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娟

【摘要】 目的 探析對老年牙周炎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和口腔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臨床療效的影響。方法 92例老年牙周炎患者, 依據患者就診時間先后順序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 各46例。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治療和護理措施,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和口腔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44/46), 顯著高于參照組的82.61%(38/4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牙周炎患者應用心理護理結合口腔健康教育進行干預的效果確切, 可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了解, 促進病情的改善, 值得推廣。
【關鍵詞】 牙周炎;心理護理;口腔健康教育;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100
慢性牙周炎在口腔科臨床中極為常見, 是因牙周組織反復出現炎癥所致, 嚴重危害口腔健康, 影響患者的日常飲食和生活, 降低其生活質量[1]。慢性牙周炎的早期癥狀并不明顯, 大部分患者并不引起重視, 待病情繼續發展, 可導致牙周膜、牙骨質等組織出現感染, 進而導致牙齒缺失或脫落[2]。隨著人們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 慢性牙周炎的發病率逐漸增高, 尤其在老年群體中最為高發, 因此, 應重視提高老年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識, 增加患者對于疾病的正確認知[3]。本文對老年牙周炎患者采用心理護理結合口腔健康教育的臨床療效進行探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進行診治的92例老年牙周炎患者, 依據患者就診時間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 各46例。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牙周炎的診斷標準[4];年齡≥60歲;對此次研究知情, 并自愿參與。排除標準:缺乏良好理解能力的患者。參照組中男24例, 女22例;年齡61~80歲, 平均年齡(71.32±3.44)歲;病程3~24個月, 平均病程(11.97±4.01)個月。研究組中男25例, 女21例;年齡62~79歲, 平均年齡(71.58±3.20)歲;病程4~24個月, 平均病程(11.85±4.05)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給予一般治療和護理措施, 包括牙齦下刮治、生理鹽水沖洗、飲食干預等。
1. 2. 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和口腔健康教育, 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后積極與其溝通, 了解患者的年齡、學歷等基本情況, 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知患者一些牙周炎的基本知識, 以溫和的態度告知患者治療中正常出現的不適感, 使其做好接受治療的心理準備, 減輕患者焦慮、緊張心理。在交流中鼓勵患者說出自身顧慮, 給予針對性地解釋、鼓勵和安慰, 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 并列舉以往真實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對于醫務人員的信任, 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對于不良心理狀態嚴重的患者應給予特殊關注, 針對性地進行耐心的、全面的心理疏導, 并采用看電視、聽音樂等方式幫助患者放松心情, 囑咐家屬積極與患者溝通, 給予精神上的支持。②口腔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一對一口腔健康教育, 結合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向患者普及牙周炎的發生原因、危害、治療方法及日常注意事項等疾病相關知識。護理人員在牙齒模型上進行正確的刷牙示范, 并示范牙線、牙縫刷、漱口水等口腔清潔物品的使用方法, 幫助患者更好地掌握口腔日常清潔護理的正確方式, 在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 鼓勵患者提出疑問, 再以簡單易懂的方式進行講解, 確保患者對牙周炎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 提高其對于口腔健康的重視度。此外, 醫院還可定期開展牙周炎相關知識講座, 組織老年患者參與, 并發放宣傳畫和健康知識手冊, 進一步鞏固和加強患者對于牙周炎知識的了解。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1個月后對患者進行回訪, 若患者牙齦指數(GI)、菌斑指數(PLI)等相關指標恢復正常, 牙周紅腫消退、疼痛消失則為痊愈;若患者GI、PLI等指標明顯降低, 牙周紅腫消退, 疼痛明顯減輕則為有效;若GI、PLI等指標無明顯降低, 牙周疼痛, 紅腫未消退則為無效[5]。總有效率=(痊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為95.65%(44/46), 顯著高于參照組的82.61%(38/46), 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牙周炎在老年群體中極為常見, 主要是由于牙結石、菌斑、食物嵌塞等因素導致口腔細菌和病菌增殖所引起, 可嚴重破壞患者牙齒, 導致牙齒脫落, 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積極治療并改善口腔環境對于患者而言極為重要[6]。有研究發現[7], 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療中存在明顯的不良情緒, 考慮是因患者對疾病了解較少, 對于疼痛、出血、感染、咀嚼障礙、經濟負擔等問題存在顧慮, 導致心理應激反應, 嚴重影響治療效果。本文對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和口腔健康教育, 心理護理可使患者提升治療信心, 減少不良情緒, 使其以積極的態度進行治療, 而口腔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發生機制以及口腔清潔的重要性, 改變患者的口腔健康觀念, 從而使其注重口腔的日常清潔, 自愿自覺地采取行動改善口腔衛生狀況, 促進牙周炎的改善, 以免口腔清潔較差導致疾病反復發作或長期不愈[8-12]。而護理人員通過在模型上示范或親身示范牙刷、牙線、漱口水等清潔工具的正確使用方式, 可使從前不會或不認真刷牙的患者正視刷牙的正確方式與重要性, 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本文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44/46), 顯著高于參照組的82.61%(38/46), 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 這種護理方式對于牙周炎的改善具有促進作用, 可提升臨床療效, 預防炎癥持續、反復發生, 縮短治療時間, 對于提升老年牙周炎患者臨床療效, 改善預后效果的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 老年牙周炎患者應用心理護理結合口腔健康教育進行干預的效果確切, 可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了解, 促進病情的改善,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涵, 王闊. 心理護理結合口腔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老年牙周炎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8, 5(17):44-48.
[2] 伍建容, 伏燕, 郭黎, 等. 護理干預對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 醫藥前沿, 2016, 6(29):281-282.
[3] 譚紅霞, 劉翠英. 護理干預對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31):118.
[4] 何麗娟. 綜合護理干預配合藥物治療老年牙周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中華災害救援醫學, 2018, 6(2):97-100.
[5] 喬惠香. 系統護理干預對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研究.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6, 3(7):104-105.
[6] 柴巧學, 章錦才, 鐘素蘭, 等. 中西醫結合口腔健康教育治療慢性牙周炎療效觀察. 內蒙古中醫藥, 2016, 35(11):91.
[7] 羅寶英, 黃淳. 綜合護理干預對牙周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分析.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7, 8(26):166-168.
[8] 鄒紅玉. 心理護理在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療中的應用.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7(14):2731-2732.
[9] 劉立杰. 老年牙周炎患者使用護理干預后對治療效果的影響.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4, 24(5):2677-2678.
[10] 李敬秋, 馬數艷, 張慶鳳, 等. 心理護理聯合口腔健康教育護理對牙周炎患者的干預效果觀察.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9,?6(1):109.
[11] 秦靜靜. 護理干預對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33):84, 87.
[12] 黃黎黎. 心理護理結合口腔健康教育護理對牙周炎患者的干預體會.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9, 6(3):76.
[收稿日期: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