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各教學段教學工作的重點,對學生以后走向社會,更好的工作具有重要促進意義。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涵蓋較多知識點,教學中除為學生講解基礎知識外,還應從核心素養視角審視教學工作,結合教學內容積極開展深度教學,使學生理解、掌握小學數學知識本質,做到活學活用,實現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本文分析核心素養下開展課堂深度學習的價值,介紹開展課堂深度學習應把握的原則,并結合具體案例,探討開展課堂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深度學習;課堂
課堂深度學習,顧名思義,與傳統教學中僅僅要求掌握教材內容不同,其重視教材內容的深挖,引導學生關注教材知識的來源,使學生能夠明確教材知識的來龍去脈,掌握數學知識精髓,能靈活應用解答各種相關的數學問題。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強調學生的學習能力,這一點與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相近,因此,為實現學生核心素養以及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學中應立足教學實踐,不斷總結與尋找課堂深度學習教學策略。
一、 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價值體現
核心素養培養是當前教育工作者熱議的話題,而如何在核心素養下開展課堂深度學習,引發諸多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究其原因在于其具有以下重要價值:
其一,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眾所周知,數學學習不能死記硬背,應弄明白蘊含其中的道理,如此才能牢固記憶、靈活應用。核心素養下,在小學課堂上開展深度學習,可很好的加深學生理解。如在講解數學結論時,不是直接告知學生,而是引導學生逐步分析,積極思考、相互討論最終得出結論,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時,在習題的講解中,啟發學生不能滿足于得出正確結果,應關注解題的思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找到解題的多種途徑。同時,還可要求學生自己改編試題,而后嘗試著解答,對相關習題類型加以全面的認識與理解。
其二,可為學生學習提供良好指引。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以及成績的提升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尤為關鍵。核心素養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可給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正確參考。一方面,課堂深度學習強調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能被問題的“表”迷惑,這可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正確引導,即,在得出正確結果的基礎上,更要找到內在的本質,如此才能融會貫通,靈活應用。另一方面,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即,學習中不可淺嘗輒止,應注重深挖,一步一個腳印,將所學的知識徹底搞清楚、弄明白。
二、 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的原則剖析
核心素養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才能獲得預期效果,值得任課教師關注。實踐表明,注重遵守以下原則,可保證課堂深度學習教學任務的高效、圓滿完成。
其一,趣味性原則。核心素養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對學生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因此,為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應遵守趣味性原則。一方面,立足學生生活或感興趣的話題,創設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另一方面,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活小學數學課堂,營造良好深度學習氛圍。如借助多媒體技術,或采用分組教學法等,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下完成深度學習任務。
其二,梯度性原則。核心素養下開展課堂深度學習活動時,把握“深度”尤為重要。一方面,從學生熟悉的知識點入手,更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力,鞏固學生所學的同時,使每位學生都能找到學習的自信。另一方面,結合學生所學合理設置問題“難度”,問題難度應有梯度,層層遞進、逐步深入,使學生學習不斷獲得成就感,使其更加積極的思考有難度、有深度的問題。
其三,引導性原則。核心素養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活動時,做好正確的引導不可缺少,如此才能使學生高效完成學習目標。一方面,開展深度學習活動中,學生難免會遇到理解有困難的問題,因此,課堂上應走下講臺,了解學生思考問題的情況,必要下給予點撥,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避免學生產生挫敗感,影響其思考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計劃,課堂還可通過設置相關問題,采用提問的方式,給予學生引導。
三、 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教學策略
核心素養下,為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應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做好教學活動總結,積極尋找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 引導學生深挖教材內容
小學數學教材是開展深度學習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重視教材,深挖教材內容,將知識學活、學透。一方面,做好充分教學準備,為學生講解教材中的基礎知識,使學生切實夯實基礎,為深度學習的開展奠定基礎。同時,明確引導方式,如何引導學生深挖,應胸有成竹。另一方面,立足教材內容,設置由易到難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在思考中找到數學知識規律,理解數學知識本質。
例如,在講解“時、分、秒”知識時,備課中可準備一個鐘表,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認清時針、分針、秒針。同時,通過撥動秒針使學生認真觀察各針之間的走動關系。教學中通過引導,得出秒針走一周剛好60秒,此時分針走一個小格。分針走一周,為60分鐘,時針從一個數字走到另一個數字,即,1小時,從而使學生清楚的認識到“時、分、秒”之間的轉化為60進制。為使學生加深對時分秒的認識,可立足教材創設以下問題要求學生思考:(1)1分40秒=()秒;(2)時間由7:30到7:45,秒針走了()圈;(3)9:30后分針走一圈半的時間為()。三個問題立足教材,難度逐漸增加,可很好的考查學生時分秒間的靈活轉化能力,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二) 注重創建趣味數學課堂
核心素養下,為更好的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活動,應創建趣味數學課堂,以很好的抓住學生注意力,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一方面,學生對游戲較為感興趣,課堂上可將數學知識與游戲有機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開展深度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另一方面,實踐表明,學生對多媒體興趣較為濃厚,因此,可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深度教學活動,通過為學生動態展示數學問題,驅使學生積極思考、認真探究,掌握數學知識本質。
例如,在講解“圖形的運動(三)”知識時,為使學生加深對旋轉、平移的認識與理解,幫助學生發展空間概念,教學中可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以下游戲(如圖1):要求學生使用鼠標拖動打亂的圖1甲中的圖片,每次只能移動一格,看怎樣才能拼成圖1乙中的場景。
課堂上借助游戲,可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對學生所學的平移知識是很好的延伸。
(三) 積極開展變式教學活動
核心素養下,通過變式教學開展深度學習活動,可使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所學,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本質,使學生真正做到以不變應萬變。一方面,結合學生所學,創設有深度的變式情境,考查不同知識點,要求學生進行解答。另一方面,試題訓練時,引導學生嘗試著改變題目條件或問法,思考不同題設或問法解答思路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掌握相關的解題技巧與方法。
例如,在講解“植樹問題”知識時,可創設以下變式情境:學校準備在一條長200米的小路兩旁每隔2米栽種果樹,如果兩端都栽,則需要栽種果樹多少棵?根據所學學生很容易求得栽種果樹的棵數為:200÷2+1=101棵,因此,小路兩旁共需要栽種果樹的棵數為101×2=202棵。
在上述題干的基礎上進行如下變式:
變式一:如兩端都不栽,需要栽種多少棵果樹?
變式二:如在長度相同的小花園,每隔2米栽果樹,需要栽種多少棵?
不同的題設情境與問法,解題思路并不相同。通過開展變式教學,涵蓋栽樹的三種情境,可使學生認識到不同情境的區別,加深對所學公式的理解,保證了所用計算公式的正確性。
四、 結論
核心素養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活動,可使學生更加清晰的認識、牢固掌握所學,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教學中應做好深度學習教學研究,積極尋找有效策略。本文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教育領域未來發展方向,應做好核心素養內容學習,提高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意識,尤其充分認識到核心素養下開展深度學習教學的重要價值,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積極開展深度學習活動。
2. 為提升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效果,教學中既要明確與遵守相關原則,又要尋找與改進有效教學策略,注重教學效果評估以及教學過程反思,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保證深度學習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
參考文獻:
[1]張曉芬.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學周刊,2019(18):99.
[2]宋耀榮.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5):40.
[3]王玉萍,張鋒年.試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學周刊,2019(17):61.
[4]張敏,詹興林,薛敏玲,陳聯合,劉秀云.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德育教學課程研究[A].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六卷)[C]∥2017.
作者簡介:麻艷華,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漳平市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