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培珠
摘 ? 要:近年來,隨著化學工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化學品生產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其中不乏一些危險化學品,因此如何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的管理,保證其在生產制造、儲存運輸以及使用等環節上的安全,已成為當前相關部門和相關技術人員主要研究的課題。本文以3.21響水爆炸事故為案例,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分析了當前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總結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優化措施,希望通過文章的研究能夠給相關人員一定的啟示,進而提升我國化學工業發展的安全性。
關鍵詞:危險化學品 ?安全管理 ?探討
中圖分類號:X9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7(c)-0176-02
據不完全統計,在當前行業經常使用的化學品中,高達幾百種都含有危險性,能夠嚴重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環境安全。另外,由化學品引起的重大安全故事幾年來也屢有發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由此可見,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監管工作任重道遠,加強危險化學品監管對遏制重大事故的發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國內由危險化學品引發的重大安全事故發生頻繁,給社會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其中天津港“8.12”重大火災爆炸事故以及“3.21”響水爆炸事故為典型代表,這兩起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傷亡,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帶來了惡劣的社會影響,事故的發生暴露出我國危險化學品的儲存和運輸上存在嚴重的漏洞,相關安全生產領域問題突出。習近平總書記曾不止一次的強調,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堅決不能以犧牲人民的生命為代價,因此對危險化學品進行有效監控,規范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儲存秩序,防范危險事故發生已經成為關乎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頭等大事。
2 ?從“3.21”響水爆炸事故中吸取的教訓
2.1 情況簡介
2019年3月21日14時,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天嘉宜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發生爆炸著火事故,此次爆炸事故是繼“8.12”天津港爆炸事故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化學爆炸事故,該次事故爆炸范圍極大,波及了周邊16家企業,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形成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據不完全統計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3·21”爆炸事故造成了70多人不幸死亡,已救治病人中,危重21人,重傷73人,成為近年來傷亡人數以及經濟損失極高的災難事件。事故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務院安委會發出緊急通知,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教訓,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2.2 爆炸事故的危害和發生的原因
(1)3.21爆炸事故的危害。
江蘇鹽城市響水縣陳家港天嘉宜化工廠(爆炸現場)火光沖天,濃煙滾滾,爆炸噴發的火球波及到周邊16家企業,并引起了二次爆炸,周圍數公里內空氣污染物嚴重超標。3月22日,在全力處置下,爆炸現場明火全部被撲滅,空氣中污染物下降到可允許范圍內。
(2)3.21爆炸事故發生的原因。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對爆炸事故發生的原因分析需要掌握大量的資料與事實依據,并要結合合理推斷才能得出較為準確的結果,但是由于筆者未能親自到達爆炸現場,僅能根據相關報道以及自身的實際經驗進行相應的推理,因此爆炸原因分析僅供參考。
現有消息我們知道爆炸物質為“苯”,有消息稱爆炸是工廠內送天然氣的罐車爆燃,引發了苯儲存罐導致的連環爆炸。據此推斷分析3.21爆炸事故發生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著火):員工操作失誤,或物料儲存設施發生破損,或人員操作維修過程中造成了物料泄漏,遇到電氣火花、焊接等點火源引發火災;第二階段(小爆炸):泄漏的物料燃燒,炙烤物料儲存設備,引燃了易燃易爆物料并發生了爆炸,可以認為這次爆炸應屬于小規模爆炸,人員傷害較小,設備設施損壞程度較小,處于可控狀態;第三階段(大爆炸):由于第二階段爆炸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火焰引燃了爆炸點與易燃易爆物料罐區的可燃物料(也可能是爆炸產生的濃煙夾帶著火星,順風而下),引燃了物料罐區呼出的可燃氣體,可燃氣體燃燒造成了物料罐中物料快速蒸發,造成罐內壓力越來越大,從而造成了某一物料罐的爆炸并燃燒,并進一步造成了物料罐區內氣體罐體的爆炸。
3 ?危險化學品事故特點
3.1 突發性強施救困難
危險化學品泄漏或者爆炸作用極為迅速,波及范圍廣大,且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是突發和難以預料的,一旦發生泄漏或者爆炸事故,施救困難,常常給社會帶來極度恐慌,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
3.2 危害范圍大擴散速度快
危險化學品泄漏或者爆炸危害范圍大擴散速度快,一般來說,危險化學品事故的危害范圍和程度要遠遠大于其它一般事故,且危險化學品實際殺傷力和擴散速度很難控制,與化學品的種類和事故當天的氣候風向等都有較大的聯系。
3.3 污染環境危害持久
危險化學品泄漏或者爆炸后危害作用時間長,污染遺留持久,另外,化學品可能會對周圍的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進一步延長了污染消除的時間。對于有放射性功能的化學品泄漏或者爆炸,甚至造成幾十年的輻射污染。
4 ?當前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4.1 行業管理不到位
當前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不到位,缺少具體的行業發展規劃。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城市內部都建有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化工企業的規劃和管理已經成為歷史遺留問題,城區的擴建改造和化工廠的建設存在著極大的矛盾,另外在化工廠搬遷過程中如果管理不當也極易發生事故。這種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現狀,很難降低危險化學品發生事故的概率。
4.2 安全監管機制不完善
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上,我國仍存在監管機制不完善,監管力度薄弱現象,尤其對于小規模的化工企業生產企業監管過于疏忽,而這類小規模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多數集中在城鎮或者鄉鎮,安全生產意識薄弱,對安全生產資金投入有限,缺乏應急預案措施,更容易發生安全隱患。
4.3 監管部門協調機制不健全
當前我國監管部門協調機制不夠健全,只有出現安全事故時,各機構部門才會在上級政府的組織下進行聯合檢查,在平時各監管部門,例如消防、公安、環保、質檢等都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展開工作,各不同部門之間很難進行協調管理,這讓化工企業在規定執行上存在一定的困難甚至存在矛盾。
4.4 企業安全技術水平較低
現階段我國企業整體安全科技水平較低,管理水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企業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都較落后,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識提升流于形式。另外,我國對化學品安全管理控制起步較晚,對危險化學生產、儲存,運輸等環節提供的技術支持不足,相關安全技術有待進一步突破。
5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優化措施
5.1 建立完善的安全監管機制
建立完善的安全監管機制,嚴格把控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運輸過程中的安全,防范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另外應該做好危險化學品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對危險化學品建立專門的危險防范體系,建立重點危險源數據庫和監控網絡。
5.2 建立常態合作協調機制
應該建立起常態合作機制,對于危險化學品重點生產企業,各級安全監管部門應該制定健全的安檢計劃,聯合各個不同部門進行聯合檢查,交叉監管,并明確各部門的主要職責,制定出完善的安全檢查配套程序,促進各監管部門形成常態合作協調機制。
5.3 加強企業安全管理
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該從自身做起,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提升危險化學品生產環節的管理水平。同時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該不斷更新完善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淘汰小舊落后的設備,從根本上提升生產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 陳超.非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倉庫的消防監督檢查[J].中國西部科技,2013,12(8):65-66.
[2] 胡玉華,胡旦平.探索建立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系統對策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質量,2014,34(12):23-24.
[3] 宋復.化工行業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方略分析[J].化工管理,2017(3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