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群
摘 要:鹽城作為水稻高新技術示范基地的重點區域,實踐了水稻技術集成與推廣栽培成果,制定了完善的管理規劃方案。就鹽城市水稻高產技術集成和推廣栽培進行理論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水稻高產;增效技術;推廣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8-0095-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1? ? ? ?文獻標志碼:A
鹽城作為水稻高新技術示范基地的重點區域,實踐了水稻技術的集成與推廣栽培成果,從局部性示范區域拓展成為有規模的示范基地,通過技術扶持、知識培訓和企業管理手段應用等方式,制定了完善的管理規劃方案[1]。鹽城在發展種植水稻的過程中,整合了培育水稻苗的方法和田地管理技術,并在實踐中不斷推進,形成完整的配套實戰體系,促進了水稻的高效產能,下面就此進行簡要分析。
1 ?鹽城市水稻種植歷程
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是水稻種植的重點扶持區域。鹽城市水稻直播被廣泛推廣和應用,而在2003年鹽城區出現了大規模水稻條紋葉枯病。在2004年,水稻直播技術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這種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有效避開了麥田灰飛虱遷飛的高峰期,行業專家大規模推廣水稻直播技術,將其廣泛應用到水稻種植當中。其中,對產品品種選擇、蒸餾消毒、精作土改、分期播種、管道治理、肥料運輸、除草滅蟲等技術進行了改進,這給水稻種植的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機插水稻應運而生,它轉變了傳統的栽秧模式,通過新技術手段的應用和研發,大大節省了人工成本,節省了生產消耗,提高了生產效率的同時,推動了我國機械化的進程。鹽城市將機插水稻進一步應用到城市水稻試驗發展中,亭湖區南陽鎮農業服務中心在農村建立了大規模的水稻機插秧高產高栽示范基地,栽培試驗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培育秧苗的過程中,通過精心選擇幼苗、整理育床,精確把握播種時間及種子處理時間,綜合提升了產能[2]。
2010—2013年,鹽城市除實施省級水稻高產增值項目以外,還運用了品種優選、機插秧等核心技術。目前,鹽城市糧油技術指導示范區、鹽城市農業技術科研單位等諸多實戰科技項目得到了推廣,從而讓水稻高產增效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
2 ?水稻技術集成的內涵
鹽城水稻高產技術集成在現代化農作物培育和生產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選擇水稻育苗品種、地區位置、技術方式等,讓水稻種植更加便捷、高效,這讓鹽城水稻的核心技術受到了廣泛重視。該技術的研發和使用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通過利用和改進傳統的種植技術,實現了鹽城水稻增效的目標[3]。
水稻高產技術集成作為新技術的全新育秧手段,有效縮短了育苗的培育時間,結合了現在最優質的選苗及播種技術,不僅改進了傳統的種苗技術,而且提高了秧苗的數量,實現了水稻快速發展。除此之外,在種植過程中改善了技術,針對不同區域、不同秧苗的實際問題,選擇最優的解決方式,有效改進了肥料運輸上的問題,從而保證水稻高產。
另外,鹽城市水稻高產增效技術集成使技術推廣手段得到了全方面的發展,不僅提高了成果轉化率,而且推廣面積也不斷擴大。鹽城市經過數年的精心探索,實現了知識產權保護,品種在示范和推廣中,有效改善了生產經營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并提高了產能和績效。
3 ?水稻技術推廣栽培的實戰意義
3.1 ?鹽城市水稻推廣的意義
水稻高產技術被大規模推廣,高產水稻的種植面積也不斷擴大,水稻種植轉化成經濟效能的力度明顯增大,這不僅使城市的經濟效益有所提高,對于生態發展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鹽城市的水稻種植面積歷年逐漸擴大,近60%的水稻區田都是高產水稻。在培育過程中,因為進行精準定量栽培,通過技術手段不僅減少了農藥、化肥的副作用,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避免了資源浪費,最終實現高效增收。
3.2 ?鹽城水稻推廣的戰略意義
具有“魚米之鄉”之稱的鹽城市,當地人的食物主要以粳米為主,所以水稻對于當地人而言至關重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對于水稻的需要也與日俱增。
加快鹽城水稻技術的推廣,不僅加快了水稻種植技術的發展,而且提升了水稻綜合生產能力,以確保民生[4-5]。隨著水稻高產增效技術的推廣和實施,科學的插秧技術代替了傳統的人工操作,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人力成本。而秸稈焚燒技術也被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代替,減少了空氣污染,改進了土壤的質量,為今后的育苗種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高產技術不僅減少了農藥對植物的損害,而且降低了殘留物,這不僅對人們的健康有益,更對環境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因為高產技術是多種技術的結合,離不開技術體系的支撐,因此在實際運用當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節水減排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灌溉技術實現節水減排,提高植物吸收水分的利用率,減少水資源的浪費。肥料利用方面,可以用有機肥料代替傳統肥料,將牲畜的糞便和過期的植物做成肥料灌輸到植物當中,這樣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促進水稻的健康成長。
4 ?結束語
水稻作為一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是人們重要的食品供給,鹽城市進行水稻高產增效技術集成與推廣很大程度上推進了區域經濟效能的增長。水稻作為一種糧食作物,通過技術改良和推廣栽培,可以不斷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經濟效能。鹽城市水稻種植技術創新模式應該被廣泛應用到全國,在全國范圍內實現高產增效,并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將技術合理運用到水稻種植中。此外,水稻種植應該充分利用自然條件與客觀環境,通過利用有機肥料的方式將農作物的藥物危害降到最低,通過節水灌溉的方式將水資源充分的利用起來。
參考文獻:
[1]周新秀.江蘇鹽城市水稻高產增效技術集成方法及推廣成效[J].農業工程技術,2017,37(11):14,19.
[2]吳心強,仲兆萬,李小艷,等.水稻綠色高產增效關鍵技術集成示范成效及做法[J].農業與技術,2018(6):18-19.
[3]董建國.水稻麥秸稈全量還田機插秧高產增效栽培技術集成推廣與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10):152-153.
[4]周康才,劉遠柱,劉恒斌,等.水稻綠色高產增效創建技術集成探索與思考[J].農技服務,2016(8):40-41.
[5]李德娟.淺談鹽城市水稻高產增效技術集成與推廣栽培[J].南方農業,2016,9(1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