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在少教多學教育理念下,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獲取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最大的教學效益和質量。少教多學突出了以學生為根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能在課堂注重學生的內在情感體驗,切實能讓學生做到樂學、愛學、高效地學,在教師良好啟發和引導下,獲得最優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少教多學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少教多學要求教師在課堂能做到啟發性地教、創造性的教,讓學生可以在多樣化的教學環境中做到積極、主動、獨立、深度地學習,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要針對學生存在的不足及時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良好的互動交流中,將文化知識內化為自身所得。因此,在少交多學教育理念下,教師應以發展性態度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在積極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深刻理解語文知識內容。
一、獨立思考,領悟體驗
教師在少教多學教育理念下進行語文教學,并非指教師在課堂中的少講解、少投入,而是要求教師在課堂中重視對學生主體引導和啟發,讓學生在獨立、民主、自由的學習空間中,進行自主深入的思考和學習。教師要將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語文課堂,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不斷加深對語文知識內容的深刻體驗和領悟。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要從發展角度關注學生的個體學習情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情感思維進行啟發,引導學生去深刻理解文中表達的思想情感和意境、意象,讓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認知經驗、情感體驗,去領會文章中的精美語言。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空間去探索發現,讓學生在學習中去感受體驗作者表達的復雜情感。教師要結合教材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去思考去感受作者的心境,啟發學生從整體去體會文中的語言特征,進一步分析作者文字中對人、景、物的特殊情感,促使學生在深入探索中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加深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例如,教學《紫藤蘿瀑布》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結合文中的精彩詞句進行細致的鑒賞,促使學生在探索思考中領會作者抒發的人生感悟。教師將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品味文中優美的描寫句的表現力,使學生可以充分領悟作者對人生的思索。教師要啟發學生去體會作者細膩的文筆,感受藤蘿花的生機勃發的景象,為了加深學生在情感上的體驗,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文中背景資料,去感悟紫藤蘿豐富飽滿的形象,讓學生自主閱讀思考:“紫藤蘿有過怎樣的變遷?文中哪兒寫出了作者觀賞紫藤蘿的感受?”教師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將學生的思維引向對生命的思考,讓學生有目的性地去欣賞全文:“作者怎樣抒發了對紫藤蘿的濃厚感情?”教師通過質疑啟發學生感悟文中的人生哲理,體會作者表達的深刻情感。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中結合自己的理解來闡述觀點,說一說自身對文中情感的品讀體驗:“有效拓展自身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作者面對紫藤羅花,流露出了怎樣的情感?”讓學生在思考探索中深刻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二、細致觀察,合作探究
教師在少教多學教育理念下要結合重點、難點,為學生描繪出豐富的語言意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與聯想,去深刻體驗文中表達的理想境界,讓學生在豐富的學習情境中展開積極的互動交流,組織學生相互之間談一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同時教師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鼓勵學生多學多思考,并通過問題的引導,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合理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積極樂觀的學習氛圍中去解讀文章去發現問題,進而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更高層次。教師在課堂中結合學生的學習進度,對學生適當地進行啟發,讓學生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準確把握文中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當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活躍思維,讓學生通過相互合作、相互幫助來解決疑難問題。
例如,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從整體去梳理文章的脈絡,促使學生通過對文章語言的細致品讀,深刻理解課文中的寫景和抒情。在少教多學理念下,教師應始終堅持啟發性原則,讓學生在合理適當的啟示中,積極主動地展開學習。教師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切入點,讓學生從整體進行感知,對文中的語言特征進行細致的觀察,通過對三味書屋、佰草園的細致對比,理解作者抒發的情感,同時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啟發,讓學生在探索中能從多角度去感受文中寫景的特點,從“盛夏的蟬鳴”“春末的菜花”“秋后的蟋蟀”中體會作者的精巧構思,教師在課堂中要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活躍思維,讓學生去體驗文中的表現手法和抒情手法,促使學生在探索作者成長足跡的過程中,感受和學習文中簡練生動的語言特色,領悟作者熱愛自由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精講點撥,歸納主題
少教多學教育理念下,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間和鍛煉實踐機會,在課堂要切實做到精講、精讀,始終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依據,給予學生適當的啟發引領和協助,讓學生準確把握文中深刻表達的深刻含義。教師在課堂要注重對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綜合培養,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多學、多實踐,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品讀和把握文中人物的語言特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主與文本進行對話交流,讓學生在思考探索中去發現文中的精華內容。教師的講解要采取精講、針對性講,讓學生一邊學習一邊思考,探索文本知識背后蘊含的深刻思想,使學生能在歸納總結的學習過程中,準確把握住文中的巧妙構思。在課堂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重視對文章的整體感知,通過適當點撥,讓學生去體會文中的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特點。同時為了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豐富的實踐學習平臺,讓學生通過演講、誦讀、閱讀匯報等各種活動,深刻理解文中的情感思想。
例如教學《我的叔叔于勒》的過程中,教師要以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為核心,讓學生去分析文章脈絡,促使學生可以從多個層面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同學們,于勒是怎樣一個人?”教師要讓學生帶著目的去梳理曲折的文章情節,欣賞文中對人物形象、心理、性格的刻畫手法,文中是以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環境、情節描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關系。教師要讓學生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材料去揣摩人物心理,使學生可以準確把握菲利普夫婦自私、勢利、冷酷的形象特征。教師在課堂中要注重對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的激發,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分角色朗讀,加深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讓學生結合文中的人物描述展開實踐體驗學習,促使學生通過模仿文中人物神態和語言,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懂得珍惜親情、淡泊金錢名利的道理。在少教多學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思考探索中敢于大膽質疑,讓學生可以結合文中的觀點,深刻體驗理解文中鮮明的人物形象特征,促使學生可在互動、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體驗作者獨特的思想情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少教多學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遵循啟發性和創造性原則,使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發展,教師在規劃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潛能,同時教師要依據學生的知識水平,精心設計教學計劃與學習內容,讓學生可以在獨立自由的學習空間中思考探索,進而深刻把握語文文化知識內容。
參考文獻
[1]魏丹華.初中語文教學中“少教多學”的實踐與探究[J].華夏教師,2019(13).
[2]何敏.語文閱讀教學中“少教多學”模式構建研究[J].成才之路,2018(23).
作者簡介:陳晶晶,1986年生,本科,中學一級,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