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解題是高中數學學習的基礎,但經常出現講過的題學生不會做的情況,究其原因是學生對講評過的習題缺乏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沒能主動參與學習,從而導致習題講評收效甚微。要提高習題講評的效果,就必須讓每個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學會主動學習,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對習題的解題方法、思考過程和知識的應用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解題能力,進而提高學習能力。讓學生“說題”是培養高中生數學反思性學習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學生“說題”;反思性學習;學習能力
眾所周知,學習數學離不開做題,所以習題講評是鞏固學生數學知識的基本途徑之一,但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數學教師都會有同樣的困惑:有些題目講過多遍,但學生在考試時仍然出錯甚至不會做,很多學生也會產生同樣的疑惑:有些題目教師講評時能聽懂,但重新再做時卻不會做,究其原因是很多教師講題時經常是直接給思路、給答案,學生過多地依賴教師,在教師的引導下,聽懂了教師的思路,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未抓住題目的本質,從而無法從根本上掌握,這就造成了學生缺乏反思意識和能力,沒能主動參與學習,從而導致習題講評收效甚微。要提高習題講評的效果,就必須讓每個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學會主動學習,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對習題的解題方法、思考過程和知識的應用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解題能力。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萊登塔爾也指出:“反思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所以反思性學習是高中數學學習的重要方法,對于高中數學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如何在數學習題講評中加強數學反思訓練,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從而提高習題講評的有效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呢?在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根據教學實踐的效果,筆者認為讓學生“說題”是解決以上問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下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學生“說題”來培養學生數學反思性學習能力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 什么是學生“說題”
筆者認為學生“說題”就是讓學生把自己對題意的理解、分析,解題的思路、方法、過程以及對習題考查的知識點、對習題的評價等用語言的方式表達出來。
二、 學生“說題”的意義
(一) “說題”可以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人們在學習數學和運用數學解決問題時,不斷經歷直觀感知、反思與建構等思維過程,這些過程是數學思維能力的具體體現,有助于學生對客觀事物中蘊含的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做出判斷。”學生通過“說題”,將析題解題的整個過程進行反思、重組、消化,并轉化成語言表達出來,從而對知識形成更深層次的理解,從根本上掌握相關知識,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 “說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要進行“說題”,就必須對題目進行深入的研究,這就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自主對習題進行再加工,從而把原本未掌握或掌握不到位的知識慢慢加工納入自身已有的知識體系中。
(三) “說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說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轉變了學生的依賴心理,給學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臺,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說題”有助于培養學生認真審題、勤于動腦、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而且在學生的“說題”過程中,學生需要組織恰當的語言對整個解題過程做出表達,所以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可能研磨出更多、更巧妙的解題方法,教師若能及時捕捉到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 “說題”能讓教師及時把握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做到因材施教
因為每個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不盡相同,所以對解題的理解程度、知識的欠缺之處也不同,若按傳統的教師“包辦”的習題教學方式,教學便缺少針對性,從而影響到教學效果。通過學生的“說題”,教師能及時了解到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把握程度、思維的偏差以及學習相關知識過程中的困惑和不足,便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從而提高習題講評的有效性。
三、 學生如何進行“說題”
(一) 提取有效信息,說審題
解題首先要閱讀題目,提取題目中有效的信息,所以“說題”的第一步便是讓學生翻譯題意,說清已知條件和所要求的問題,挖掘出隱含條件。
(二) 分析考查內容,說考點
解讀完題意后,分析題目考查的內容,說出涉及的知識點。
(三) 展示思考過程,說思路
分析考點后,讓學生說相關知識與題目的聯系,如何應用這些知識解決這一問題,即展示自己的思考過程,說明解題思路。
(四) 理順解題思路,說步驟
梳理整個思維過程,有條理地說出解題步驟。
(五) 總結解題方法,說反思
回顧整個解題過程,反思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和已知條件解決問題,并反思對知識點的應用是否準確、是否忽略了隱含條件、思路是否準確、解法是否可以優化等,并分析易錯之處及如何避免掉入易錯點的陷阱。然后反思此類題型是否都可以按照這一做法,從而總結出這一類型題的解題套路。
(六) 根據題目的實際情況,進行一題多解,也可對題目進行適當的變式或對結論進行推廣。
五、 學生“說題”的注意事項
(一) 選題要因人而異
教師要根據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來選擇合適的題目讓學生“說題”。學困生應以基礎題為主,這樣才能讓學困生通過“說題”掌握基礎知識,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起自信心;優生在確保掌握基礎題的基礎上適當“說”些提高題,這樣才能有一定的挑戰,讓優生“吃得飽”。
(二) “說題”步驟要規范
在“說題”實施的初始階段,因為學生對這種學習方式還比較陌生,所以很可能出現學生不愿說、不會說、不敢說的情況,所以教師要規范“說題”的步驟,讓學生按照固定的步驟開始“說題”的訓練,并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讓學生克服怕說錯不敢說的心理,大膽說出自己對習題的理解。
(三) 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激勵學生
對學生“說題”的表現,教師應給予鼓勵性的客觀評價,精準及時地捕捉學生“說題”過程中的亮點,及時進行肯定、表揚,讓學生體驗成功,從而才能激發學生“說題”的興趣,充分發揮出“說題”在培養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上的作用。
(四) 注意教師在學生“說題”中的引導作用
雖然“說題”的主角是學生,但教師也不能“袖手旁觀”,應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學生思維出現阻滯的時候,教師應適當地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點撥方法,為學生“說題”指明方向。
六、 結語
綜上所述,讓學生“說題”是培養學生進行反思性的數學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應不斷探索提高學生“說題”能力的方法,讓學生在“說題”中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賈婷婷.淺談初中數學課堂學生說題活動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影響[J].新課程(中學),2016(6).
[3]潘振南.淺談中學生數學“說題”活動[J].學苑教育,2015(13):49.
[4]鄭寒御.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說題的嘗試與反思[J].基礎教育論壇,2014(13):47-48.
作者簡介:
周寧星,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常山華僑經濟開發區常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