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媒體開始越來越廣泛的引用在各個社會行業區域。在這樣的前提下,美術館要想為公眾提供更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為美術館找到更好的發展前景,就必須采用新媒體作為管理和宣傳的途徑和工具。本文將從管理與服務兩個方面探究美術館的發展提升路徑,希望能幫助美術館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美術館;新媒體時代;管理路徑;服務路徑
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衍生出一種全新的媒體形態,即新媒體。它最大的特點是不受限,狀態多種多樣,傳播路徑廣博,傳播方式方便快捷,故而也有人將它定義為當下所處的媒體環境,即“萬物皆媒體”。新媒體對時代的影響不可小覷,到今天已經成為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種公眾宣傳方式了。它對時代的改變之大是其他傳統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小到人們的生活社交方式,大到人們的思想觀念,都被新媒體所深深影響著。而對于美術館來說,在新媒體廣泛使用的今天,采用這種媒體形式能使美術館呈現給公眾層次更加豐富的內容,更充分的展示自身多樣化的功能,更有利于美術館的發展。
1 美術館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機遇
信息時代的帶來加速了新媒體的發展,這也使得大多數美術館都逐漸意識到新媒體在優化自身功能上所起到的作用,這也直接導致他們開始重視在美術館的宣傳和管理等方面積極采用新媒體技術,主要手段包括在官網首頁、社交網站、小視頻等手機軟件,等等網絡場所宣傳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務,且頗見成效。而在美術館傳播公共文化服務信息的手段中最早被使用、面向人數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官網主頁宣傳。在互聯網的大時代背景下,美術館宣傳自身公共文化服務信息的方式變成了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各種社交媒介,這也能幫助參觀人士更加及時、方便、快捷的知曉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信息的內容及更新,他們對美術館的關注度也變高了。新媒體技術的采用,使得人們不出門就能領略歷史文化的美妙,也能更加直截了當的了解美術館的服務內容,可以想見,它勢必會是今后公共美術館向公眾展示自身文化服務的重要途徑,也是支撐美術館在當下互聯網時代發展的主要支柱。
我國部分美術館在眼下對自身的發展建設中,觀念老舊,仍然把公共文化服務信息的關鍵點放在自己身上,忽視了和受眾之間的溝通。有資料表明,部分外國美術館已經開始找尋讓參觀人士主動參與館內管理與藏品陳列中的新路徑。反觀我國,由于新媒體技術的引進和采用較晚,還不能熟練的使用,在與受眾的互動方面還處在摸索期,所以研究美術館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管理和服務發展路徑是十分重要的。
2 新媒體對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升的益處
2.1 采用新媒體技術可以幫助美術館擴大公共服務受眾面
人們在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對現代信息技術媒介,諸如微信、微博等的依賴逐漸變大,因此,美術館需要抓準時機,主動采用新媒體技術來優化自己的公共文化服務,提升這方面的水平。在這個過程中,經歷過美術館的文化服務信息傳播的人們會主動向身邊的人進行同樣方式的傳播推廣,這樣的良性循環下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知曉美術館的內涵。另一方面,人們去美術館進行參觀學習后,也會通過各種新媒體方式分享自己在館中參觀的經過和感受,這就在無意之間幫美術館進行了宣傳。總的來說,采用新媒體技術對美術館來說益處甚多。
2.2 采用新媒體技術可以幫助美術館增進與受眾之間的互動
人們在美術館體驗到的服務種類和對內容的滿意程度決定了美術館的服務質量優劣,只有深入了解公眾對于服務的需求,才能保證美術館提供給群眾的文化服務被認可。在采用新媒體技術之前,美術館都是采用單項傳播的方式來傳播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公眾只能被動的接受美術館單方面發出的信息,而不能互動。如果美術館能夠充分利用手上已有的資源,勇于采用新媒體技術創造一個新的交流方式,積極了解公眾對文化服務的需求,并根據了解到的內容及時改進自己的工作內容和方式,那么就能極大的改善美術館與公眾之間交流不足的局面,提高美術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質量。
2.3 采用新媒體技術能幫助美術館縮短與公眾之間的距離
通常美術館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是沉悶、嚴肅和“高大上”的,在一眾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的對比下,根本無法引起公眾前去參觀學習的興趣。倘若美術館能夠充分利用新媒體的靈活多變的優勢 ,將自身傳播信息的方式由單純的文字、實物變為集音頻、視頻、圖片等多種手段于一體的形式,全面展示美術館的內在,改變以往公眾心中美術館嚴肅沉悶的形象,從而進一步縮短美術館與公眾之間的距離。
3 新媒體時代美術館管理與服務的路徑探究
3.1 提升信息交流效果
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在互聯網的支撐下掙脫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使人們能夠更加方便快捷的獲得需要的信息。而美術館也在自設現代化服務的展示載體、展示方式和傳播方式上采用了新媒體技術,改變其以往實地參觀這一傳統的文化服務傳播和接收方式,掙脫了過時宣傳方式的束縛,擴大了受眾群體,拉進了和公眾之間的距離,提高了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宣傳質量。另一方面,新媒體技術也增進了美術館與受眾彼此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促進了雙方對彼此的了解,也有助于美術館將管理方式由傳統轉為現代化。
3.2 改變傳統的服務模式
美術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一直以來都是由工作人員講解,觀眾被動的接受“灌輸”。但是傳播文化知識用這種“填鴨”式的手段是沒有用的,采取優秀的宣傳和管理模式吸引人們的興趣,激起他們主動了解參觀美術館的欲望才是最好的傳播方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新媒體技術的重要性逐漸顯現出來,對人們社會活動的影響力也逐漸加深,合理利用現有資源,融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創新發展路徑,在全社會范圍內尋求各界人士參與到美術館的一系列管理活動中,比如日常管理、藏品陳列、展會布置、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等等。這樣既讓公眾感受到了參與的愉悅與成就感,也優化了美術館的文化服務水平,使美術館找到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意義和價值。
3.3 加強人才團隊的培養
新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使得美術館必須提高自身對新的事物及信息敏銳度的要求,這也使美術館面臨著新的管理模式方面的挑戰,所以,美術館必須完善管理制度,成立新媒體相關工作部門,建立專業的新媒體團隊。另一方面,美術館可以跟專業的新媒體公司合作,以便更加方便快捷的獲得網絡上關于自身的評價或其他方面的數據,從而明確發展想法,及時調整發展的手段和路線,更好的跟上社會快速前進的腳步。
4 結語
美術館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一直是社會各界,尤其是美術界關注的重點,新媒體對美術館發展的影響已經是無法回避的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美術館來說最好的做法就是順著社會發展的趨勢,直面挑戰,克服難關,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特點來促進自身的發展。當然,在新媒體這個大環境下,找準正確的前進路線并將它堅持下去的方法還需要我們進行探討和研究,但歷史正是在不斷的探索中砥礪前行的,處在新媒體時代的美術館也應該這樣,丟掉歷史中過時的,優化歷史中存在缺陷的,秉承歷史中卓越的,從而助推美術館在新媒體時代更快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覃京俠.數字時代的美術館藏品管理[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19(01):21-24.
[2]高藝瑋.新媒體在美術館中由媒介到主體的轉變研究[J].今傳媒,2018,26(04):19-20.
[3]龍建忠.少數民族地區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功能探析[J].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2017,17(04):61-63.
作者簡介
何開沅(1970-),男,江西萍鄉人,江西省美術館經濟師,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