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桂珠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當中,他們開始認識周圍的世界,并且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形成自己對于這個世界最初的觀念和認知。小學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當中的監護人,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在德育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要進一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多個渠道進行德育管理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提升小學階段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1-0219-01
在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當中,德育管理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內容,這項工作對于孩子的成長產生著直接的影響。在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當中,班主任需要不斷提高自我的戰略和管理能力,同時也要進一步強化自我的心理學知識掌握能力,力求在教學方面實現一定的突破和發展,能夠針對當前小學生存在的問題,更好地提升德育管理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關于如何更好的開展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班主任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完成德育工作
1.1 采取直觀引導模式,避免說教。
在當前的小學教學當中,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開展的對象主要是小學生,因此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他們的心理特點,開展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夠出現盲目開展工作的現象,需要準確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狀態,才能夠提升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比較小,因此對于世界的認知和事物的理解還停留在一個感性的階段當中,而不是開展理性的思考工作,因此在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要注重凸顯淺白直觀的模式,避免出現大量理論說教的現象。
1.2 注重換位思考,強化溝通交流。
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班主任要和學生開展進一步的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眼中的世界,同時也了解學生對于事物的觀點和看法。雖然小學生的世界觀和成年人有著不同,但是只要班主任能夠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使用學生的思維邏輯對問題進行分析,就能夠找到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的突破口,這也是進一步推進德育工作發展的關鍵之處。在這個過程當中,班主任可以把自己所理解和信任的內容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相信班主任是理解學生的,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促進交流的完成,并且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課間的環節當中,班主任可以進入到學生當中和他們進行交流,主要的交流內容是課間的活動,通過這樣的一種輕松的話題,可以了解學生在課間當中與同學的相處狀況,同時也可以了解他們的身體鍛煉情況,然后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適當的引導或者設計針對性的主題教育班會。
2.用寓言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在德育教育開展的過程當中,班主任要尋找到教學開展的突破口,盡量以一種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開展進一步的教育和引導。例如班主任要想教會學生學會分享的時候,可以利用寓言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通過講述兩個小松鼠相互分享自己食物的故事,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分享,能夠幫助自己獲得進一步的成長,甚至可以在一些危急的時刻獲得存活的機會。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喜歡聽各種各樣的寓言故事,這些有趣的故事能夠讓他們掌握一定的道理,同時也能夠進行德育教育的開展,不會對學生進行面子的傷害。在德育教育開展的過程當中,班主任充分借助寓言故事實施教育,也能夠進一步拉近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但是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旋轉,或者編寫一些小故事,進一步引導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當中獲得進一步的成長和收獲,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
3.在教學中言傳身教
3.1 形成示范。
小學階段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最理想的方式就是班主任發揮自身言傳身教的作用。作為一名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開展,不僅要使用語言進行進一步的說教,同時也要使用自己的行為對學生產生感化的作用和效果,引導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小學階段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班主任要做到言傳身教,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對學生產生影響。例如班主任走進教室,發現地面上有紙團的時候,可以主動彎腰撿起紙團放進垃圾,這樣的一種行為能夠為學生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學生也能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中慢慢地對班主任的行為進行模仿,從而也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實際上班主任在班級當中就是學生的大家長學生對于班主任的行為是信任的,因此班主任要做到言傳身教,進一步關注學生的成長,主動為他們的成長做好示范帶頭作用。
3.2 把握細節。
除此之外班主任的言傳身教作用也要落實到自己的每一個細節當中,例如自己在生活當中的習慣以及自己的衣著打扮都要為學生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此外在和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當中,班主任也要保持一個班主任應有的模樣,特別是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里面,不要隨意發表一些不恰當的言論,因為這樣的言論如果被學生和學生的家長所看見,那么對于班主任言傳身教作用來說就會大打折扣。
4.結語
德育工作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需要班主任作出進一步的判斷,并且和學生之間形成有效的互動,不斷地完成德育方面的任務。實際上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并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對德育教育的效果進行衡量,但社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中對學生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識的促進教學的發展,能夠讓德育工作的開展進一步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姚中華.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才智,2015(23).
[2]譚雙.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6(3).
[3]張亞莉.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