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靜
[摘 要] 本文結合具體案例,分析了將自尊還給學生、把威信留給自己的方法,旨在促進小學班主任德育質量的提升,掌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藝術。
[關鍵詞] 小學班主任;自尊;威信
一、案例分析
記得,有一名叫瑞瑞的10歲小男孩,在我們學校可以說頗有“名望”,幾乎無人不知。在瑞瑞上小學一、二、三年級的時候,傳出過很多“英雄”事跡,讓曾經教過他的教師頭疼不已,我聽到后也是哭笑不得。如,瑞瑞拔下了某某女生的幾根頭發,第二天女孩媽媽來告狀;又如,瑞瑞在其他同學座位上放膠水,結果那位同學就很不幸地被“定”在了椅子上等。瑞瑞幾乎成為全校公認的問題男孩,很多教師并不看好他,其中也包括我。
那年,正巧由我擔任瑞瑞的班主任,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有種欲哭無淚之感。開學第一天,瑞瑞表現得還挺好,但是第二天就“原形畢露”了,當時我在辦公室午休,突然一名同學跑進來告訴我:“老師,您快去看看吧,瑞瑞和佳明在吵架,都快打起來了。”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我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想法就是“瑞瑞又開始闖禍了”,因為佳明平時是一名非常老實而且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瑞瑞與佳明二人鮮明的形象對比,讓人很容易聯想到這次事件是因為瑞瑞而起。
當我進入教室的時候,果然看見兩人正吵得不可開交,趕忙上前阻止,拉開了兩人之后,我便開始訓斥瑞瑞,并且讓瑞瑞向佳明道歉。此時,周圍圍觀的學生越來越多,瑞瑞滿臉委屈、眼眶濕潤地沖我大喊:“你知道什么?”然后沖了出去,此時我覺得身為教師的威信被挑戰,于是更加憤怒,但是回想起瑞瑞委屈的眼神和跑開時的身影,忽然覺得是不是自己誤解了什么?然后,我才后知后覺地向佳明了解情況,通過與佳明的交談,我了解到瑞瑞先碰倒了佳明放在桌子上的墨水瓶,墨水將桌子上的書本和佳明新買的衣服都弄臟了,佳明很生氣,沒有聽瑞瑞的解釋,并把瑞瑞罵了一通,兩人便吵了起來。
我意識到這次是我冤枉了瑞瑞,瑞瑞一定不是故意碰倒墨水瓶的,他當時一定是想要道歉的,但是佳明沒有給瑞瑞解釋的機會。而身為教師的我,在沒有了解事情經過的情況下,當眾訓斥了瑞瑞,讓他在同學面前丟了“面子”,瑞瑞覺得自尊心受損,便產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這是一次失敗的教育,打擊了瑞瑞自尊心的同時,我與瑞瑞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二、改變方法
從瑞瑞事件中我明白:維持教師威信最好的方法就是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的道理自古有之,那么如何讓學生“親其師”呢?我認為第一要務便是相互尊重。受傳統文化影響,學生對于教師的尊重受到社會觀念、家長教育、學校環境的影響自然產生,教師便會認為學生對于教師的尊重是一種理所當然的行為,卻忽視了尊重應該是相互的,只有教師努力維護學生的自尊,才能換來學生發自內心的尊重。
于是,我找到了瑞瑞,看見瑞瑞眼眶還是紅紅的,一定是哭了好久。瑞瑞看見我走過來,把頭扭向了一邊。走到瑞瑞身邊,我柔聲對瑞瑞說:“瑞瑞,對不起,是我沒有了解事情的經過就當著那么多同學的面訓斥了你,你能原諒老師嗎?”瑞瑞轉過頭來看著我,滿眼的驚訝,好像在看一個怪物一樣,想了一會說:“老師為什么要向我道歉,我從沒有見過老師向學生道歉的”于是,我說:“每個人都會犯錯誤,老師也是人,也會犯錯誤,有了錯誤自然就要承認,也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彌補錯誤,對不對?”,瑞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繼續說:“那你愿意原諒我嗎?”瑞瑞回答:“恩,我愿意原諒老師。”我們相視一笑,我覺得這種教育方法要比訓斥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教師的威信并不等于嚴厲的批評與訓斥。回到教室后,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再次向瑞瑞道歉,瑞瑞有些不好意思了,然后,瑞瑞走到佳明的面前,說:“剛才的事情對不起,我愿意和你交換被墨水弄臟的書本,回家后讓我媽媽再給你買一件新衣服,我們還可以做朋友嗎?”佳明也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不用了,不用了。”我表揚了瑞瑞敢于承認錯誤的勇氣,也贊賞了佳明的包容,此時我發現學生看我的眼神中多了尊敬與信任。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會認為教師的“威信”源于高高在上的姿態,只要自己保持教師應有的“嚴肅”“嚴厲”就能換來“威信”,其實不然。我認為,教師的“威信”源于尊重學生,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尊重理解學生,自然就能得到學生的信服,教師的威嚴自然會由內而外產生。
參考文獻:
[1]羅會鵬.用愛點亮每一位心靈——談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藝術[J].赤子(上中旬),2017(3).
[2]周化艷.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內蒙古教育,2018(22).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