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的發展,是促使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創新,促使教育信息化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創設教學情境,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擴充課堂教學容量,為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錦上添花。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對策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將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整合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是改革創新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構建現代化、信息化教學課堂的有效途徑。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手段與數學課堂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改變單一、單向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這就要求現代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科學整合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優化現代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本文立足小學數學教學,探索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的意義極其對策。
一、 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的意義
俗話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 有利于促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
近年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各種新型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現代教師應當不斷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手段等,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誠然,在傳統的教學手段下,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使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難以實現很好的教育改革創新效果。相對而言,在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下,信息化教學的開放性、高效性、交互性等特點,為教師教學的改革創新奠定了基礎。一方面,在信息技術手段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緊密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將視頻、音頻、圖片等融入課堂教學中,讓靜態化的數學課堂動態化、單調的課堂多元化,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在信息技術手段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實現傳統教學手段難以實現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數學課堂中,幾何畫板的運用,能夠幫助教師提高作圖效果,讓教學更加直觀和具體。同時,在幾何畫板等技術條件的支持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學信息化的發展,是改革創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有效途徑。
(二) 有利于促使小學數學教學信息化目標的實現
李克強總理在談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強調:“加大對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促使邊遠地區的孩子也能走進名師課堂”。如今,科學整合運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實現教育信息化的目標,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因此,小學數學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如巧妙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運用信息化的教育資源如遠程教育資源等,不僅能夠有效地拓展教學內容,讓小學數學教學現代化發展,同時還能夠實現國家教學信息化的目標,構建現代化的、高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 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的有效性對策
小學數學的信息化教學,即教師在教學中,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創新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那么,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實現課堂教學信息化的目標呢?
(一) 巧用信息技術手段,創設教學情境
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是改變過去枯燥、單調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創設生活化的、趣味性的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實現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首先,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數學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課堂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應當落實生活化的教育思想,積極培養學生的運用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例如,在小學數學圖形講解的過程中,如三角形、圓形等,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圖片,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問題:“為什么自行車的車輪是圓形的而不是三角形的呢”等等,類似的生活場景和生活問題,能夠引發學生思考,最終取得好的數學教學效果;其次,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小學數學課堂因知識的邏輯性而顯得相對枯燥和乏味。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創設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微視頻手段,運用微視頻進行課堂導入創設教學情境,也可以結合圖片等進行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 巧用信息技術手段,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思想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有很多知識的重點難點。如何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呢?在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直觀化、形象化和動靜相宜的特點,將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化,實現突破數學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目的。例如,在小學數學各種圖形面積計算的講解中,關于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由來,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手段的支持,動態地展示部分圖形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推理計算公式的形成,讓學生對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有更加直觀的認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如,在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中,對于一些比較深奧的、抽象的概念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結合圖片、視頻等方式,強化對概念知識的講解,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促使良好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實現。
(三) 巧用信息技術手段,擴充課堂教學容量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只能停留在課本教材、教參的基礎上。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互聯網、大數據資源優勢,不斷擴充課堂教學容量。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微視頻資源的滲透,實現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亦可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不斷拓展教學內容,構建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改革創新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娜.淺談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設計[J].信息技術與教學,2014(8).
作者簡介:
嚴萬春,貴州省畢節市,貴州省畢節市金海湖新區岔河鎮橋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