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軍
摘要:教育教學多樣化需教師具備創新實力,可以根據學生學習訴求及教材內容開展教學活動,使教學體系得以完善,教育團隊育人能力不斷拔高,凸顯高校人才培育優勢。然而,當前有些高校忽視教改必要性,未能以心理學為依托開展教學創新實踐活動,影響心理學教育教學成效。基于此,為提高高校心理學教育質量,分析高校心理學教育教學多樣化,以期提高心理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校心理學 教育教學 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9—0210—02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穩健推行,育人手段不斷豐富,教育資源日積月累,客觀上為提高教學質量創造了有利條件,這就需要教師更新育人理念,科學應用新型育人手段及教育資源,賦予課堂教學多樣性,使教育教學更為多元化,繼而助力教師積累教改經驗,助推教育事業與時俱進。探析高校心理學教育教學多樣化具有如下價值:第一,整合教育資源。教育多樣化需育人思想、教學方法、教育資源予以支持,為此針對高校心理教育教學多樣化進行分析可起到整合教育資源的積極作用。第二,累積教改經驗。良好的教學方法需在實踐中予以檢驗,是多渠道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為此,探析高校心理學教育教學多樣化可積累更多教改經驗,彌補以往教育缺陷,提高心理學教育教學質量。第三,打造優質教育團隊。
一、高校心理學教育教學多樣化要點
1.以人為本
為保障學生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在教學進程中就需要不斷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心理學教育教學需做到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學習具體情況進行教學研究,思考多樣化教學新出路,整合教育資源,完善心理學教學體系,實現學生學習需求、個人成長、教育事業發展緊密結合的目標,繼而打造良好的教學體系。
2.專業為基
高校面向社會培養崗位型優質人才,心理學教育教學需以學生所選專業為基礎,將相關教育視為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依托,圍繞新時代崗位用人需求整合心理學教育教學資源,使心理學教育得以與時俱進。
3.發展為核
在“立德樹人”思想提出后,如何科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使學生專業能力、創新能力、職業素養、實踐等能力得以同步發展,成為教師需解決難題之一。為此,多樣化心理學教育教學需以學生綜合發展為核心,圍繞學生發展探析教學實踐新方向,開拓教學路徑,豐富育人資源,優化教育體系,使學生可以在心理學教育教學進程中有更多收獲。[1]
二、高校心理學教育教學多樣化原則
1.與時俱進
心理學與時代發展關系緊密,需教師在“與時俱進”原則指引下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實現多樣化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了解心理學發展歷程,關注心理學內容變動、理念革新具體情況,確保心理學教育教學富有貫穿性,迎合時代發展思考多樣化教學出路;第二,了解學生專業發展歷程,明晰心理學之于學生成才的積極價值,根據專業發展實況進行多樣化教學實踐,使心理學教育質量得以有效提高。
2.大膽創新
創新是打破教育壁壘、拓寬育人途徑、積攢教改經驗的必由之路,為此高校心理學教師需秉持“大膽創新”原則,根據心理學發展歷程、學生專業發展實況思考創新出路,豐富教育模式,創新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樹立教育創新意識,將創新視為其教育工作一部分,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創新活動,多渠道整合育人資源,實現心理學多樣化教育教學目標;第二,提升自身創新能力,主動學習先進教育思想、育人方法,根據心理學教育教學情況革新育人手段,多方位輸出心理學知識,使創新教育更富實效性。
3.總結研究
教研是彌補育人缺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一環,為此教師需秉持“總結研究”原則,在應用新方法、新思想完成多樣化教學任務后反觀其育人成果,思考其育人優勢與劣勢,旨在優化教育教學體系,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達到多樣化開展心理學教育教學活動的目的。[2]
三、高校心理學教育教學多樣化阻力
1.多樣化教學體系缺位
為優化配置新時代心理學教育教學資源,教師需打造系統、高效的教育體系,確保多樣化教學有的放矢。然而,當前有些高校心理學教育教學卻存在多樣化教學體系缺位問題,主要源于多樣化教學目標不清,教學思路模糊,教育改革引導力較弱,影響心理學教育教學成效。
2.多樣化教學創新不當
當前高校心理學教育教學創新存在如下突出問題:其一,過于強調創新,未能重視育人方法創新與教學目標契合度,無法幫助學生提升核心素養;其二,創新模式化現象嚴重,生搬套用成功教學經驗,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降低心理學教育教學質量。
3.教師育人能力有待強化
為保障學生心理學知識學習效率有所提高,提升其職業素養,教師需將學生所學內容與專業發展關聯在一起,然而當前部分高校心理學教師缺乏實踐經驗,不了解專業發展動態,對企業用人標準理解不夠深入,無法科學開展教學創新活動,阻滯心理學教育教學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3]
四、高校心理學教育教學多樣化方略
1.優化多樣化教學體系
首先,高校心理學教師需明晰多樣化教學目標,將學生專業發展、綜合素養提升、崗位用人需求等要素關聯在一起,使教學目標更具多樣化,為教師整合育人資源指明方向。其次,高校心理學教師需理清多樣化教學思路,有步驟完成多樣化教學任務。例如,教師可建立“理論講解—實踐體驗—崗位實訓—總結探討”多樣化教學體系,在講解心理學知識的同時,指引學生進行實踐,為學生搭建崗位實訓平臺,在實訓中總結學習經驗,使學生掌握靈活運用心理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繼而使心理學教育教學體系得以優化。最后,高校需加大教育改革引領力度,頒布多樣化教學制度,設定教學考核標準,指引教師科學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提高心理學教學質量。
2.創新多樣化教學方法
根據學生學科學習情況及專業發展動態開展創新實踐活動,例如教師可應用信息化教學方法以網絡為依托與心理學專家學者協同育人,針對心理學教育問題進行探討,多維度解答相關問題,拓展學生分析問題思路,全方位輸出心理學知識,彌補教師育人缺陷。再如,教師可應用“微課”教學法,根據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打造數字化教程,整合育人資源,引導學生在線互動,圍繞學生群體開展多樣化教學指導活動,同時積累教學創新經驗,使多樣化心理學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3.強化教師多樣化教學能力
高校需指引教師制定多樣化教學方案,根據該方案調配心理學育人資源,滿足教師教改需求,例如完善信息化教學系統,助力教師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同時組織教師積極學習心理學教育教學新方法、新理念,達到強化教師多樣化教學能力的目的。[4]
五、結語
綜上所述,為提高高校心理學教育教學質量,教師需從實際出發,緊抓以人為本、專業為基、發展為核要點,秉持與時俱進、大膽創新、總結研究等原則,優化多樣化教學體系,創新多樣化教學方法,強化教師多樣化教學能力,使教師可以更好地迎接新時代多樣化教學挑戰,在優化配置教育資源的同時,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使高校心理學教育教學水準得以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崔榮寶,羅旦.地方高校應用心理學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8,5(44):55-56+78.
[2]姚利民,賀光明.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內涵與特征[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0-14.
[3]趙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積極心理學的可行路徑探析[J].科教導刊(中旬),2018(7):87.
[4]黃雅君,葛明貴.我國心理學類碩士研究生培養教育的現狀研究——基于對12所高校培養方案的文本分析[J].大學教育,2016,8(3).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