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建宇
[摘要]在深化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針對目前部分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高中生學習倦怠狀況比較嚴重,高中生學習內動力缺乏的主觀及客觀原因進行的分析,提出了具體策略。從中指出,主觀原因主要是網絡游戲的誘惑、談戀愛現象、對學習的厭倦心理及逆反心理四個角度進行分析,客觀原因主要包括科技發展對學生的誘惑、家長的思想、附加的壓力及學生對大學吸引力下降等四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學習內動力;激發興趣;采取對策
在深化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高中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得到提高。但是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內動力不足,主要表現為學生不喜歡學、不愿意學、被動學等情況。學習內動力直接影響著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通過調查研究顯示:目前高中生的學習倦怠狀況比較嚴重,其因素分為情緒耗竭、低內驅力、低效能感及人際敏感四大方面。本文從主觀、客觀兩方面實際分析高中生缺乏學習內動力的原因,并提出具體策略。
一、高中生學習內動力缺乏的原因
1.主觀原因
(1)網絡游戲對高中階段的孩子吸引力是巨大的,我們也經常從各大媒體中了解到因為沉迷網絡而造成學習退步、考試成績不合格的學生被迫退學的案例,這種情況屢見不鮮。相關數據表明:目前網絡玩家中每天玩3小時以下的僅占26.17%,玩3到6個小時的占28.17%,而每天玩到六個小時以上的竟高達45.65%。為了玩網絡游戲有的學生可以不吃飯,不睡覺,甚至是不去上學,把大部分時間放在了玩游戲上,分散了個人的精力,弱化了學習內動力,從而導致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銳減,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業。
(2)高中生正處于心理和生理的發育期,他們的生理日趨成熟,但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不夠成熟和穩定,大多數學生在戀愛過程中不能做到學習和戀愛兼得。他們正處在高考的重要階段,如果把談戀愛放在首位,浪費了大量的學習時間,會出現學習時走神分心,上課聽課狀態不佳,這種現象必然影響其學習成績。
(3)畢竟學習比較枯燥,是一件需要意志力和控制力很強才能堅持做下去的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會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打擾,學習專注力不夠。另外,高中的學習內容難度增大,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功夫,部分學生往往被這樣的“軟”困難嚇倒,產生厭學的心理,影響學習效率,導致學習興趣低。
(4)逆反心理。心理學研究顯示,孩子的叛逆期開始于初二年級,會持續到高中階段。每個父母都有這樣的體驗,覺得孩子總和自己作對,并且毫無辦法,很多的時候不愿意認真學習,貪玩,甚至出現逃課現象;不愿意與父母、老師及其他長輩溝通,喜歡我行我素,甚至和長輩頂嘴、對抗;背著父母老師偷偷談戀愛、上網,無心向學;在班級拉幫結派,嚴重時甚至打架鬧事等情況時有發生等。高中生心理叛逆的特點就是喜歡和長輩對抗,不聽家長和教師的教導。
2.客觀原因
(1)依賴教輔資料。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輔助產品的開發和利用已經進入新的階段,各種學習機、視頻教學碟片、數字化參考資料、工具書等都相應出現,哪怕對學習只有很小的幫助,家長都會買給孩子。我們不能否認工具書、資料和補習班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輔助孩子學習,幫助孩子提高成績。但是恰恰有學生以此為依靠,在課堂上學習反而懶惰,處處依賴工具書、學習機等學習輔助產品,而缺乏了自我認知、自我思考、自我探索的能力,導致題做得都對,但是基礎知識不扎實,這種現象也廣泛存在于各個中學,孩子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認知能力都不足夠支撐孩子去看所謂的學習機,教輔資料中所給出的解析,會使孩子對知識點以及題目的理解模棱兩可,從而導致了孩子學習興趣下降,這也是造成孩子學習動力缺乏的一大因素。
(2)生活條件優越。現在的學生家庭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家長不舍得孩子吃苦,孩子在家里要什么家長就會給他們什么,過慣了所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導致高三階段的孩子學習動力不足,總是叫苦叫累不愿意學習。與此同時,家長只會用比較物質的刺激方法去拉動學生的學習,這樣是不科學和不負責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家長需要多陪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現在的壓力,更好地給予孩子支持與鼓勵。
(3)附加的壓力。大部分學生都是源于父母和老師的期望而努力學習,沒有正確認知到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給自己帶來的益處,認為學習僅僅是為了他人而學的,與自己無關,無形中給自己產生了很大的附加壓力,導致對學習的興趣度不高,學習到的知識可能大部分都是被動的,而這種被動的學習對孩子的幫助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學生會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討厭學習,認為學習并沒有任何幫助,只是徒增壓力。
(4)大學的吸引力下降,就業形勢并不好。針對目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大學生的就業難,難就業,勢必會對高中生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有的學生認為學和不學,上不上大學沒有什么區別,甚至一些學生認為學習僅僅只是為了應付當前,而對未來起不到任何幫助,對于大學的向往程度與日俱減。另外,很多高職高專院校招收錄取分數不高,錄取學苗質量較差,學習不好的學生也會考上大學,學生會認為大學簡簡單單考上相當容易,對學習產生懈怠心理,降低了對大學的向往這也是產生學習內動力下降的一大因素。
二、高中生學習內動力激發的對策
對高中生學習內動力缺乏的原因分析,是找出激發高中生學習內動力對策的前提,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
1.社會方面
引導學生和家長關注社會的發展,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明確學習目的和任務。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利用周圍的合理資源為學習所用,杜絕學生出入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不應去的社會場合,以減少對學生的消極影響,更重要的是社會應積極引導青少年去擁有一種陽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2.學校方面
首先,加大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權限,提升教師素質,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使教師本人成為學生學習內動力的推進劑。了解學生的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從學生基礎出發,鍛煉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學生的知識整合以及掌握能力,約束和矯正學生學習行為,讓學生通過做題來認識自己學習方面的不足,確定哪里會哪里不會,從而做出一定的判斷以及規劃,確定一個可望可及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和學習的主動性。
其次,學校要明確教師的工作內容和職責,激發教師教學熱情,使教師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學生,對待自己所任教的學科。另外,學校要注重教育改革,讓課程、教材更加貼近學生;注重課堂教學改革,注重課堂效率,用問題體系、情景式教學、啟發討論式教學,使師生交流互動,在交流過程中共同探究、求異、創新,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成績,提高學習效率,加強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家庭方面
加強對學生的正面引導,正確看待學生學習行為及學習成績,積極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習觀,使其正確認識自己。家長應積極鼓勵孩子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學習,也就是為了考個好大學必須要努力學習,讓孩子認為考上好大學是高中階段學習的最終目標,那么,他們就會從心底里對學習產生動力,對學習產生興趣,努力發展自身長處。讓孩子從內心提高對學習的認知,以一種極高的熱情去對待自己的學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與實際相結合,腳踏實地,量的積累終究會引起質的變化,家長需要給孩子做充分的思想工作,讓孩子從心底產生對學習的熱愛。
4.學生自身方面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量體裁衣地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和需要,明確學習目標。目標要適合自己,從實際出發,每天制定學習計劃,按照計劃逐步努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學習策略,更要在自己的學業與游戲產生沖突的時候,以學業為重,提高自己的內動力,以內動力來約束自己,不斷努力學習,這樣才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綜上所述,了解高中生學習內動力缺乏的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內動力,指導學生有效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完善學校制度,推進主動性、參與性和研究性學習,有效地激發高中學生的學習內動力。
參考文獻:
[1] 翁孝琴,沈陽,陳佐明.高中生學習倦怠與述情障礙的關系[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5,(32).
[2] 張越美.高中生學習倦怠與白我控制能力的相關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34).
[3] 白素英,李長庚,徐文明等.中學生學習倦怠的成因及頂防對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6,(23).
(責任編輯 陳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