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江紅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教學
一、更新觀念、改變教法
(一)備課
變備教材為既備教材又“備學生”。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備教”的方法很多,“備學習”的方法少,對學生的“學”考慮不夠。老師的備課要解決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根據不同的學情確定如何引導學生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復習、做作業等;要考慮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等。
(二)上課
變“走教案”為生成性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具變化發展的動態生成的過程,其間必然有許多非預期的因素,即便教師對學情考慮再充分,也有“無法預知”的場景發生,尤其是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活潑、豐富得多。
教師不能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教師要充分利用即時的生成性因素,高度重視學生的一言一行,隨時捕捉或創造課堂互動機會,因學而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表達的機會。教師通過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使課堂教學更加活潑有趣、充滿生機,也可以教學相長,更有效地推動自身教學機智的生成與提高。
二、活躍思維、改變學法
科學的學習方法,能提高學習效率,能使學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發揮,能把知識轉化為能力;而拙劣的學習方法(如死記硬背)會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生的智慧得不到發揮。所以,如果我們教會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我們的教學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幫助學生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要幫助學生避免機械性學習,實現有意義的學習。現代教學論強調要實現有意義學習,強調理解對知識保持和應用的作用,即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記憶而學習,而是為了應用而學習;不是為了對單個知識點的掌握而學習,而是為了實現對知識點間的貫通性理解而學習。這些均需要我們變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為“內化”式學習,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是實現有意義學習的關鍵。
(二)鼓勵學生多說
首先,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把他們對數學概念的理解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用語言表達出來。教師要減少自己的說,多去鼓勵學生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并盡量讓更多的學生有發言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理解學生說的結果,更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克服思維定式的影響,培養求異精神和發散思維能力
“定勢”的作用有積極和消極性兩種表現,我們應該利用“定勢”的積極性作用,克服“定勢”的消極性影響。在知識遷移能力的形成過程中,既要培養解決類似問題的“定勢”,形成知識遷移的一般性規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習慣方法難以解決的有關問題時能夠從其他角度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形成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的意識與能力。
三、教學互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不發生教學。通過師生互教互學,師生在教學中彼此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成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而不是長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員。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
四、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圖、文、聲、像融為一體,創造出更生動的情境,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這給傳統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得教師的重視和學生的喜愛。但是,教學仍不可脫離傳統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只能作為“輔助”的工具,而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模式。只有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的教學結合在一起,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精彩紛呈,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五、科學合理制定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高效課堂的建設,要緊密圍繞學生這一中心點,要通過共性和個性化的教學目標設定,提高所有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小學生的認知思維特點,以直觀形象為主,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的時候要考慮到這一點,并且能夠以適應性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教師的教學目標要清晰,而且如何完成教學目標這些具體的策略和手段也要配套,這樣學生才能夠感受到自己,真正能夠聽得懂,能夠學得會,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自信,有效地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察言觀色,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干擾,這些非智力因素的存在,可能影響學生的表現,影響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
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形成一種主動探究式的學習氛圍
素質教育思想指導之下的小學數學課堂,要想實現高效化的教學,不僅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從事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也要不斷地獲得提升,而且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也要非常融洽,非常積極,這樣才能讓信息在師生之間自然地流動,才能讓信息發揮其有效的作用,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促進師生之間情感關系的融洽。要想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最重要的出發點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要善于鼓勵和激發,要發揮好親其師信其道的作用,讓學生喜愛老師尊敬老師,而老師有發揮角色帶頭作用,給學生樹立學習和生活中的榜樣,將教書育人的功能充分地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劉士芹.淺談如何創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