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貴 喻國琴
【摘 要】 高中數學教學的內容較多,復習時若沒有詳細的計劃和有效的策略,將難以實現高效復習。本文從以高考考綱為準,深化高考認知;通過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興趣;開展探究式教學,提高學生能力三方面,就如何實現高考數學的有效復習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 高考數學;復習;考綱;多媒體;探究式教學
在進行高考數學備考時,高中數學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開展有計劃、有重點的復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在高考的背景下,高中數學的復習必須以考試大綱為基準,加強高考數學題的練習,深化學生對高考數學的認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實現高考數學的有效復習。
一、以高考考綱為準,深化高考認知
高中數學的知識點較多,內容也相對復雜。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進行高考復習的過程中,必須對考綱進行仔細的研究,使學生對高考數學的范圍、內容等有清晰的了解和認知,并促進他們建立數學的知識框架。這樣,學生在面對高考試卷時,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數。
以“解三角形”的復習為例,首先教師必須研究高考考試大綱的要求。具體來說,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復習中,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概念,并使他們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三角形度量問題;在解三角形的應用上,教師必須使學生能夠運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等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與測量和幾何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其次,教師必須根據考綱的要求確定具體的復習策略,在高考中,解三角形的問題經常和三角函數、三角恒等知識聯系起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三者之間的有效結合。在三角形知識的背景下,以三角函數為基礎,設計一些解三角形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這樣做也有利于學生理清三角公式之間的邏輯順序,促進他們建立三角形知識的內在知識結構框架,從而實現高考數學的有效復習。
二、通過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很多高中生的數學知識薄弱,在數學復習過程中有畏難心理,缺乏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而多媒體課件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的特點。因此,在高中復習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以“不等式”的復習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常見一些的不等式。如x+3>6,2x<8,2-x>0等等。通過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不等式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生活中的具體實例,讓學生根據其建立不等式的相關模型。如:一輛勻速行駛的汽車在11:20距離北京80千米,要在12:00到達北京,問車速應是多少?要使汽車在12:00以前駛過A地,你認為車速應該為多少呢?車速可以是每小時75千米嗎?每小時80千米呢?這樣,通過教師通過設計等式的問題就自然地過渡到了不等式的問題。再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不等式知識的總結,如a,b∈R,那么a2+b2≥2ab等。最后,教師還可以留一些課堂練習,讓學生進行課下復習。如:用30cm的鐵絲折成一個面積最大的矩形,應該怎樣折?總之,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復習,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不等式知識的了解,同時也有利于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復習的效果。
三、開展探究式教學,提高學生能力
高考數學重點考查的是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復習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探究式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提高高考復習的效率。
以“數列”的復習為例,教師就可以通過探究性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在復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對數列知識有了初步的認知,因此,教學的重點應該體現在對數列通項公式的求解問題以及數列求和問題的計算上,同時還要特別重視數列的綜合問題。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數列問題的知識框架圖,使學生理解和復習數列知識的重要性和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其次,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典型的數列問題。如:在數列{an}中,已知前n項的和為Sn=4n2-n,那么a100等于多少?在解題過程中,很多學生被難住。這時,教師就可以先讓沒思路的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而后讓做對的學生講講自身解題的過程,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談談對數列知識的新認知。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小結,最終完成對數列知識的分析和診斷,從而突破復習過程中的難點,這樣就使學生實現了對數列內容的整體把握。
總之,高考數學復習是高中復習階段的重要內容,對于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增強他們復習的自信心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高考數學復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宗雄.高考數學復習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7(6).
[2]易中建.高考數學復習教學的現狀及應對策略研究[J].中國數學教育,2012(1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