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秋
摘 ? ?要: ?目前,“互聯網+”逐漸成為社會進步新動力,給中職教育帶來挑戰和機遇。中職教師如何借助“互聯網+”,有效進行班級管理值得探索和思考。本文就此進行多維度探索,旨在全面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效率,引導中職學生健康成長,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 “互聯網+” ? ?中職班級管理 ? ?創新方法
2015年7月4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標志著“互聯網+”成為國家級重要發展戰略。在此后的四年里,“互聯網+”為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生命力,為社會的改革、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加寬闊的運行平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只有了解“互聯網+”才能準確對其影響進行判斷,才能更好地運用。首先,“互聯網+”不是單純應用互聯網發展經濟,而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將互聯網融入各個行業,使互聯網與各個行業深層次融合,利用互聯網為傳統行業、傳統經濟帶來新的生存形態和發展機遇?!盎ヂ摼W+”將網絡科技和傳統行業相互交融,是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社會生產力的新思路和新成果。
“互聯網+”已經融入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需要運用“互聯網+”的思維了解中職學生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也衍生出新的特點,借此將中職學生的管理與互聯網相結合,創生出新方法、新思路、新舉措。順應時代發展脈絡,探索中職管理的方法,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引導中職學生健康成長。
一、互聯網快速發展對學生的影響
1.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學生缺乏識別能力。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采集、傳播和途徑規模已經較為完善。人們每天接收的信息數量明顯增加,傳遞信息的途徑愈發呈現多維度、多層次、綜合性等特點。智能手機的普及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與信息自由形成對比的是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學生的信息鑒別能力有待提高。
中職學生處于成長發展階段,對社會缺少體驗和認知。面對各種各樣的消息,一些學生缺乏信息鑒別能力,難以判斷消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為了保護自身避免受到誤導,真實、客觀地了解社會,中職學生要不斷提高信息鑒別能力,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
2.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學習效率。
隨著科技進步,人工智能不斷發展,虛擬網絡各類功能逐步完善。各式各樣的網絡軟件在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吸引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虛擬網絡對中職學生的現實世界產生了深層次的影響,并逐漸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投入度。
互聯網帶給學生的各種娛樂方式較為單一,適當娛樂能夠放松身心,增進同學間的交流和互動,促進手腦協調,是學習和生活中的調味劑。但如果消耗大量時間在聊天、游戲當中,則會造成學生排斥學習,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效率難以得到保障,形成惡性循環。
3.網絡娛樂豐富多樣,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較弱。
伴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物質豐富,網絡娛樂形式愈加豐富多樣,呈現出多樣化、常態化的特點。在網絡娛樂的逐漸豐富之下,學生對手機娛樂的需求隨之增加,這種情況會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
中職學生處于成長階段,缺少自我管理能力,缺乏對現狀的認識,對今后發展道路缺乏長遠規劃。中職學生任重而道遠,正處于學習的關鍵階段,不論選擇升學還是就業都需要學生在這個階段打好基礎,為將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二、中職教師班級管理的創新方法
1.開展班級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信息識別能力。
當今時代,中職學生熟練應用社交媒體和網絡媒體獲得信息。為幫助學生獲取更加優質、有效的信息,避免學生受到虛構信息的誤導,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學生提高信息鑒別能力。
一是培養中職學生橫向側面閱讀能力,主要包括對信息的源頭進行驗證能力和側面對照審查的能力。首先,鼓勵學生大量閱讀積累,在頭腦中構建知識信息網。遇到新的事物,再將新事物與已有認知經驗進行對照,即可判斷驗證信息的真實性。其次,將新信息的關鍵內容與其他正規專業網站進行側面校驗比對,即可快速判斷信息的真偽。
二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搜索習慣,即理智慎重地選擇搜索結果。當學生對某個信息進行查找時,往往將注意力集中在前幾條顯示結果中,并習慣性地認為排序和信息可靠性存在正相關。然而,事實并非如此?;ヂ摼W公司為了獲取更多利益,商家為了得到更多點擊量,導致搜索頁面的前幾位往往是植入性廣告而非真正有效的信息。這樣的設置安排正是利用了讀者的瀏覽習慣和思維定式。因此,班主任應培養中職學生對搜索結果進行理智判斷的習慣,幫助學生明確搜索頁面順序安排的規律,鼓勵學生多瀏覽、比對信息,客觀思考有關內容之間的相關性和差異性,而不是單純地將目光停留在檢索的第一頁。
三是鼓勵學生合理使用互聯網百科平臺?;ヂ摼W百科平臺作為網絡上的百科全書,其知識庫收錄海量詞條,幾乎涵蓋現有的知識和內容,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真實度,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精準地找到需要的知識和信息。學生不但要利用百科平臺獲得表層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合理利用資源獲取深層信息,有時可以跳過瀏覽百科詞條的介紹內容,直接閱讀詞條的參考文獻部分,找到有價值的信息源,逐漸培養獲取深層有效信息的習慣。
四是幫助學生找到優質信息來源,促進優質信息發揮積極引導作用。人民網、新華網等新聞媒體是國家重要信息傳播平臺,具備公信力、權威性。其新聞的內容和來源都經過嚴格審查,是學生了解時事、海內外消息的權威性平臺。中職教師鼓勵學生獲取公信媒體平臺的信息,鼓勵學生發掘優質新聞媒體,減少不良信息的影響,促進學生積極發展。
2.創新集體活動,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手機和網絡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核心組成部分,宜正向疏導而忌嚴防死守。借助班級活動,線上培養學生健康上網,減少不良誘惑影響;線下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我,增進現實溝通交流。
為幫助學生健康上網,班主任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展開班級活動。既能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樂在其中,又能借助網絡媒體對學生產生積極正向的影響,避免不良誘惑的侵蝕。例如,師生可以借助手機軟件進行歌唱比賽,利用軟件評分增強趣味性,同時鼓勵學生打開心扉,積極表達自我?;蛘呃檬謾CAPP進行知識問答比賽,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鼓勵學生學習課外知識。
為了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可以借助集體活動鼓勵學生表達自我,培養對環境的感知力和敏感力。例如,師生之間開展時評辯論,討論社會實時焦點,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可以幫助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或者讓學生針對家鄉風土人情進行互動演講,了解各地區的民族文化和當地特色,既拓寬學生眼界,又幫助學生強化社會意識。借助手機開展攝影比賽,鼓勵學生發現身邊的真善美,促進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培養學生對周邊環境的感知能力。借助軟件平臺、移動網絡舉辦各類趣味班級活動,幫助學生拓寬視野觀察世界,不再拘泥于學校和班級當中。同時,引導學生將手機作為提高學習興趣的工具,形成積極、正向的業余愛好,提高生活質量和學習效率。
班級活動作為班級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班級凝聚力、增進師生之間溝通交流、培養積極課外興趣、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借助應用平臺和互聯網,能夠擴大班級活動范圍,減少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促進班級活動高效進行。
3.建立電子檔案,增強學生自我價值感。
中職學生正處于需要提升自身價值感和榮譽感的階段,在對未來缺少發展目標和明確規劃的情況下,單一枯燥的教育方式會使學生產生排斥心理,教育教學效果不佳,在耗費師生精力的同時難以起到理想效果。
每個學生都有優點,需要老師發掘。通過建立個人檔案,老師將學生的日?;顒?、學習情況和點滴進步記錄在學生的個人檔案中,鼓勵學生不斷進步,發現學生的優勢和長處,增強學生的自我價值感。
相比以往的紙質檔案,互聯網電子檔案使繁瑣的個人檔案變得方便快捷、省時省力、易于操作。由于傳統檔案都是留存在管理者手中,操作較為繁瑣,電子檔案能讓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和學生都參與檔案的管理和填寫中,豐富檔案的內容,也減輕班主任對檔案管理和保存的負擔。互聯網科技不斷發展,檔案不再僅僅是單一的文字描述,視頻、照片都能夠加入電子檔案當中。鮮活生動的視頻照片是學生時代的珍貴印記,電子檔案將這些寶貴信息留存下來,當學生和家長查看這些個人檔案時,對學生的價值評判不再局限于考試成績和老師評語,而是立體化、階段化、客觀化的認識。更能夠幫助學生客觀、全面地分析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找到今后的發展方向,建立未來的發展計劃。
老師借助個人檔案正面和側面觀察學生,找到學生的優點和特長。深入發掘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明確學生的優勢,逐步幫助學生確立未來發展方向和目標,建立短期小目標和長期大目標,鼓勵學生點滴進步,最終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家長由于地點的限制,難以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和學習情況。借助個人檔案,家長隨時隨地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增進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同時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提供輔助。
電子檔案能夠逐漸培養學生的自我價值感,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優勢及不足,明確自我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中職學生自我認知不夠深刻,在學習和生活更多的是與他人的比較,缺少對自身客觀、全面的了解。借助個人電子檔案的建立,幫助學生清晰地自我認知,增強學生的個人價值感,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逐步清晰未來發展方向。
4.借助社交平臺,搭建教師家長溝通橋梁。
中職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老師和家長的交流僅限于家長會和電話溝通,溝通效率較低,很難達到理想效果。中職教師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建立微信群、QQ群等媒體社交群組。借助移動社交網絡平臺,老師能夠將班級動向、學生情況發送到微信群中,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向,清晰、明確學生的發展狀況和進程。能夠支持教師與家長隨時溝通,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在微信群中,家長之間能夠溝通交流,共同討論教育方法,為學生的成長出謀劃策。及時、有效地溝通能夠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有效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通過公眾號平臺的影響力,建立班級公眾號作為班級文化宣傳平臺。將班級活動照片、學生獲獎情況、師生日?;?、學生進步記錄等班級活動收集整理在班級公眾號中,促進班級文化搭建和宣傳,增強班級凝集力和集體榮譽感,加強師生交流互動。這樣,班級文化不再是口令和標語,而是在每一個學生心中的日常點滴和進步。借助公眾號平臺,可以讓班級同學發揮自主意識,將心中所想所感寫成征文,借助老師審核和整理后編輯為公眾號的推送文章,將征文發送到家長和同學手中,引發家長和同學的討論與思考。這樣既能夠發揮班級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將班級文化印刻到每一個學生心中,還能夠讓老師和家長通過學生的視角觀察班級,借助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側面促進老師、家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
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公眾號平臺,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更好地結合,讓班級互動更具趣味性,促進教師、家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讓學校、老師和家長共同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三、結語
“互聯網+”潮流,是二十一世紀的發展特色。中職教師要借助“互聯網+”思維創生出高效、高質量的班級管理方法,將互聯網思維融入中職班級管理中,引導學生健康上網,利用網絡媒體平臺探索創新班級管理辦法,培養學生積極的興趣愛好,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立.移動互聯網新常態下中職班主任的工作方法[J].教育信息技術,2016(5).
[2]王光侖.論新媒體手段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7).
[3]武建軍.淺談高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J].時代教育,2013(14).
[4]黃興龍.對職校學生網絡成癮的調查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7(4).
[5]段寧貴.近年國內電子學習檔案研究與應用現狀分析[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9).
[6]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見[Z].2010.09.26.
[7]梁鐸.怎樣做任好一名“互聯網+教育”時代的班主任[J].中國教師研修網,2017(7).
[8]郭學新.中職班主任管理“六要”[J].職教通訊,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