培訓費用上增加投入,創造條件使現有養路工人掌握運用現代養護機械開展養護的能力。
(2)強化技能型人才培養。
堅持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以改善知識結構、提升崗位技能為目的,重點針對人才結構不盡合理、機械操作等專業人員緊缺等實際,各總段(局)要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力度,以崗位提升、改造為重點,以開展自主培訓為主體,廣泛開展機械操作、日常養護技術比武競賽、演練等“崗位練兵、技能大賽”以及“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活動。
(3)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技能競賽活動。
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能競賽活動,激發職工隊伍獲取知識、更新知識、提高技術素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深入地開展讀書自學活動,根據養護生產實際和個人發展的需要,不斷豐富讀書自學活動內容,拓寬讀書活動的領域,激勵更多的職工走上自學成才之路。
(4)完善和創新對人才隊伍的培訓工作方法。
要由過去只抓崗位應知應會培訓和“缺什么,補什么”培訓轉變為著力抓好養護知識技能培訓,做一些有預見性的培訓。要求人才隊伍不但要掌握養護崗位應知應會知識,而且要傳授相關專業技術領域的先進工藝技術及方法,確保有一技之長。同時,要通過培訓,為人才隊伍在實際工作中提高技能創造條件,使人才隊伍自身的學習力得到增強,由單一的技能培訓轉變為復合型人才的培訓。在培訓中,除了要培訓與本工種的崗位相關的專業技術知識,還要培訓與本工種和崗位相關的其它專業技術領域的知識。通過復合型人才的培訓,使人才隊伍真正達到“一專多能”。
(5)深化公路養護體制改革,理順用人機制。
隨著社會的進步,專業分工越來越細,技術要求越來越高,要探索專業化養護之路,如組建路面保潔隊、橋涵養護隊、路面養護維修隊等,相對集中專門人才和配置機械設備,進一步實現由分散低效的作業方式向集約高效的專業化、機械化作業方式轉變,有效提高養護質量和效率。
(6)加強職工職業道德教育,促進單位健康發展。
面對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職工思想的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新情況、新問題相對增多。養護職工職業道德工作的環境、內容起了很大的變化,任務、渠道也有所不同,為此,我們應在繼承過去好傳統,堅持過去好方法的基礎上,結合新的形勢,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路子,實現從政治說教向積極引導、從思想灌輸向雙向交流、從一般號召向感情激發轉變,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進一步改革創新。職業道德教育工作是凝聚人心、調動人的積極性、激發人的創造性的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應形成黨政共同負責,黨政工團齊抓共管,以專職政工人員為骨干,職工廣泛參與的職業道德工作的新局面。把灌輸引導與職工自我教育結合起來,使職業道德教育更貼近實際、貼近職工、貼近生活,情理交融、親切可信,真正起到提高職工素質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盧志鵬.現代職業教育新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 黃堯.經濟轉型期我國職業教育宏觀政策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和研究出版社,2012.
[3] 黃萍.淺析公路部門職工教育培訓工作[J].現代物業,2012(10):53-54.
[4] 付金鋒.提高事業單位職工教育培訓效果初探[J].人力資源管理,2012(9):86-87.
[5] 錢鏑.新形勢下如何開展公路職工教育培訓工作[J]. 企業研究,2013(5X):126.
[6] 于占永.關于公路養護一線職工技能培訓的幾點思考 [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