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丁丁
摘 要:隨著多媒體大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使用多媒體教學。而根據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情況和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在豐富的多媒體課件之后,學生并不能完全掌握教學內容,需要傳統(tǒng)的板書來鞏固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而現(xiàn)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板書設計存在諸多問題。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結合多媒體設計出符合學生特點的板書,更好的輔助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 小學數學; 板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0-046-002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板書設計一直是倍受教師關注的教學設計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更傾向于使用多媒體教學,它以豐富的色彩,動聽的聲音,精彩的視頻等強大的直觀素材呈現(xiàn)教學內容。在享受高科技帶來的教育變革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忽略黑板的使用,忽略板書的設計。
一、小學數學課堂上板書設計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抽象的學科,電子白板等科技產品的使用可以使數學知識具體化。然而小學生的記憶仍以無意識記、具體形象識記和機械識記為主。課堂上眼花繚亂的視頻或者課件播放過后,對于各種關系、各種新的概念、公式并不能爛熟于心,需要板書呈現(xiàn)出具體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需要教師在黑板上展示出一節(jié)課的重難點,增強學生的記憶。加深學生對知識之間聯(lián)系的理解。
小學數學的課堂更要注重學生的發(fā)展,而小學生也希望獲得他人尊重的滿足感。黑板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媒介,展示學生的作品,增強學生的自我滿足感,激發(fā)學習以及自我提升的動力。
二、小學數學板書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板書缺乏“設計”
板書是一節(jié)課內容的精華所在,是教師對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行分析和總結后的精心設計。而現(xiàn)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大部分教師把黑板當成了“演算紙”,想到哪寫到哪。這樣的板書不僅起不到應有的輔助學生學習的作用,反而會讓學生養(yǎng)成不嚴謹的學習作風。
(二)板書書寫不規(guī)范
板書的書寫是伴隨著課堂的進行而生成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板書書寫的過程中特別容易出現(xiàn)書寫不規(guī)范的情況,例如畫圖不用尺子等。教師在黑板上每一次的書寫對于學生都是一次示范,而教師不認真的書寫很可能讓學生也養(yǎng)成書寫不規(guī)范的習慣,所以在書寫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書寫的規(guī)范性。
(三)板書形式單一
大部分教師板書時僅僅用單一顏色的漢字,單一的形式進行書寫。這樣的板書對學生沒有任何的吸引力,起不到應有的效果。而數學知識本身是存在聯(lián)系性的,板書應該突出這種聯(lián)系性。所以在進行板書的時候應當注意采用不同的顏色凸顯重難點,采取漢字與圖畫相結合等方式進行板書。
三、小學數學知識板書設計的分析
小學數學的知識可以分為數與代數、幾何、統(tǒng)計、概率等幾方面。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特點,對學生的要求也不會相同,所以在結合多媒體設計板書時也應有不同的設計方案。
(一)數與代數
數與代數知識在小學階段的知識中占據了一大部分,而數又有整數、分數、小數等之分。
整數的教學主要集中在中低年級,學生相對年齡較小,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很長時間,在教學中更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有更多的擺、看、數等過程,所以在板書設計中應當配合教學內容呈現(xiàn)學生的學習過程,例如在低年級可以利用教具在黑板上張貼出擺的過程,配合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真正理解數的分解、數的計算。
分數、小數的學習主要集中在中、高年級,學生的注意力相對得到了發(fā)展,而且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學中更加注重意義的理解。所以板書設計應更加注重對于意義的闡述。例如在分數的認識的教學中進行板書設計的時候就可以展示出小數各部分名稱的同時,又展示出各部分的意義。讓學生能夠在瞬時記憶過后還能從黑板上體會到分數各部分的含義,增強學生對于分數意義的鞏固。
所有的數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各種數之間還存在著各種關系。例如小數和分數之間可以互相轉化,分數和小數是整數的發(fā)展。所以在此類內容的教學中進行板書設計的時候可以在黑板上呈現(xiàn)出各部分的關系,讓學生直觀的理解數之間的聯(lián)系。
(二)幾何
幾何部分內容是繼代數方面內容后的又一大模塊內容。內容從點、線的認識到平面圖形的理解,再到立體圖形的分析,其內容一步步深入。
最簡單的點、線的認識是擴展到面的基礎,其內容也包含著對長度等概念的理解。所以在進行板書設計的時候,除了對概念的記錄外,還可以在黑板上展示線的畫法,加深學生對于線的認識。讓學生在經歷了豐富多彩的PPT的視覺沖擊后還能回歸到我們線條本身。
從線到面,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知識的過渡,而平面圖形的認識是學習立體圖形的基礎,所以面的教學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任務。此階段的教學主要集中在三、四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記憶力還處于從瞬時記憶到短時記憶的一個過渡,所以在進行板書設計的時候應當注意在黑板上備注圖形的特點,并且要體現(xiàn)圖形間的關系,以鞏固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三)統(tǒng)計和概率
統(tǒng)計內容遍布于整個小學階段,不同的年級對于學生有不同的要求。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整理數據的能力。并且通過收集和整理數據讓學生發(fā)現(xiàn)數據所帶來的現(xiàn)實意義,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所以在本部分的內容進行板書設計的時候,應當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在黑板上不同程度的呈現(xiàn)出數據整理和收集的過程。
概率在小學階段又稱為可能性。此部分的教學過程會注重讓學生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所以此部分內容在進行板書設計時可以把學生體會到的結論呈現(xiàn)出來。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
板書設計是伴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對學生有引領和輔助作用的教學手段。盡管強大的多媒體時代能夠給予小學數學課堂板書設計強有力的沖擊,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取代板書設計在課堂上的地位。所以我們在新的形勢下,應當適當調整我們的板書設計,同多媒體很好的配合,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然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