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蘭 臧婧蕾 舒陽
[關鍵詞]互聯網+;藥學服務;體系構建
引 言
為保障湖南公眾用藥安全、提高老百姓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本文在調研湖南“互聯網+”藥學服務體系建設現狀的基礎上,探索利用互聯網,構建覆蓋所有患者、涵蓋公眾用藥全程、涉及用藥全方面的、全方位的藥學服務體系,并從政策組織制度方面,研究具體推進建設工作。本研究對推進實施健康湖南戰略,提高湖南藥學服務水平,滿足湖南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要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互聯網+醫療健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進 “互聯網+醫療”,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李克強總理強調,要發展“互聯網+醫療”,讓群眾在家門口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為此,《“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都作出了部署。2018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從醫療、醫藥、醫保等方面推動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服務相融合。
藥學服務作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已逐漸成為世界藥學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建立完善的藥學服務體系是世界各國追求的目標,對我國更是如此。2017年底國家衛計委和中醫藥局制定的《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醫療機構應逐步將藥學服務實現信息化,以“互聯網+”為手段,利用信息技術為評估合理用藥提供支撐,實現患者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藥學服務新領域,為門診和住院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合理用藥指導;通過遠程方式,實現藥學服務下沉,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提高合理用藥水平。2018年國家衛健委、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于加快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構建上下貫通的藥學服務體系,積極推進“互聯網+藥學服務”健康發展。由此可見,“互聯網+”藥學服務體系建設已經成為我國政府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要的重要策略。
一、湖南“互聯網+”藥學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分析
為了解“互聯網+”湖南藥學服務體系的建設現狀,筆者調研了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藥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湖南藥學會,并深入走訪了湖南省各級醫療機構、藥品零售企業等藥品使用單位,采訪各單位行業專家、技術骨干,結果顯示目前湖南的藥學服務體系整體屬于不平衡、不完善的狀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三級醫院藥學服務水平較高,藥學服務覆蓋面較廣,但基層醫院,尤其是鄉鎮醫院藥學服務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第二,絕大多數藥店的藥學服務水平較低,公眾使用非處方藥、老年人慢性病用藥風險較大;第三,民營醫院和診所的藥學服務力量薄弱、意識淡漠,不合理用藥現狀嚴重。藥學服務人才缺乏,優勢資源集中在醫療機構或縣市級、三級醫院,政府對醫療機構藥學服務要求嚴的政策導向,藥品零售企業、民營醫院和診所不重視藥學服務工作,非處方藥的藥學服務標準不統一,這是湖南的藥學服務體系不平衡、不完善的主要原因。
在“互聯網+藥學服務”方面,我省基本上處于探索階段,主要是縣市級醫院逐步在醫院內部應用互聯網技術開展處方審核和點評、合理用藥監控等工作,部分藥品零售連鎖龍頭企業探索進行遠程審方及非處方藥品的在線咨詢和銷售服務;湘雅、腫瘤醫院嘗試線上線下探索培訓藥店、基層醫院藥師;株洲市在藥品零售連鎖方面,試行電子處方服務系統;建立了“行業協會—專業公司—醫療機構—零售藥店—消費者”藥店服務模式。調研顯示大部分單位有關互聯網+藥學服務觀念陳舊,創新意識不強。由此可見為保障湖南公眾用藥安全、提高老百姓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湖南藥學服務體系亟待完善、“互聯網+藥學服務”工作亟待推進。
二、湖南“互聯網+”藥學服務體系體系建設探索
(一) 利用互聯網,構建覆蓋所有患者的全方位的藥學服務體系
目前由于藥學服務人才缺乏、優勢資源集中在公立縣市級醫院,導致只有部分患者享受了較好的藥學服務。為保障藥店、基層醫療機構、民營醫院、診所等的所有患者也享受到藥學服務,可利用互聯網平臺、信息技術解決人才缺乏、資源集中帶來的問題。首先,針對基層醫療機構,在推進分級診療工作中,加強醫療聯合體內藥學服務體系建設。探索建立聯合體內的藥學服務標準或規范,牽頭醫療機構通過進修培訓、對口支援、遠程會診等方式的指導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水平,實現醫療聯合體內藥學服務標準化、同質化。或借助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面向基層提供遠程藥學服務。其次,針對民營醫院、診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逐步規范其藥學服務工作,參照同級公立醫療機構藥學服務標準,通過對口幫扶、線上線下培訓提升藥學服務水平,或建立區域性處方審核中心。最后,針對藥品零售企業,行業協會應牽頭,利用醫療機構的優秀藥學人才研究非處方藥藥學服務標準,規范處方藥用藥指導標準,同時通過線上線下培訓或通過搭建藥事服務平臺,借助遠程指導、遠程審方提升藥店藥師的藥學服務水平。
(二)利用互聯網,構建涵蓋公眾用藥全程的藥學服務體系
雖然醫療機構藥學服務體系是我國藥學服務體系的重心,但由于政策制度保障尚不完善,專業人才相對匱乏,導致目前湖南各醫院藥學服務的重點人群是住院患者,門診患者享受的藥學服務主要是用藥前的處方審核、用藥后的處方點評。很多患者出院后由于用藥不科學,導致再住院率、致殘率、病死率的上升[5]。而輕微病癥自我藥療、慢性病自主購藥的患者的藥學服務主要是藥店營業員的不專業的用藥指導。因此門診患者、慢性病患者、輕微病癥患者的用藥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為此,可探索提供互聯網和遠程藥學服務,通過開設專科化的在線藥學咨詢門診,指導門診患者、輕微病癥患者科學合理用藥。也可將藥學服務納入居民健康、疾病信息平臺,通過社區藥學服務中心、簽約家庭藥師,實現社區、家庭、醫療機構之間的數據對接聯通,促進藥學服務信息共享應用。探索利用信息化平臺開展慢性病患者的長期藥學服務,開展對患者的定時提醒、用藥隨訪、用藥教育、藥物重整等工作 。
(三)利用互聯網,拓展藥學服務領域、保障老百姓用藥安全
藥學服務是藥師應用醫藥知識向公眾(包括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提供直接的、負責任的、與用藥相關的服務,以期提高藥物治療的安全、有效、經濟和適宜性,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6]。但目前湖南醫療機構的藥學服務對象主要是醫護人員,向患者、家屬直接提供的藥學服務較少;藥品經營企業提供的藥學服務專業性不強、或具有很大的利益導向性[7]。雖然藥師通過審核、點評處方把控了部分用藥的科學性,但很多患者由于醫藥知識匱乏、用藥觀念錯誤或不信任藥師,用藥依從性不高或自主不科學用藥(如自行隨意更換藥品、增減劑量和療程等)。因此為降低公眾的用藥安全風險,可利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手段,拓展藥學服務領域,如開展用藥知識教育、醫藥知識科普、合理用藥宣傳、藥品信息公示、輕微病癥的非處方藥推薦、用藥咨詢、專科用藥講座等[8]。或開設微信公眾號、患者客戶端等,方便患者查詢處方信息、藥品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為慢性病人建立藥歷、幫助藥物管理。
(四)從政策組織制度方面,推進“互聯網+”藥學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為推進“互聯網+”藥學服務體系建設,政策支持、組織保障、制度規范是關鍵。目前公立醫療機構的藥學服務體系構建,有關于加快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政策支持,但需進一步完善以切實確保所有患者用藥全程能享受藥學服務。但基層醫院、藥店等單位的藥學服務人才缺乏問題的解決、互聯網技術所需硬件軟件條件的建設還需進一步支撐。如各單位需加強藥學人員配備培養,使人員數量能夠滿足藥學服務需要;要開展藥學服務培訓,使所有藥學人員均掌握藥學服務基本技能,提升服務能力;這些需要湖南人事、各單位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從政策或制度方面鼓勵單位配備和培訓藥學服務人員、各高等學校培養藥學服務人才。如藥店、民營醫療機構和診所不重視藥學服務工作,相關管理部門應出臺相應的促進開展藥學服務的措施、規范藥學服務內容的制度,完善相關法規指導互聯網藥學服務合法有序進行。同時,為促進信息技術、互聯網平臺與藥學服務的深度融合,湖南衛健委、藥監局也應根據國務院在2015年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組織專家制定推進“互聯網+”藥學服務的指導意見。
藥學服務工作能促進患者合理用藥、提高藥物治療質量、保證患者用藥安全、經濟。藥師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藥學服務,是衛生健康系統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立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必然要求;因此,為患者的健康把關,探索構建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藥學服務體系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本文基于湖南藥學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借鑒國內優秀經驗,探索利用信息技術、互聯網平臺,創新構建面向所有患者、涵蓋用藥全程、涉及用藥全方面的藥學服務體系,對推進實施健康湖南戰略,提高湖南藥學服務水平,滿足湖南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要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EB /OL].國辦發〔2018〕26號.
[2]冷美玲,陳莉莉等. 醫療費用控制視角下藥學服務體系國際比較[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8(2):115-123.
[3]國家衛計委.關于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EB /OL]. 國衛醫發〔2017〕73號.
[4]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快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國衛醫發〔2018〕45號.
[5]翟文靜,熊大艷等. 基于互聯網面向非住院患者的藥學服務[J]. 宜春學院學報,2016(6):77-82.
[6]2019國家執業藥師考試指南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M].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12.
[7]翟文靜,熊大艷等. 湖南省部分執業藥師藥學服務情況調研 [J]. 中國藥事,2017(8):849-853.
[8]楊笛笑. 基于互聯網的社區藥學服務必要性研究[J]. 智庫時代,2019(3):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