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強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一種乳腺疾病, 據相關資料顯示, 我國每年確診的乳腺癌患者人數超過20萬, 且發病趨勢呈上升狀, 患病群體年齡也有年輕化趨勢, 對于女性的健康產生極大影響。因此, 加強乳腺癌的早診斷、早治療具有積極意義, 能夠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在現階段的臨床診斷策略中, 包括X線檢查、超聲檢查、磁共振成像(MRI)技術檢查, 并在外科治療上有了新的突破。本文將結合乳腺癌的診斷與治療進行具體分析, 更好地為乳腺癌患者提供醫療治療服務。
【關鍵詞】 乳腺癌;外科治療;診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107
【Abstract】 Breast cancer is a common breast disease in women. According to relevant data, the number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diagnosed in China is more than 200, 000 per year, and the incidence trend is rising. The age of the affected group also tends to be younger, 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women's health.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which can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and ensure their life and health. The current clinical diagnosis strategy includes X-ray examination, ultrasound examin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echnology examination, and new breakthroughs has been made in surgical treatment.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for specific analysis, so as to better provide medical treatment services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Surgical treatment; Diagnosis
乳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持續上升, 而死亡率則有明顯的下降。說明我國乳腺癌的早期治療取得了初步成功, 在規范化、科學化的診斷與治療中, 能夠為患者提供綜合性服務, 更好地防止疾病的惡化, 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是, 在開展乳腺癌二級預防、早期診斷治療的道路上依然遇到了很多問題。一方面來自于醫療技術問題, 另一方面則來自治療觀念。應該提醒更多的女性群體關注乳腺癌的早期篩查, 并通過微創治療等措施進一步改善病情, 提升生活質量[1]。
1 乳腺癌的診斷方法
1. 1 X線檢查 在早期乳腺癌的診斷與篩查中, X線檢查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措施, 能夠通過X線上的鈣化分析和腫塊象征進行病灶的判斷。這是由于X線檢查對鈣化情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當病灶存在礫樣鈣化時, 則可以通過對病灶的形態分析做出判斷, 而診斷結果與乳腺的病灶大小、致密程度有著較大的關系, 但是這一方式在致密性乳腺癌的診斷中并不理想。據相關報道調查[2], 當病灶為10~20 mm的時候, 其多出現在大量腺體型患者身上, 對鈣化灶以及腫塊的結果不能進行相對明顯的反饋;當病灶>20 mm的時候, 在體積相對大的時候, 可以通過內部形態、鈣化表現進行判斷, 此時, 診斷更為容易, 能夠為患者的病情結果負責, 實施早檢查、早治療。
1. 2 超聲檢查 在乳腺癌的診斷過程中, 我國的醫療診斷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的進步, 在超聲檢查的運用上, 其使用領域更加寬泛, 而彩色多普勒檢查技術能夠進行血流成像、高頻探頭的方式, 以及實現多普勒能量圖, 進一步為乳腺癌的診斷提供策略。
在應用超聲技術的同時,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和超聲造影技術也是在近幾年內得到發展的一項新技術。從前者的表現中看出, 能夠通過對病灶位置進行不同顏色的分辨, 特別是對于難以判斷的、中間型乳腺小腫塊, 通過血流成像是較為困難的[3]。但是, 采用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則可以更好地做出判斷, 減小漏診率、誤診率。此外, 通過超聲造影技術, 還可以對病灶的分布情況、血管的具體情況以及病灶的硬度情況進行剖析, 在結合常規超聲檢查結果的同時, 有助于更好地實現對非乳塊型乳腺癌的檢出, 并提升整體檢查的準確率。
1. 3 MRI檢查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 MRI技術得到了更多的推廣應用, 其在檢查方面具有更好地軟組織對比技能, 并能夠進行功能成像, 具有無電輻射的優勢, 因此, 可以應用于乳腺癌的篩查中。與此同時, MRI動態增強檢查技術, 能夠通過時間-信號強度曲線, 對乳腺癌檢查的患者進行診斷, 更好地去比較乳腺鉬靶、乳腺超聲, 以及實施乳腺磁共振平掃[4], 而這些功能的作用在于發現微小病變, 能夠針對乳腺癌病灶的數量進行全面的掃描, 并將乳腺癌和良性乳腺腫瘤進行對比分析, 在強化檢查的過程中, 更好地對患者的治療結果負責。
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病灶的擴散速度、血流灌注、血管滲透等情況均作為血流動力學的重要表現。而實施MRI檢查, 在時間-信號強度曲線中能夠對上述指標結果進行具體的顯示, 并能夠更好地對乳腺診斷提供幫助, 在數據化、圖像化的支持下, 為醫生的判斷提供支持[5, 6]。與此同時, 這一技術的應用還可以協助醫師對腫瘤情況進行分析, 提供更加多樣的數據資料, 對于疾病的治療方案制定具有現實意義。
2 早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療進展
內分泌、放療、手術治療以及化學藥物治療等, 都是現階段我國在乳腺癌上提出的具有一定療效的治療策略, 對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 采用手術方式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案。不過, 從形態學上看, 乳房代表著女性的體態美, 也是重要的性器官標志[7, 8]。在實施全乳房切除術后, 女性的形態美必然受到破壞, 女性心理也容易產生焦慮、自卑的問題, 在生活質量上大受影響。而手術的實施則需要對乳腺癌原發病灶以及淋巴結進行整體的切除, 包括乳腺、胸大肌、腋窩淋巴結等, 這也是治療過程中患者最難以接受的一個方面[9]。
而擴大根治術能夠在基礎手術的基礎上進行乳區淋巴結的清除, 對于臨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 特別是病變部位在乳房中間、內側的患者十分適用。但是, 這一手術對患者也會造成不小的創傷[10, 11]。與此同時, 對于中晚期患者的治療上, 擴大根治術的效果能夠優于其他的手術形式。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需要縮短手術的范圍, 并保障手術的成功率和治療效果。手術范圍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是逐步縮小的趨勢。這樣能夠進一步提升患者治療的滿意度, 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減少對生活質量的影響[12-16]。
而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手術的實施可以保留胸前神經和肋間臂神經, 并且是現階段一種特殊的改良根治手術形式, 能夠照顧到患者的心理需求, 并減少手術所帶來的心理應激和生理應激反應, 有利于提升預后效果[12, 13]。改良根治術的優勢在于, 能夠盡可能的幫助患者保持胸部外形, 并符合美學上的要求。在實施保留胸前神經和肋間臂神經的治療策略中, 并不是只有這一種方式, 但是改良式乳腺癌根治術的應用更加成熟、更加廣泛, 一方面能夠保留乳房, 縮短手術的實施范圍, 另一方面, 可以減輕患者的手術疼痛, 傷口的愈合時間加快, 并且能夠改善上臂的運動功能, 這也是很多患者所擔心的問題[17-21]。值得注意的是, 在實施該手術的時候需要把握3個關鍵性問題:①需要對腋中、下淋巴結進行全部的清除;②需要在手術后實施全乳照射;③乳腺手術的切緣應該與腫瘤保持>2 cm[14]。在實施縱行切口作為手術方式的時候, 可以更好地防止患者出現功能障礙, 值得推薦應用。與此同時, 使用皮瓣下腎上腺鹽水浸潤注射能夠有助于減少分離皮瓣出血[22-24]。這些結論都是在一次次實驗之后所得到的手術經驗。除此之外, 保留腋靜脈外膜能夠預防手術后患者上肢水腫, 提升手術治療滿意度。
綜上所述, 乳腺癌屬于女性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 通過影像學檢查的方式是對疾病進行診斷的具體措施, 而患者出現胸部異常感受的時候推薦就醫治療, 早期的治愈率更高。而在外科手術治療中, 要結合患者病情進行手術方案的制定, 并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撫工作。與此同時, 需要對患者的術后并發癥負責, 提升患者的康復速率, 提高手術的應用價值, 改善預后結局。在以外科治療為主要方式的綜合模式下, 早期乳腺癌治療可以通過個體化措施、規范化行為以及微創化技術進行病情的保障, 并以此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洪慶山. X線、CT和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癌診斷和保乳術前評估的序貫應用研究. 南方醫科大學, 2014.
[2] 李娜. 乳腺自動全容積成像技術對乳腺癌診斷價值研究. 北京協和醫學院, 2014.
[3] 沈坤煒, 李宏為. 乳腺癌的現代治療模式:多學科綜合診治. 外科理論與實踐, 2014, 19(5):369-371.
[4] 陳潔瓊. 基于信息采集和分析技術探索名老中醫米逸穎治療乳腺癌經驗. 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2.
[5] 龐偉峰. 乳腺癌的早期診斷與保乳治療.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0, 1(29):4-5.
[6] 沈鎮宙, 李鶴成. 談乳腺癌外科治療中的熱點問題. 外科理論與實踐, 2004, 9(2):89-91.
[7] 唐金海, 姚宇鋒. 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和外科治療進展.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1, 18(9):913-916.
[8] 劉蔭華, 辛靈, 向泓雨. 2018年乳腺癌外科治療熱點問題.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8, 38(11):6-10.
[9] 姜軍. 乳腺癌綜合治療, 乳腺癌外科治療理念的發展及啟示.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1, 31(10):920-922.
[10] 周美琪, 邱吉利, 陳嘉妮, 等. 乳腺癌外科治療的個體化精準之路. 實用腫瘤雜志, 2018, 33(4):94-99.
[11] 尚玉文. 乳腺癌的診斷與治療.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30):111-112.
[12] 孟慶榆, 白山, 劉淑杰. 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 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10):131-132.
[13] 劉蔭華, 徐玲. 再談早期乳腺癌診治需要重視的幾個問題.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1, 31(10):894-896.
[14] 王玉琛. 10年間1882例乳腺癌臨床特點及診治變化趨勢回顧性分析. 寧夏醫科大學, 2016.
[15] 李嗣杰. 外科治療乳腺癌二十二年回顧分析. 吉林大學, 2004.
[16] 張嘉慶, 王殊. 關注中國乳腺癌治療的外科問題. 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 2008, 2(2):128-131.
[17] 王海波, 呂志棟. 乳腺癌外科治療研究現狀及熱點.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19, 36(5):793-797.
[18] 趙玉彪, 趙富東, 楊明瑛, 等. 乳腺癌外科治療的現狀與展望.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9, 9(35):8582-8584.
[19] 黃忠華, 梁中驍. 乳腺癌外科治療進展.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2001, 23(6):975-977.
[20] 龔日章, 楊海才, 董鋒. 乳腺癌早期診斷及外科治療.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2, 11(19):1943.
[21] 許新. 乳腺癌外科治療及進展. 醫學綜述, 2008, 14(12):1812-1815.
[22] 李繼光. 與乳腺癌有關的治療不足與過度治療問題.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6, 26(4):248-250.
[23] 區金銳. 乳腺癌外科的幾個問題. 實用醫學雜志, 2000, 16(6):434-435.
[24] 魏政軍. 乳腺癌外科治療中值得關注的若干問題. 中國醫藥指南, 2013(15):787.
[收稿日期: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