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杰燕
摘 要:經濟新常態下,各類型企業的利潤獲取空間被不斷壓縮,但成本控制難度卻不斷提升,這也導致成本與費用控制變得極為困難。可以對成本與費用控制狀況產生影響的因素較為多樣,但方式方法選用狀況的影響性最為明顯,大多數企業之所以無法較好地進行成本與費用控制,與方式方法選用層面存在的不足有直接關聯。對企業成本與費用控制方法選用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并就如何優化成本與費用控制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企業成本;企業費用;控制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0?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0-0099-02
一、企業成本費用控制概述
整體上來看,各類型企業對成本與費用控制的重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且可以被企業選用的成本與費用控制方式方法較為多樣。但大多數企業的成本與費用控制狀況并不良好,企業核心管理層往往也處于較為別動的狀態之中。新時期,企業需要加大成本與費用控制力度,這也使得相關的方式方法選用變得極為重要。從企業成本與費用控制方式方法選用的基本狀況來看,成本與費用控制方式方法雖然較多,但很多企業的成本與費用控制經驗明顯不足,諸多因素影響與制約下,企業成本與費用控制狀況自然差強人意。鑒于此,探尋出企業成本與費用控制的有效策略十分必要。
二、當前企業成本與費用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
(一)成本與費用控制制度不完善
企業成本與費用控制制度不完善是相關方式方法選用中存在的具體不足,成本與費用控制的動態進程中,相應制度往往是一種基礎性指導,更是決定具體方式方法選用的一個基礎。由于成本與費用控制制度不完善,各個層面與各個時期成本與費用控制方式方法的選用,具體活動的開展都無法得到有效指導與規范。在缺乏完善的成本與費用控制制度時,具體方式方法的選用便無法得到指導,一個良好的成本與費用控制環境更加無法形成。無論從短期影響還是從長期影響上來看,企業成本與費用控制制度不完善都是對應方式方法選用層面存在的不足,忽略制度建設單純從方式方法選用層面進行優化更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
(二)成本與費用控制缺乏側重
缺乏具體側重也是很多企業在成本與費用控制上存在的不足,且這一不足影響下,很多具體的成本與費用控制策略很難充分貫徹和實施下去。嚴格意義來講,企業成本控制與費用控制存在一定差異,這也是成本、費用兩者間存在一定差異的體現。一般來說,在生產制造企業中,成本的占比較大,對于成本進行控制的重要性也要明顯高于費用。但在一些服務業企業內,費用控制的重要性則相對較高。很多企業在思想意識層面缺乏對成本與費用差異性的認識,且并未對自身成本與費用結構、占比等情況進行較好感知,這也導致成本與費用控制狀況始終處于較差水平,且想要在短時間內提升成本費用控制能力極為困難。
(三)成本與費用控制手段較為固化
成本與費用控制手段較為固化的不足同樣十分明顯,很多企業都將預算作為成本與費用控制上的一般性選擇,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但傳統的預算管理方式方法對成本與費用控制的有效性提升無法提供足夠幫助。成本與費用控制手段較為固化,特別是對傳統預算管理活動開展產生了較強的依賴性后,成本與費用控制層面便很難取得突破。特別傳統的預算管理體系并不成熟,預算管理全面性明顯不足時,成本與費用控制中反而容易出現一些空白,這也勢必會對成本與費用控制進行,以及最終目標的達成產生諸多不利影響。從這一層面看,過度依賴于傳統成本與費用控制手段也帶有很強的滯后性。
(四)成本與費用控制缺乏評價
大多數企業雖然在正常進行著成本與費用控制嘗試,但成本與費用控制缺乏評價,這也可以看作是成本與費用控制方法選用中存在的不足。在對成本與費用進行控制時不僅需要選用具體方法,更是要對具體方法的實際有效性進行較好感知。但成本與費用控制缺乏評價時,企業在成本與費用控制上很容易處于較為盲目的狀態之中,其不僅很難掌握成本與費用控制進程,更加無法對如何進行相關方法的創新選用進行有效規劃。在很多中小型企業內,成本與費用控制相關的評價機制基本處于缺位狀態之中,這也導致相關方式方法選用層面的調整、優化與創新缺乏一個明確方向予以指引,各種創新理念與方法也無法得到較為良好的運用。
三、新時期企業加強成本與費用控制的有效方法
(一)持續完善成本與費用控制制度
企業想要強化成本與費用控制基于需要對相應制度建設事宜給予足夠關注,并在科學分析實際狀況與需求的基礎上,對于既有成本與費用控制制度予以完善。例如,某大連市某機械制造企業在成本與費用控制中將基礎行政制度完善作為相關方式方法選用優化上的基礎,通過重新明確成本與費用控制權責關系、一般目標、主要內容等形式,大為弱化了方式方法創新與優化層面的壓力。得益于基礎性制度的越發完善,各個層面與各個時期成本與費用控制活動的開展狀況也越發良好,且得到了有效指導與規范。其他企業在成本與費用控制方法的優化上也要將相應制度的完善作為前置性工作,通過科學進行成本費用控制統籌與分析,對比制度層面存在的不足,并在制度層面進行一些調整,順勢進行成本與費用控制方式方法的多元化。但在成本與費用控制制度的完善上,企業核心管理層需要對選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以及具體成本與費用控制策略如何貫徹實施等進行明確規定,避免成本與費用控制策略最終流于形式,對相關方式方法的效用發揮提供更多制度保障和支持。特別是對那些成本與費用控制能力極為薄弱的企業而言,以制度建設為基礎,有意識地進行成本與費用控制方法優化也是不錯的選擇。
(二)明確成本與費用控制側重
成本與費用控制側重需要得到進一步明確,這也是提升企業成本與控制方式方法選用方向性、目的性的一個有效選擇。具體來說,企業可以基于大數據理念對以往的成本支出狀況進行分析,發現成本與費用的實際規模,從而明確出成本與費用控制上的實際側重。例如,生產制造類企業可以將成本控制作為重要,而一些服務行業、文教行業則可以將費用控制作為重點。成本與費用控制中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成本與費用控制策略的選用不能一概而論,特別是在明確出了成本與費用控制特點后,企業更加要結合成本與費用控制層面存在的差異,在不同層面進行成本與費用控制策略的選用。以成本控制為例,企業將成本控制作為了成本與費用控制中的重點后,其可以對主要的資源消耗點進行標注,并結合主要資源消耗點相關業務的開展,通過生產流程優化、技術革新、管理強化等措施,對成本的消耗程度進行控制,從而達成成本控制的具體目標。與此同時,其需要同步進行費用控制。明確出成本與費用控制重點也要注重兩者間的均衡,不能厚此薄彼地進行成本與費用控制嘗試。有側重、有規劃地進行成本費用控制側重明確,其能夠較好平衡兩者關系后,企業在成本與費用的控制上也可以有更多現實性選擇。
(三)實施多元化成本與費用控制策略
在企業的成本與費用控制中,選擇什么樣的策略至關重要,特別是進一步提升成本與費用控制能力的現實難度較高時,成本與費用控制策略選用層面的多元化嘗試具有重要意義。以預算管理這一基礎性策略選用為例,進行成本與費用控制策略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從其他角度進行,另一方面則可以對既有的預算管理體系進行優化,并豐富預算管理形式。例如,管理會計建設與應用視角下,全面預算管理這一管理會計工具越發成熟,且已經在很多企業內得到了有效應用。對于絕大多數企業而言,通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進行成本與費用控制的做法較為可行,其可以較好地豐富成本與費用控制形式。具體來說,企業內可以成立專門的管理會計應用小組,并在較好分析往期預算執行狀況的基礎上,進行新的預算規模確立,細化并量化預算指標,構建出一個全面的預算指標體系,從而對資金等資源進行配置上的優化。不僅如此,企業也可以在對各個部門進行成本與費用控制目標的設置,要求部門負責人對相應目標達成狀況予以負責,提升成本與費用控制上的嚴謹性。一旦成本與費用控制策略可以得到較好多元,企業也可以在成本與費用控制上有更多選擇。
(四)構建成本與費用控制機制
企業不能機械性地從方式方法選用層面進行成本與費用控制嘗試,特別是從較為宏觀的角度進行成本與費用控制審視時,構建成本與費用控制機制實際上是對具體方式方法進行的一種完善。未來一段時間里,成本與費用控制會得到更多關注,而具體方式方法的實際有效性往往相對較低。加之很多企業缺乏成本與費用控制經驗時,成本與費用控制評價機制構建十分必要。例如,企業可以成立專門的成本與費用控制評價小組,并在細化出了具體評價標準后,定期對成本與費用控制狀況,相關方式方法選用的實際有效性,具體目標達成度等進行分析,并形成具體的評價報告。企業內核心管理層則要在有效分析成本與費用控制評價報告的基礎上,總結經驗,發現不足,將有效的成本與費用控制方法在內部推廣并進行一些優化。同時,企業也要結合成本與費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在相關方式方法選用層面進行一定程度調整,從而更好彌補具體不足。借助成本與費用控制機制構建,以及相關機制的較好運轉,企業在成本與費用控制上也能夠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四、結語
新時期,各類型企業不僅要給予成本與費用控制足夠關注,更加要圍繞著成本與否費用控制目標,在生產經營性管理活動開展的方方面面進行調整。雖然不同的成本與費用控制方法有不同效果,但成本與費用控制本身是一個動態過程,且不同方法的實際有效性,以及所適用的企業并不相同。為此,相關企業在成本與費用控制上應當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基本原則,將成本與費用控制方式方法固有優勢更為充分地顯現出來。
參考文獻:
[1]? 徐石交.機械制造企業成本控制與方法管理研究探析[J].機電信息,2018,(15):184-185.
[2]? 李春.淺談企業成本費用管理與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經貿實踐,2018,(10):199-200.
[3]? 李麗林.大數據時代的企業成本費用控制方法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8,(1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