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玲 王淑蘭
[關鍵詞] 泰山“挑山工”精神;時代價值
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山東廣大干部群眾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這是總書記對山東人民的深情厚望,也是對全國人民的殷切期許。這一講話,賦予了泰山“挑山工”這一古老職業、特定群體以新的價值意蘊和時代意義。
一、泰山“挑山工”的歷史由來
在很多地方,自古就有一種特殊職業,他們行走在崎嶇的小路上,攀登在陡峭的山崖間,憑借一根扁擔,一副肩膀,身挑重擔,艱難前行。人們稱之為“挑夫”。在泰山,“挑夫”有個響當當的名字——泰山“挑山工”。
“挑山工”在泰山又稱“擔山工”。在泰山流傳著“二郎擔山趕太陽”的古老傳說。盤古開天辟地后,天上有十個太陽,大地干旱,莊稼枯萎,人民生活異常艱難。勤勞勇敢的楊二郎砍下古松做扁擔, 挑起大山趕太陽, 將九個太陽壓于山下, 留下一個太陽照耀世界,世上萬物重獲生機。這個傳說賦予了泰山挑山工神秘的傳奇色彩和擔當的神圣使命。
挑山工作為一個的特殊的群體一直在為泰山的發展默默奉獻,但卻很少被人關注。1981年作家馮驥才發表散文《挑山工》,并入選中小學語文課本,泰山挑山工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進而演化成泰山移動的風景、獨特的景觀。
二、泰山“挑山工”的精神意蘊
泰山最高海拔1545米,山路崎嶇險峻,尤以十八盤最為陡峭。十八盤山道全長800 米,落差近 400 米,1600多個臺階。古人驚嘆“拔地五千丈,沖霄十八盤”。對一般游客來說,攀登泰山既是對體力的挑戰,更是對意志的考驗,即使輕裝簡行也是勞累不堪。挑山工身負百斤重擔,在陡峭的盤山道上艱難而不停歇的攀登,這已經成為泰山一道最美的風景。
“不高的身材、黝黑的皮膚,挑著一副扁擔,速度不快但一步也不停地向山頂攀登。”這是30多年前馮驥才對挑山工的刻畫。30多年過去,泰山挑山工的形象已成為人們頭腦中無法磨滅的深刻記憶,成為激勵人們努力拼搏的精神符號。
2019年1月2日,《人民日報》刊發徐錦庚的報告文學《行走的脊梁——泰山挑山工紀事》,再度將挑山工精神賦予新時代的氣息。作者這樣描寫他所折服的一群小人物:“肩負重擔,臉淌汗珠,步履沉穩,目標堅定,不氣餒,不懈怠。”文章以“告別泰山,回眸遠望,驀然發現,十八盤上這群背影,不正是行走的脊梁嗎?”驀然結尾,點明主旨,引人深思,使人震撼。
“身比泰山矮,志比泰山高,肩挑泰山重,足下眾山小。”泰山挑山工的形象,在人們心中已經凝聚成為奮斗者的雕像,展示著中國行走的脊梁,構筑起一座精神的豐碑。泰山挑山工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畏艱難、奮發向上的精神標識。
泰山挑山工精神包含著豐富的內涵。
勇挑重擔是“挑山工”精神的本質特征。挑山工認為把貨物挑到山頂是自己的職責使命所在,把挑起重擔視作天經地義。他們挑起的不僅僅是貨物,還有人生的擔當、家庭的希望。只要擔子上肩,責任在胸,就義無反顧,堅定不移。
埋頭苦干是“挑山工”精神的核心內涵。挑山工在險峻的山路上負重奮進,即使在最陡峭的路段,在最艱難的時刻仍然咬緊牙關,打起精神,奮力登攀,再苦再累也不退縮。
永不懈怠是“挑山工”精神的集中反映。身挑重擔,每一步都要付出汗水。幾千臺階,每一階都異常艱辛。挑山工一步步,一階階,不停歇,不懈怠,腳步始終行進在攀登的路上。
一往無前是“挑山工”精神的價值追求。挑山工目標始終明確——山頂,方向永遠堅定——向上。無論酷暑嚴寒,不管山高路遠,始終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往前走、向上攀。
三、泰山“挑山工”精神的時代價值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泰山挑山工不敢在“快活三里”久留的故事,勉勵廣大干部群眾像泰山“挑山工”一樣矢志不渝、砥礪前行。2018年6月總書記再次提出“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的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泰山挑山工的重要論述,賦予了泰山“挑山工”精神以嶄新的時代價值,對于激勵全黨、全國人民努力拼搏,不懈奮斗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弘揚“挑山工”精神,助力民族復興大業。4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巨大成就,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目標越是接近,道路可能越是險峻,精神越易松懈。若以攀登泰山為喻,民族復興已經進入泰山最險峻的路段——“十八盤”。我們必須從泰山“挑山工”精神中汲取奮斗前行的力量,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推進民族復興大業。
弘揚“挑山工”精神,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是擺在各級黨員干部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弘揚“挑山工”精神,勇于面對各種復雜矛盾和問題,真抓實干,擔當盡責,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弘揚“挑山工”精神,助力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十八大以來,我們以“打鐵必須自身硬”決心,全力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黨面臨的各種考驗和危險依然嚴峻復雜,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必須克服“歇腳松氣”的思想,必須堅持不懈、乘勢而上,就像“挑山工”不會在“快活三里”久留一樣。每個黨員都要弘揚“挑山工”精神,以刀刃向內的勇氣實現自我革命,以永遠在路上的精神進行黨性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