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秀
【摘 要】 無機化學是高職院?;瘜W化工類專業中較為專業的基礎性課程,它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1]。學好無機化學,有助于提升后續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與學習效率。高職化學教師如何在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思想,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培養思想政治素養,是新時期高職教師的主要工作任務。本文主要闡述了思政教育在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的作用,通過分析思政教育在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查找思政教育在無機化學教學中滲透程度不高的原因,并提出應用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 高職無機化學教學 思政教育 滲透 策略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應順應新時期的發展需求,妥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高職院校應堅持“以人為本”思想,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全局掌控,將思政教育有效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中,通過挖掘化學學科內容,提煉思政教育思想,利用科學的思政教育方法,用實踐檢驗創新的先進性與正確性,促進學生化學學科素養與思想道德素養的有效提升。
一、思政教育在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的含義
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是指教師利用德育教育的科學性思維,發揮思政教育的德育功能,充分提煉高職無機化學課程中所蘊含的德育元素與德育功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無機化學的教學內容進行生動與具體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無機化學知識的同時,也促進理想信念的有效融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滲透作用[2]。
(二)思政教育在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1、在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群體多數為獨生子女,受應試教育因素影響,學生們的心理狀態尚未成熟和完善。作為高職教育較為基礎的一門學科,無機化學是學生步入高職院校后接觸的首門課程化學課程。因此,高職化學教師在進行無機化學教學時,加強學科內容與思政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對提高學生在化學領域中學習能力與今后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在化學學科教學中,充分運用自身理解,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在加深學生化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2、在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有助于引導學生的言行舉止
高職無機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自身修養與德育教育有效結合起來,重視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無機化學課程內容上,形成思政教育的內在要求,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政教育元素,將無機化學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促進學生化學素養與思想政治素養的提升。
3、在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有助于激勵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高職無機化學教師在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理念,在做到傳道授業解惑的基礎上,以德教學,樹立正確的教學方向,以模范行動帶動學生,用自身正確的理想信念激勵學生,讓學生在學習化學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形成堅定的理想與信念,從而實現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增強學生的是非判斷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思政教育在高等無機化學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
(一)無機化學教學中思政教育意識較為薄弱
高職教育較為注重技能型與實用型人才的培養,為滿足各行業人才的專業需求,高職院校未將思政教學納入到高職無機化學的教學范疇當中,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這種思政教育意識較為淡薄的無機化學課程,雖加強了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卻不利于思想政治素養的培養。
(二)無機化學教學方式較為傳統,導致思政教育不具有針對性,缺乏實效性
在傳統的高職教育中,高職院校設置了專門的思政教育課程,通過將含有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及思想體系等信息的內容,按實際教學計劃,以灌輸的方式傳授給學生。但對于高職其他學科,高職院校并未在其他學科中充分滲透思政教育,導致學生化學專業素養與思想政治素養不高,不利于學生理想理念與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三)教師未有效應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
高職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并不關注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整個課堂教學中,主要講解化學專業知識,并未將學科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提煉出來,忽略了化學教學中思政教育的指導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僅對專業重點給予著重講解,對于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很少給予關注和指導,導致學生雖具有較高的化學專業技能,但在接觸外界環境時,由于社會敏銳性不強,當面對某類問題時,會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思政教育滲透程度不高的原因
(一)高職院校對思政教育滲透的重視程度不夠
高職院校作為一個為社會輸送人才的基地,為滿足社會發展與各行業的需求,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中存在明顯的重技能、輕思想現象,在思政教育方面未建立規范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3]。部分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時,僅按照教學大綱與教育目標進行教學,過分注重專業成績、資格證書及技術等級等標準,只關心學生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不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忽略了學生思政教育的引導與啟發。
(二)教師對思政教育知識相對匱乏
高職院校中教學對自身專業知識較為了解,但對于思政教育知識相對匱乏,受自身素質的局限,難以在專業教學中有效滲透思政教育,不利于化學專業與思政教育思想的有機結合,難以發揮思政教育對學生思想的建設作用。
四、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合理調整教學計劃,堅持“以人為本”
作為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主要場所,高職院校應充分認識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增強自身相對獨立性,使課程的調整不因經濟形式的改變而發生變動,保持高職教育課程的穩定與協調。堅持“以人為本”思想,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理論教育的同時,也要注重社會實踐,合理調整教學計劃,將專業知識的講解與思政教育理念有機結合,將化學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有效傳授給學生,從而提升學生化學素養與思想政治素養。
(二)提升化學教師思政教育水平,促進思政教育的有效滲透
為提升教師的思政教育水平,高職院校應加大思政教育方面的投入,加強教師們的思想教育培訓活動,建設高水平的思政教育教學團隊,促進教師專業素養與整體素質的有效提升。教師在化學教學中,通過化學原理、實驗等問題,有效提煉化學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教育元素,通過思政教育方面的積極引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三)培養科學探索精神與愛國主義精神
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在化學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可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例如,化學教師可將化學家的名人軼事、科學探索等,通過多種形式講解出來,既活躍了課堂氛圍、開拓了學生視野,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培養學生的艱苦奮斗與科學探索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還應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強化愛國思想,結合化學課程內容,給予學生意識形態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例如,在學習化學反應機理內容時,教師不應僅注重專業知識的講解,還應著重介紹我國先輩對化學科研工作的貢獻,將他們為了祖國的繁榮,放棄優越待遇,甘愿奮斗在艱苦一線的事跡介紹給學生,培養學生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綠色化學教育滲透到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當中,促進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形成。例如,筆者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就將綠色化學教育滲透在每個化學實驗中,既增強了學生正確認識有害污染物對環境的危害,又樹立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結束語
總之,高職無機化學教師在教學中有效滲透思政教育思想,有助于引導學生的言行舉止,激勵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針對思政教育在高等無機化學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應合理調整教學計劃,堅持“以人為本”, 提升化學教師思政教育水平,促進思政教育的有效滲透。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時,應以育人角度,充分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靈活轉變教學方法,充分認識化學教學現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將思政教育理念有效滲透到無機化學課程的教學中,既重視培養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又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與愛國主義精神,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全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尹國杰,衛應亮.《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思政理念的滲透——以應用化學專業為例[J].大眾科技,2019,21(03):82-83.
[2] 朱曉飛,周德鳳,敖玉輝,etal.高校專業課教學的“課程思政”建設——以無機化學課程為例[J].當代教研論叢,2019,062(02):29-30.
[3] 朱麗麗,楊振興,曹靜.“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中“課程思政”的探索[J]. 云南化工,2019(3):194-196.
項目名稱:思想政治教育在專業教學中協同創新的實踐探究,項目編號:20182114,項目來源:學校社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