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京萍
摘? 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出版行業逐漸趨向數字化發展。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從總體上來說,數字出版企業在諸多方面還有待完善,如內部控制、財務風險等,各單位必須要加強財務風險與內部控制,要辯證的認識二者關系,通過分析二者關系制定科學且具有可行性的管理方法,確保出版行業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更高領域。
關鍵詞:數字出版行業? 財務風險? 內部控制? 關系
中圖分類號:F27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0(a)-0065-020
1? 財務風險與內部控制的內涵
1.1 財務風險
單位在經營過程中融資發生問題而無法完全還貸或運營資金鏈斷開稱為財務風險。簡而言之,由于市場變化較快或企業管理不善造成經營效益降低。
1.2 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企業為獲得理想效益和目標,保證運營正常而實施的內部調控、評價、設計。內部控制要滿足幾點要求:第一,合法性。企業調控要以法律法規為準繩,不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而違背法律法規。第二,總體性。企業調控要有短期內小目標和長期的大目標。第三,實事求是性。內部控制方法要滿足單位實際經營狀態,對不足之處加以完善,有目標的調整。第四,內部控制應有持續性,結合單位經濟實力制定發展目標,注意觀察市場動向以便及時調整[1]。
2? 數字出版業財務風險影響要素
2.1 個體要素
第一,資本結構。數字出版行業作為一種新的行業媒體在諸多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如:資本結構不合理。若企業無法將剩余資金用于彌補資金漏洞將暗示著單位還債能力減弱,當出現財務風險時無法有效應對。第二,投資決策能力不足。單位為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而不斷擴大經營范圍,但作為一種新的行業而言,自身綜合實力有待進一步評估。簡而言之,很多單位在沒有長遠目標和充足資金的情況下而盲目擴張,在無形中增加財務風險。第三,內控作用發揮不理想。單位管理人員缺乏內部控制了解,沒有認識到內控的重要作用,管理松懈、監督不到位等給單位帶來財務風險。
2.2 其他要素
第一,遭受攻擊。現如今,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迅速,資源信息傳播、共享快,數字出版單位借助網絡技術展開文字與圖片采編過程中極有可能受到黑客的攻擊,對單位財務系統構成威脅,帶來較大經濟損失。此外,很多網絡完整版的書籍需要支付一定費用,但很多人會將圖書下載后分享身邊好友,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單位的經濟收益。第二,經濟環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價與利率變化對數字出版業財務情況產生了影響。如果變化較大將增加單位財務風險,將整個行業推向風口浪尖。第三,制度政策。近幾年,一些小型的數字出版單位逐漸崛起,但他們沒有得到國家政府制度的傾向。一旦企業融資困難極可能造成經濟危機,增加財務風險[2]。
3? 數字出版行業內控和財務風險關系概述
3.1 內控影響財務風險
企業經營發展中,內部控制是生存之道,企業財務風險就是因為內部控制不足而出現問題。若內部控制到位財務風險就會降低,一旦內部控制不當就會增加財務風險。因此,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是數字出版行業穩定經營的有效方法,通過內部控制保證信息傳輸有效性、準確性,輔助正確決策。同時,良好的內部控制也有助于培養職工養成良好的財務行為、營造和諧的氛圍。因此,內部控制影響著財務風險。
3.2 財務風險推動內控落實
財務風險是普遍存在,企業要想完全規避是不可能,我們只有通過科學的方法控制財務風險。數字出版業財務風險是一把雙刃劍,對企業有消極影響也有有利作用,一定的財務風險有助于單位自我反省,迫使加強內部控制。隨著數字出版單位的增多,出版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長存就要加強財務風險的內部監督與控制,保證內部控制的全面落實[3]。
4? 數字出版行業財務風險與內部控制方法
內部控制是數字出版行業的核心,加強主體控制與風險防范從而適應環境變化,這對經營效率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單位在內部控制中為保證資金完整、掌握財務活動信息、提高生產效率,需從多方面、全過程入手。
4.1 提高財務風險認知
出版單位財務部門管理人員風險認識提高集中于以下幾點:第一,管理人員不斷增強自身風險認識,提高單位內部控制效果保證內控作用發揮。第二,雇傭財務人員時重視職業道德、專業水平提高。同時對現有職工展開專業培訓,增強風險認知,提高風險意識。單位可以將風險認知與獎勵掛鉤,制定獎懲制度。第三,定期安排財務人員外出學習,鼓勵提高工作技能,掌握規避財務風險的有效方法。
4.2 控制活動
第一,企業創建不相容的職務分離制度,出納和會計安排兩人擔任,采取財務規避制度。第二,創建授權審核機制,明確授權范圍、管理層次、過程、責任。管理人員只能在職權范圍內行使權力,對重大業務與事宜采取集體決策審核,防止個人獨裁決斷。第三,重視生產管理過程的控制。出版單位生產管理活動分為采編、發行、廣告、印刷,重視該過程標準性與嚴謹性,協調各管理活動利益關系,發展單位優勢業務與資金來源業務,在科學管理過程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4.3 明確財務計劃
單位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適合的財務計劃,通常單位計劃是由領導決定,內控難以發揮有效的作用,同時還會增加單位財務風險的可能性。為此,單位要打破這一現象就要吸引更多人才資源并鼓勵參與財務計劃制定繼而保證內部控制有效性[4]。
4.4 創建財務報警系統
單位編制安全標準線,減少財務風險。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客觀認識經營管理風險,創建風險指標評估制度,對存在的隱藏風險準備判斷,如:市場需求、產業政策等,需要企業加以重視和準確評估。數字出版單位重視各過程的財務評估,及時規避風險苗頭。為此,創建財務報警系統從而規避財務風險。
4.5 內部監督
內部審計作為財務管理活動的監督,單位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確保審計單獨性與權威性,減少審計過程中的阻力。此外,提高審計人員專業水平,安排專業培訓教育從而提升專業水平,讓審計可以融入單位內部,及時發現內部管理不足和存在的財務風險,保證審計效果。創建審計結果質詢機制,對存在的不足提出質詢并制定有效方法,督促部門進一步完善,避免由于錯誤活動帶來損失。小型單位可雇傭第三方審計單位展開審計,增強企業內部財務活動的監管,重視內控[5]。
5? 結語
綜合分析,財務風險是隨著數字出版行業與生俱來的,加強內部控制是單位長久發展的生存之道。內部控制能夠降低財務風險,同時財務風險促使內控作用發揮。為此,數字出版行業必須要辯證的認識二者關系,制定科學的管理方法從而推動行業走向更高的領域。
參考文獻
[1] 趙聆汐.數字出版技術及場景分類實現[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2):161.
[2] 蘭蘭.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與風險控制策略[J].財會學習,2019(17):89.
[3] 白長河.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9(16):63,65.
[4] 徐艷旻.數字出版行業財務風險與內部控制關系探究[J].出版廣角,2015(16):50-51.
[5] 王琰.淺談數字出版業務項目外包過程中內部控制管理[J].中國農業會計,2015(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