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三東 唐敏
摘 要:本文基于城市出行者需求設計了共享汽車使用意愿問卷,開展了問卷調查探索城市居民共享汽車使用意愿,對個人社會經濟屬性、出行相關屬性及受訪者反饋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統計分析,并提出了共享汽車平臺改進建議,為共享汽車行業研究提供參考數據。
關鍵詞:共享汽車;使用意愿;問卷調查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汽車保有量急劇上升,道路交通擁堵、交通事故及尾氣污染成為了主要問題,城市交通面臨巨大挑戰[1]。城市居民出行個性化需求急劇上升促使城市交通行業快速發展,基于此,共享出行應運而生。共享汽車的出現在理論上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汽車尾氣污染,滿足城市居民個性化出行需求。因此,研究城市居民對共享汽車的使用意愿具有重要意義[2]。
2 問卷調查及數據分析
2.1 問卷設計
本文研究目的是探索城市居民對共享汽車的使用意愿,在此基礎上需要提取共享汽車的使用者特征并且從共享汽車使用者角度討論目前共享汽車存在的問題,為共享汽車未來發展提供建議。基于此,選定調查對象為城市居民,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選擇RP(Revealed Preference,RP)與SP(Stated Preference,SP)相結合的調查方法,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個人社會經濟屬性(性別、年齡、職業、收入、駕齡及是否擁有私家車)、出行相關屬性(出行人數、出行時段、出行距離及出行費用)、共享汽車相關屬性(車輛品牌及推廣渠道)以及問題反饋(待優化項目)[3]。根據問卷內容為了使調查順利進行采用紙質問卷進行現場訪問的方式進行數據收集,調查人員為經過集體培訓交通工程專業本科學生及碩士研究生,調查時間為2019年4月至6月,調查地點為成都市金牛區,共回收340份問卷,通過篩選保留300份有效問卷。
2.2 數據分析
在本次被調查的人群當中,男性所占比例為67.33%,女性為32.67%,受訪者主要年齡分布于24-35歲,占比達到47.33%,16-24歲年齡段的居民次之,占比為27.00%。在職業方面,各職業分布均勻,私企職員占比25.33%,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占比25.00%,學生占比19.33%自由職業者占比18.00%,服務業人員的居民占比為8.67%,公司高層占比為3.33%。此外,擁有私家車的受訪者占比為37.33%,未擁有私家車的受訪者占比為62.67%。在月收入方面,被調查人群整體收入處于中等水平,月收入為3000-6000元的受訪者占比最高,為44.33%,月收入為6000-8000元的受訪者占比為24.67%,月收入為3000以下的居民占比為18.33%,月收入為8000以上的居民占比為12.67%。此外,受訪者整體駕齡較低,駕齡為3-6年的占比最高,占比為37.00%,駕齡為0-3年的居民占比為29.33%,駕齡為6-9年的居民占比為21.33%,駕齡為9年以上的居民占比為12.33%。在個人社會經濟屬性的統計基礎上,本文還統計了受訪者使用共享汽車的頻率,其中未使用過共享汽車的人所占比例最大,占比為47.33%,偶爾使用的占23.33%,一周使用1次至3次占16.00%,一周3次至6次占5.67%,一周使用6次以上的占7.67%。此外,通過對個人社會經濟屬性與使用共享汽車的頻率進行聯合分析,發現男性,24-35歲,自有職業者,未擁有私家車,月收入3000-6000元,駕齡為3-6年的受訪者是共享汽車使用頻率最高的群體。相反的是,45歲以上,女性,公司高層,擁有私家車,月收入8000以上,駕齡為9年以上的受訪者使用共享汽車的頻率最低。
在出行相關屬性方面,受訪者出行同行人數為2人的占比最高,占比為43.00%,同行人數為1人占比為30.33%,同行人數為3人的居民占比為22.67%。同行人數為4人及以上占比為4%,從各個出行人數的人群中使用共享汽車的概率來看,出行同行人數為4人時,使用共享汽車的概率最高,出行同行人數越低,此類人群使用共享汽車的概率也及越低。而從人數來看,當同行人數為2人時,樣本內使用共享汽車的人數最多,同行人數為1和同行人數為3人時,樣本內使用共享汽車基本持平,同行人數為4人時,樣本內使用共享汽車的人數最少。在出行時段方面,出行時段為7:00-10:00的占比最高,占比為44.00%,出行時段為10:00-18:00的居民占比為24.33%。出行時段為5:30-7:00的居民占比為16.67%,出行時段為其他情況的居民占比為較少。出行時段7:00-10:00的出行者使用共享汽車出行的樣本數最多,而出行時段為10:00-18:00出行的人員使用共享汽車的概率較高,由此可見共享汽車的主要使用群體的出行時段在7:00-10:00,而在出行時段為10:00-18:00的群體中,共享汽車相較于其他出行方式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在出行距離上,出行距離為2km-4km的占比最高,占比為32.00%。出行距離為6km以上的占比為24.33%。出行距離為2km以內的居民占比為22.67%。出行距離為4km-6km的居民占比為21.00%,各個出行距離的樣本分布較為均衡。從各個出行距離的人群中使用共享汽車的概率來看,可以看出出行距離為4km-6km時,使用共享汽車的概率最高,且使用共享汽車出行的樣本數也最多。根據成都市金牛區的交通發展來看,當距離很近時有共享單車,公交等更為實惠的交通工具,而出行距離較遠時,地鐵又成了更為快速更為實惠的交通工具,因此共享汽車在成都市金牛區更多被用于中遠程的交通出行。在出行費用方面,受訪者中有64.67%的人認為共享汽車每小時的租金應該在15元以下,有24.33%的人認為小時租金應該15-20元,有7.33%的人認為小時租金應在20-25元,僅有1.33%的人認為小時租金應在25元以上。從數據上看,絕大多數人都希望共享汽車的小時租金定在20元以下。因此可以推測居民不使用共享汽車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小時費率太高,要吸引他們使用共享汽車就可以采用降低費率或者加入限時活動等方式。在信用押金方面,押金對居民而言也是越少越好,但由于共享汽車的造價較高,押金相對較高,經歷了共享單車退押金難的問題之后,出行者對于押金也更加謹慎,考慮這部分的影響,為了吸引用戶,可以積極地推行采用其他的信用方式代替押金的方法,如芝麻信用等[4]。
在受訪者所反饋的出行關注重點方面,傾向于關注出行時間的居民占比最高,占比為35.33%。傾向于關注出行價格的居民占比為25.00%。傾向于出行舒適性的居民占比為24.00%。傾向于出行安全性的居民占比卻僅為15.67%。由此可見在可接受范圍內,居民更加關注出行時間。在共享汽車品牌的選擇上,EVCARD使用者遠遠多余其他品牌的共享汽車,panda用車和GOfun使用人數基本持平,使用蘇打出行人數最少。在推廣渠道方面,使用過共享汽車的人群中,通過朋友推薦和自己觀察了解這兩種方式了解共享共享汽車的人最多,且人數基本持平,通過新聞電視報紙及app推薦了解的受訪者較少,說明目前共享汽車的推廣方式還存在較大問題。此外,受訪者反饋中提到共享汽車停車場太少,借還車不方便仍然是最突出的問題。其次剩余電量顯示不準確,有部分共享汽車無法正常使用,充電樁太少,充電不方便,實用費用過高,舒適感較差等問題也比較突出。
3 共享汽車平臺改進建議
共享汽車的用戶中職業為私企職員和學生的居多,因此在大型私企周圍和學校附近可以加大共享汽車的投放,投放應避免公共交通過于發達的地區。大部分受訪者沒有使用過共享汽車的居民是不了解甚至是不知道共享汽車,可見共享汽車的宣傳工作存在問題。可以與其他出行app或者駕校等合作,加大共享汽車的選產力度,比如與學校周圍的商家合作進行推廣,在地鐵上顯示屏投放廣告等。根據現在很多用戶的反饋意見,采取其他替代方式減少押金或者替代押金,如芝麻信用等。根據用戶反饋共享汽車還存在部分車輛無法使用,剩余電量顯示不準確的問題,對車輛進行維護的模式需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程苑.汽車共享下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博弈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5.
[2]郭思琪.汽車共享的法律與政策問題研究[D].東南大學,2016.
[3]張咪,文健,劉佳琦,等.南京市浦口區共享單車出行行為選擇調查研究[J].時代汽車,2018,(7):38-39.
[4]蔣步健.共享租賃模式下的汽車供需匹配問題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