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電子商業承兌匯票是近年來票據電子化的產物,它的產生可以說是一大進步,但也帶來了操作上的誤區和一定的風險。本文先概括了現階段電子商業承兌匯票在實務操作中帶來的便捷,后又具體說明了電子商業承兌匯票仍然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關鍵詞】 電子票據 優點 風險
隨著網絡的發展和電子信息平臺的完善,在最近幾年中,電子商業承兌匯票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也為我們的實際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電子商業承兌匯票是在原有紙質商業承兌匯票的基礎上添加了一些延展功能。通過ECDS平臺的搭建,電子出票的效率變高,審核變嚴,也使得整個背書流程更加規范化。
2018年5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跨省票據業務的通知》,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跨省票據業務進行了界定,并針對業務存在的問題提出規范要求。《通知》的實施有利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合規穩健經營,降低跨省票據業務的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有利于減少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通知》的發布也代表著紙質票據將要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更多的被電子票據取代。
一、電子商業承兌匯票的實務操作中帶來的方便
公開性。此處的公開性不僅僅指的是ECDS系統的功能板塊公開,更多的是指票據自身信息的公開,一般的ECDS系統都具有出票和承兌受理、背書、貼現、追索、質押、保證等功能,功能板塊齊全,并且每個板塊對大眾開放。而票據自身的公開,更多的是指票據自身所記載的信息,也為持票人對票據的動態可以時時關注。比如現在的ECDS系統上所有出票的票號中間代碼即為出票日期,即使其已經背書給被背書人,也能看到票據往后的狀態,一直到此張票據托收終結為止。
高效性。電子商業匯票從出票、背書、貼現等一套系統都依托互聯網高速傳遞。電子商業匯票自身的特點也造成了工作上的便捷,財務人員再也不用千里迢迢去業主單位拿匯票,授權書也從此消失,只需要單位名稱和賬號,就可以實現實時背書轉讓。既節約了時間,也節省了成本。匯票到期時可以提前預約托收,也減少了票據到期與托收之間的資金占用成本。從而減輕財務人員的重復工作,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工作之中。電子合同通過網銀數字簽名生效,不需要每次融資都蓋章,特別是大型企業,用章流程較復雜,節約大量時間。若出現融資信息有誤,不需再跑銀行重簽合同,仍有望當天實現業務落地,不耽誤企業融資。
安全性。作為使用商業承兌匯票交易的企業,最重視就是票據的安全性。電子商業匯票只能在ECDS官方平臺上流通,無法進行偽造和變造。每次背書都合理合規的自動記載了背書人和被背書人的信息,相對于之前不正規的票據市場上可能是直接當做錢使用、中間背書人信息普遍被忽略,從而造成了背書流程的不完整、責任鏈條的缺失的情況,這就極大地減小了風險。此外,電子商業匯票可以無限次打印,也不用擔心丟失、滅失。法律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示催告和掛失止付制度來進行救濟。電子商業匯票加強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信任,也進一步為企業之間的資金流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可控性。站在銀行或者國家的角度,電子商業匯票相對于紙質商業匯票更容易監管。對于票據的實時狀態,都有大數據支撐,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對票據風險的把控,進一步規范交易市場。這些數據也更加準確和及時,沒有滯后性,更好的反應國家宏觀經濟的情況,從而為國家進行宏觀調控保駕護航。貼現政策干預市場資金供給時,可以選定某個區域、某個行業甚至某些企業簽發的商業承兌匯票,實現精準投放,也可以此引導商業銀行將更多的貼現資金投向相關行業。由總行集中管理票據貼現,也實現了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優勢。
但由于電子票據的出現時間較短,票據市場仍然不規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電子票據的風險主要包括:
1、電子票據操作細節有待完善。由于電子票據出現時間較短,最近兩年才被大力推廣,實務中自銀行工作人員到企業財務都不熟悉操作流程,不夠清楚細節。操作會遇到很多困難,造成重復勞動。例如筆者最近遇到上市公司資金人員不知農行電子承兌匯票需要加上省級代碼,造成后面需要進一步廢票,再重新開票的過程。又或者公司業主人員和財務人員和客戶對于電票了解不夠,溝通銜接有問題,造成事倍功半,在實務操作中發生的太多了。
2、技術風險。雖然電子票據相對于紙質票據已經安全許多,但是仍然存在較大風險。先從ECDS系統自身來說,漏洞在于原先較多銀行沒有直接接入ECDS系統的能力,很多中小城、農商通過大行代理接入到ECDS系統,代理接入的操作就存在被假冒的風險。從模式上看,出票人是大行,而承兌人則是城商行和農商行,這種票據的風險評估往往存在巨大的差異。從出票人一方看,國有銀行對票據進行了背書,但是承兌一方是城商行和農商行,最后到底能不能承兌,這也是一個未知數。
另外很多銀行網銀內部風控沒能做到審核承兌人的合法性,沒有對承兌人和承兌人銀行賬戶所對應的開戶人是否一致沒有做強制要求,致使承兌人可以隨意修改。這樣改為各大行名稱就成了犯罪的最常用手段!而對于電子票據,其還面臨電子載體的各種系統性風險。包括數據文件丟失、系統癱瘓、網絡攻擊風險等等,這也是電子載體安全問題的共性。
總體來說,電子商業承兌匯票自出現以來,雖然取得了豐碩的成績,但是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不過筆者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ECDS系統將會更加完善和成熟,電子商業承兌匯票會成為市場的主流,法律和市場監督機制也會更加健全。
【參考文獻】
[1] 陳昊博.法律視角下的電子商業匯票票據輔助行為[J].商品與質量.2012(1)
[2] 符宏宇.防范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業務風險的思考[J].經濟師.2017(2)
[3] 梁立芬、王仁波.建立電子商業匯票系統有利于票據市場健康發展[J].黑龍江金融,2010(7)
作者簡介:馬星星(1993年6月),女,安徽合肥,回,中級會計師,碩士,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單位郵編230024,電子票據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