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紅 張亞枝(惠州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
近年來,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促使互聯網與相關產業(yè)的深度融合。在這一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產業(yè)變革的發(fā)展,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的課堂教學必須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轉為信息化教學模式,才能適應社會對會計人才培養(yǎng)的更高要求。信息技術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創(chuàng)造了條件,運用大數據技術優(yōu)化高職會計專業(yè)的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促進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利用,是我國高職會計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基于互聯網與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微課應運而生,并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得以廣泛應用。微課是通過精短視頻的形式闡述知識點,實現教學應用或學習目標的在線教學視頻。微課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較大區(qū)別,主要在于:微課是以學習者為對象,以知識點的重難疑點為重心,以提高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效果為目的,通過運用視頻載體和信息化等手段,根據教學目標、課程教材以及知識點,制作用以教學且內容豐富的短視頻課程,又名微型教學視頻課程。
一個微課就能闡釋一個知識點,不僅可以明確授課目標,清晰闡釋某個知識點或案例,而且可以提升教學效率,將講授時間縮減到五至十分鐘,在實現教師線上教學的同時,還能確保學生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學習。高職會計教學將學生會計實務操作能力作為培育重點,所以,必須圍繞該學習目標來設計微課內容。在制作微課課件的過程中,除了教學課件以外,教師還要根據教學知識搜集有關視頻以及相關圖片,促使關鍵教學元素與教學設計融為一體。進入教學環(huán)節(jié)后,教師必須以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確定具體的教學內容。由于會計知識點較多,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章節(jié)的內容細化處理,從中挑選相應知識點制作微課視頻。通常情況下,細化教學知識點是順利錄制和編輯微課課件的基礎。此外,教師還要準確掌握教學流程,合理科學地安排教學時間,保證微課課件的錄制工作順利推進。與此同時,片頭與片尾也在編輯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除了字幕以外,還要根據教學需要加入相應的背景音樂,為學生呈現出聲色并行、圖文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盡力滿足教學需求,充分發(fā)揮微課的輔助作用。
對于高職會計教師而言,借助已完成的微課提升教學成效是未來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在講解該微課知識點的過程中,不僅要細化處理該模塊知識,之后生成微課課件,還要通過教學實踐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促使學生集中精力高效學習。當學生按要求學習微課后,教師必須深入講解其中的重點難點,采取分組方式進行討論,增強學生學習微課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確保學生完全掌握知識點。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下載相關視頻,并利用課余進行學習,進一步鞏固夯實個人知識,全面掌握課上所學。教師要考慮到各個學生學習特征各異的情況,支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通過安排相關作業(yè)的手段增強學生記憶。
1.微課簡短有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微課融入高職會計專業(yè)的教學,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微課視頻時間短,容量小,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打開微課進行學習。互聯網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讓學習變得更加便捷和個性化,在高職會計類微課持續(xù)發(fā)展的同時,不僅推出了專題化微課,還出現了系列化微課,為學生求知提供大力支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以教師為主導進行灌輸式教學,向學生輸出理論知識,學生既得不到學習趣味,也很難產生學習熱情,最終使學生徹底喪失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微課以一個個的知識點為單位,時長大多控制在十分鐘左右,不僅要融合多種形式,還要糅合諸多內容,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培養(yǎng)學生技能和夯實知識的同時,還需提升教學趣味并變換教學手段。在高職會計專業(yè)中使用微課教學,促使學生熱愛學習,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提升教師業(yè)務能力,實現教學資源的重復利用
結合高職會計類微課可以發(fā)現,教師在建設與運用微課的過程中存在主觀性與實踐性,也是教師現有的教育教學水平的直觀體現。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不僅豐富了教師使用信息化手段與技術的能力,而且有效提高了教學研究質量。在運用微課進行講解時,教師既要能講授,更得會講授,同時還需注入創(chuàng)造力與藝術感。通常情況下,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業(yè)務素質,除了學會自行設計課堂內容以外,還要掌握教學目標與內容,同時整理并分析重難點。通過持續(xù)優(yōu)化和自我改進,才能達到有效提升教師的業(yè)務水平與教學質量的目的。
此外,老師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要收集較多的素材,之后通過微課視頻進行展示,隨著播放量逐步增多,使用量逐步加大,該類資源轉將逐步化為信息化教學資源。在移動互聯網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網絡學習也更加便利。充分積累信息化教學資源,真正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微課融入高職會計專業(yè)課堂教學的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獲得了學生的認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實踐教學階段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對教師而言,由于互聯網信息技術是實現網絡學習的前提,所以教師必須不斷增強個人的信息化水平。同時,在傳統(tǒng)講授的基礎上推行微課教學模式,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然而相同的微課模式并不能應用于所有的會計課程,所以在會計知識點覆蓋率方面仍然存在較大不足。
對學生而言,不同層次的學生所展示的教學效果存在差異。如果學生缺乏自主性,既不能在課前自行學習微課,無法順利完成相關練習,更不能課上融入教學活動,及時跟進掌握課堂知識;倘若學生成績不佳,還會出現逃避小組討論甚至倦怠厭學的情況,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最終難以達到教學預期。這些都是我們在后續(xù)的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總而言之,將微課用之于高職會計專業(yè)的教學,是高職會計專業(yè)信息化教學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是我國高職會計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必然選擇。該類教學模式兼具靈活性和趣味性,無論學生現處何種水平與層次,都能充分提升課堂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效率,激發(fā)探索意識和學習熱情,因此,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引入微課教學是大勢所趨。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使之成為適合高職院校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實現高職會計專業(yè)教學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