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毓
【摘要】高中音樂作為中學一門重要的課程,音樂欣賞課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傳統音樂欣賞課教學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并不十分理想。據此,必須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創新傳統教學途徑,以全面提升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質量。本論文以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為研究切入點,對創新教學的新途徑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背景下,加強學生的音樂教育已經刻不容緩。音樂欣賞教學作為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核心部分,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因此,在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完善和創新,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增強其情感體驗,逐漸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一、音樂欣賞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在高中階段,加強音樂欣賞課教學的重要性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就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受到高考的影響,學習任務繁重,承受的壓力相對比較大。可以說,高中階段的學生承受著身心雙重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身心的健康發展。而音樂欣賞課程中,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不僅可以放松其疲憊的身心、適當緩解其精神壓力,還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得其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引領其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通過音樂欣賞教學,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觀、審美能力。而學生的審美觀則是同學生世界觀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同時,在音樂欣賞教學中,主張學生對真善美和假惡丑進行區分,有助于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轉變學生的觀念,引領其健康成長;提升了學生的智力水平。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需要充分調動自己的記憶力、觀察力、分析力、判斷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促進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而在眾多的能力中,想象力尤為重要,是促進學生大腦開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可以說,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長期受到音樂的熏陶,就會逐漸形成一個想象的好習慣,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促進其智力的進一步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結合以往的研究成果,鑒于音樂藝術所涉及到的范圍相對比較廣,并且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歷史文化等息息相關。因此,學生在音樂欣賞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是學習到了優美的音樂知識,更能夠對音樂知識背后的文化進行了詳細的了解[1]。
二、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的創新策略分析
(一)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
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在教學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成為教師最為重要的一項輔助教學手段,為課堂教學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同時,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課堂教學中的信息量,進一步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進行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創新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改變單純地進行音樂知識講解的教學方式,而是充分借助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給學生多種感官形成良好刺激,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等,使得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等。
具體來說,教師在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音樂欣賞教學中,首先應在上課之前,對相關的資料進行整理,并結合教學內容,制作出一套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并結合教學的實際需求,進行相關的文字補充等。同時,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形式,插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音樂作品等,以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在進行《春江花月夜》的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就充分借助多媒體的形式,將相關的風景圖片、優美的樂曲結合到一起,并使得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有身臨其境之感,真正領悟到音樂的內涵和魅力[2]。
(二)拓展學生課外知識,積累音樂素材
在以往的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面臨著學生音樂知識不足、音樂素材積累較少的情況。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對音樂鑒賞產生一些枯燥無趣的感覺,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基于此,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廣播、報紙和書刊等有效資源,拓展學生獲得音樂相關知識的渠道,不斷增加學生的音樂素材儲備量,豐富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既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拓展學生的視野,又能夠幫助學生積累音樂素材,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縮短學生與作品之間的差距
在音樂欣賞課創新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學生與作品之間的距離。通常情況下,在具體開展音樂欣賞課堂教學中,學生與作品之間的距離越近,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就能更好地融入到音樂中,有效提升高中音樂欣賞課堂教學效果。據此,教師在開展高中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可以對整個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作品中所描繪的故事進行講解,縮短學生與作品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強學生的音樂體驗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中的情感體驗等,欣賞音樂的內在美[3]。
(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在以往的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對學生進行音樂相關知識的傳授。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只是被動接受知識,以至于學生無法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就必須要徹底轉變以往教學觀念的影響,并采取多種有效的途徑,不斷激發學生音樂鑒賞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音樂課堂教學中。具體來說,教師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設置教學情境、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等,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和溝通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參與程度。例如在進行完相關的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之后,教師就可以借助布置作業的形式,引導學生對下一節課所需要的資料進行查詢,主動地參與有關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五)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加入表演的模塊
以往,教師在進行高中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均是以歌曲作為主要欣賞的對象,而忽視了歌劇鑒賞、表演等。在這種情況下,鑒于歌曲欣賞教學的局限性,以至于課堂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師在創新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歌曲、戲劇鑒賞和表演的重要性,并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提供一個表演的機會,使其在音樂表演的過程中,對眾多優秀的作品進行再觀察、再感受、再體驗和理解等。在進行創新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周邊的生活進行細心觀察,并從身邊所熟悉的事物中提取出相應的素材,并對其進行創作和排練,進而使得學生在表演實踐過程中,鑒賞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4]。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面素質教育時代背景下,加強學生音樂教學尤為重要。而在高中音樂課程教學中,音樂欣賞課尤為重要,對于緩解學生壓力、提升其綜合素質,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尤為重要。因此,在具體的音樂欣賞課教學中,必須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提升學生積極性和參與程度。
參考文獻
[1]宋毓瑾.淺談中學音樂欣賞教學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音樂天地,2017(2):13-15.
[2]黃宇紅.審美教育中的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技巧探析[J].藝術評鑒,2017(2):132-133.
[3]張鳳.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策略淺議[J].都市家教月刊, 2017(8):245.
[4]蘇春婷.淺議鄉村中學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2018(8):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