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紅
摘要:在初中學生會接觸一門新的學科,那就是物理,許多學生對物理這門課程存在偏見,認為物理知識比較抽象,其實物理是一門貼進行學生生活的學科,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其運用的身影。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在教學中善于運用實驗來打破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偏見,讓學生喜歡去學習物理,研究物理知識。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
在素質教育的倡導下,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索,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去發現現象、總結規律,從而形成自己的物理知識。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依托的學科,如果脫離開實驗去進行教學就會失去其實際的意義,更讓許多的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物理應該是來源于生活的,我們在生活中實用的許多工具都是物理學研究的對象,更是物理學家利用物理知識創造出來的工具,物理教師要針對本學科的知識向學生進行宣傳,讓學生看到物理知識運用的優勢,爭取讓學生在心中樹立起研究物理,將來用物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難題的理想。
一、利用物理實驗,激發學生興趣
當學生剛一接觸物理這門學科時,會被里面的定義和定理嚇住,他們對于那些不容易理解的語言產生一種畏懼心理作為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走出困境,并且用豐富有趣的實驗來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重新認識物理這門學科,激發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更要善于從學生的身邊著手,根據學生的理解經驗,從他們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實驗探究活動。比如在序言部分,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操作,就地取材,讓學生自己制作兩張小紙條,然后提問,“把兩張小紙條緊貼,向它們的中間吹氣,你認為小紙條會怎樣運動。”由于學生沒有做過這方面的實驗,他們的直覺都認為小紙條應該是分開的,但是經過實驗卻發現,小紙條神奇般的合在了一起。這種出其不意的實驗結果如同磁鐵般吸引著學生的關注力,讓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到了最高點。教師對于學生的實驗操作要多進行引導。由于初中生他們接觸生活的機會較少,他們觀察生活的機會就更少,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來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回憶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一瞬,對于那些生活瞬間多進行探究形成原因。初中許多的實驗對于學生來說都具有意想不到的結論,教師要抓住這些矛盾點,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通過思考和討論形成學生的思維落腳點。例如,在《大氣壓》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先演示母子管實驗,在大試管中注入水,將略小的試管放入大試管水中,然后提問:若手拿大試管倒置,小試管會不會掉下來?大多數學生肯定認為小試管會受重力的影響而掉下來。在學生充分發言后,教師接著做實驗,這時學生驚奇地發現小試管不但沒有掉下來,反而在滴下水的同時緩緩上升,覺得非常神奇同時感到疑惑不解。這時,教師及時點撥:是什么使得試管緩緩上升的呢?這就是大氣壓,學習《大氣壓》這節內容我們就可以解釋這一現象。通過有趣的實驗,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效果可想而知。
學生在實驗中如果單打獨斗,肯定會顧此失彼,感到忙碌,并且觀察的現象也不明顯,有時還會由于自己的理解錯誤、操作出現錯誤。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實驗室采取分組實驗的方法,讓學生多個人操作一個實驗,讓學生在實驗操作時合理分工,大家集思廣益,能夠及時的進行實驗,更快地看到實驗的現象。我們要重視實驗情境的創設,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例如,在做《壓力的作用效果》這一實驗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進行科學分組,并且設置組長、記錄員、器材員,明確分工,指導學生在進行實驗之前先將小桌、海綿、砝碼、木板等實驗器材準備妥當,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動手、動腦、觀察、比較、歸納、分析……保證實驗有序進行。通過實驗,激發興趣,就能讓學生逐漸地愛上物理、愛上物理課,拿到開啟物理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二、利用家庭里的材料,重視家庭物理實驗
物理實驗必不可缺,但有一些學校物理實驗器材不足,時間安排不夠,師資力量缺少,還有部分教師不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很少引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結合種種不足,我們可以實施家庭物理實驗。家庭實驗對于學生來說更加具有挑戰性,在學生的世界里,他們認為實驗是在實驗室里才能夠完成的事情。教師就要讓學生挑戰這種不可能,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實驗的材料,只告訴學生實驗的步驟和其中一種實驗的材料,讓學生自己發揮自己的家庭的優勢,盡量采用多種材料進行操作。
首先要與家長溝通,讓其明白實驗的流程和意義。其次,布置的物理實驗,應當簡單易操作,實驗材料也應能在家中就地取材。另外,家庭物理實驗應有很強的趣味性,讓學生樂于參與。最后,家庭物理實驗要有很高的安全性,實驗效果要明顯。例如,在聲音這一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讓其在家里自己制作一個傳聲筒,制作的材料可以是紙杯,也可以是其他材料。這種實驗對于學生來說非常簡單,但是實驗的效果還是會非常明顯的,學生利用傳聲筒能夠更加清晰的把聲音聽清楚,在制作的過程中會讓學生產生一種興奮感,當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學生會因為發現聲音震動發生的這種現象而高興,為課堂上教師進行震動發生的教學帶來很好的引導作用。
三、充分發揮自主,進行物理實驗的優化和拓展
在初中物理課本中有許多的實驗,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善于結合自己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校的實驗室器材進行改進,爭取在有限條件下,把物理實驗做到實驗效果最明顯,讓學生操作起來最省勁。例如,在滑動摩擦力的測量實驗中,物體在光滑表面上勻速運動,其摩擦力等于拉力,但是在實驗中會存在一些漏洞,如手拉動彈簧測力計時手很難保持勻速,加速和減速都會導致實驗數據有誤差。為此,我們選用功能性好有利于實驗操作的器材進行實驗,如使用遙控汽車保持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此外,還可優化實驗方案,保持測力計靜止固定于墻壁,被拉動的物體放置在長木板上,通過拉動長木板測得物體所受的摩擦力,這種方式可以讀靜態的彈簧測力計示數。
參考文獻:
[1]王莉,郁博眾.淺談演示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物理通報,2009(03).
[2]范瑞秋.讓初中物理實驗從根本改變[J].廣東教育(綜合版),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