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紅色經典藝術是我國優秀的文藝作品,是我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國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井岡山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擁有豐富的紅色經典藝術資源。當前,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大好機遇下,如何堅化文化自信,對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進行有效傳播并轉化為教學資源,使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更好地傳播和推廣,意義重大。
關鍵詞: 紅色經典藝術 ? ?傳播 ? ?《井岡山》 ? ?教學轉化
“中國紅色經典藝術”源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的偉大實踐,“是中國共產黨藝術實踐的結晶,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井岡山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在紅色經典藝術資源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可謂是紅色經典藝術的寶庫。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2月2日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表示要讓廣大黨員干部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2]。與此同時,教育部在2010年就已開始著手“全國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范基地”平臺建設,作為井岡山革命老區唯一的一所普通本科高校,井岡山大學獲批為首批教育部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范基地。由此可見,紅色經典藝術備受重視和關注。
2012年7月,國務院頒布《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贛南等原中央蘇區作為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的戰略定位。江西省“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提升江西文化軟實力,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轉化的重大決策。因此,充分挖掘、保護、利用、傳播和發展好江西人民在紅土地上創造的彪炳史冊的紅色經典藝術,并把這種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是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實現文化強省的迫切需要。
2005年,井岡山大學并聯合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同濟大學創編了集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于一體的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是江西省高校首部以紅色題材為主題的大型劇目。全劇由“序”“引兵井岡”“星火燎原”“偉大創舉”和“尾聲”五個部分組成,在充分尊重歷史的基礎上,融音樂、舞蹈、戲劇、朗誦、情景表演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以聲、光、電等多種手段展示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艱苦卓絕的斗爭史,藝術地再現了井岡山斗爭時期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經典地演繹了廣泛流傳的紅色歌謠和紅色傳說,貼切地頌揚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節目以恢宏的氣勢、深厚的思想、高超的藝術水準及強烈的感染力、震撼力和視覺沖擊力,贏得了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好評。
以教育教學帶動傳承傳播,以傳播促進教育教學,將教育與傳播結合起來對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的傳播和教學進行相應的探討,實現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的文化傳播和教育教學轉化,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一、將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2019年3月18日上午,習近平同志在北京主持召開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同志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我們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意味著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貫穿教學全過程,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新局面,正所謂“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蘊含著井岡山革命先輩的愛國情懷、政治信仰、審美理想和道德情操,將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積極作用于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以此為契機,將學生培養成真善美相統一的健全的合格學生。具體而言,通過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融入思政課堂教育中首先可以更加深刻地領悟井岡山精神。例如由井岡山大學編撰的《井岡山精神與當代大學生》就是一個鮮活的案例,該教材是井岡山大學的校本教材,井岡山大學的歷屆學生都要將該課程作為必修課學習,通過這樣學習可以讓學生加深對井岡山精神的理解。其次可以深度解讀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精神的具體內容重要包括: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由井岡山大學創編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中所有參演學生都要赴井岡山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學習,通過一張張實物圖片,講述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跡,從而全方位地了解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如何為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奮斗。最后,培育學生的井岡山情懷,對于藝術類專業學生而言,將紅色經典藝術與學生專業緊密結合,依托藝術排練和表演,將紅色音樂文化、舞蹈文化融入專業領域,無形中實現對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通過這樣的形式,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又讓學生淋漓盡致地感受到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的傳承和內涵。正如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的排練教師和參演學生所說的:“《井岡山》的創作與演出對于學生的歷史教育意義是獨特的,這種獨特性體現在:‘以往有關史詩的教學都是通過文字、圖片等資料形式進行,參演者或者觀眾對于史詩沒有太多的印象和感觸。但是現在通過聲、光、電、音、舞、詩等形式對于歷史進行舞臺化的再現,在聽覺和視覺上對青年學生都具有帶動和感化作用的,這種形式不僅可以很快地了解歷史,學習共產黨的發展歷程,還可以在排演過程中受到井岡山精神的觸動。通過音樂和舞蹈這種載體對青年學生進行歷史教育和宣傳既是簡潔有力的又是行而有效的,這種形式最主要就是對人情感的觸動及感化。”
二、將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與專業實踐有機結合,提升學生的藝術專業能力。
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包含音樂、舞蹈、美術、文學等領域,對于高校學生特別是藝術類專業學生來說可以將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與專業實踐學習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能力。由井岡山大學創編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是該校利用紅色優質資源融入高校課程體系建設的成功范例,融文學、音樂、舞蹈、演唱、舞美、道具、制作等各類藝術表現于一體,是學生展示的平臺,也是藝術類學生從課堂走向實踐的優質平臺,使學生在劇中學習成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凸顯學校的辦學特色。特別是提高學生專業能力方面:首先,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的指導教師在排練過程中,尤其注重對學生進行紅色文化藝術素養教育。教師將舞蹈動作的要點和情感表達與紅色文化精神內核結合起來,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表演的動作要領,還要對劇目中的每個角色進行分析理解,既要掌握節目動作又要讓學生體會動作背后的紅色審美意蘊。特別是在整個創作和表演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對紅色經典藝術的理解和把握。其次,對于藝術專業教學來說,傳統的模式即教師講,學生接受,藝術類教學完全不一樣,特別是實踐性很強的藝術類專業更是如此。對于表演來說,學生對自己專業有著高度熱愛,會對自己演繹的角色進行精益求精的藝術追求,根據指導老師的要求,結合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知識的理解,細心揣摩、認知體會,對每一段舞蹈、每一首音樂不僅記住了內容和形式,更理解了藝術作品體現出的思想內涵和意義,并將這一特征運用到今后專業學習之中,理解和把握紅色經典藝術傳遞出的紅色藝術之美,并自覺規范言行舉止,自覺用紅色精神之光照亮藝術求學之路,將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信念與個人理想結合起來。
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自2006年3月公演至今,從井岡山演到了北京、上海、廈門,演到了教育部、科技部、中國教育電視臺,演到了江西省各高校和縣市社區,已成功上演了180余場,20余萬人次觀看了演出,已成為江西省“高雅藝術進校園”的精品劇目,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的常規教學劇目。先后得到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等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熱情鼓勵。這是井岡山大堅持以井岡山精神辦學的鮮活案例,通過藝術形式讓學生自覺接受井岡山精神的洗禮,深刻認識和領悟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的內涵,在這一過程中既育人又育己,這種演出活動給老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舞臺、一種載體,讓他們在里面成長成才,既能教育自己,又能教育更多的人。
三、將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是一個常提常新的紅色文化藝術資源,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就是井岡山大學運用紅色文化藝術資源育人的范本和案例,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并能結合專業素養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人才。將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首先,把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服務社會的主觀能動性。我們在排練過程中充分將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文化和井岡山精神融入學生演出實踐的全過程,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在演出結束之際組織一系列相關活動,引導學生將井岡山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學院注重發揮黨團組織作用,大力開展各類形式的社會實踐和公益志愿服務活動,培養學生的公益精神,增強學生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學生培養成為有強烈社會責任感,能自覺結合自己的專業素養服務社會的人。在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的引領下,參演學生黨團支部義務承擔了送溫暖、送文藝到敬老院、社區服務志愿工作,赴基層鄉村中小學開展義務支教活動,定期到當地進行文藝演出和藝術幫教,培養當地的藝術骨干,提高廣大群眾的藝術鑒賞能力。
其次提高了學生對專業訓練的主動積極性。積極發揮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的育人價值,很多參演學生在劇目中得到成長,當學生理解了井岡山精神的內核后,思想上受到了強烈的感染、精神上得到了高度的升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若沒有堅持不懈的刻苦精神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意志是無法圓滿完成舞臺演繹的。為此,學院還專門組織學生黨支部和班級為單位開展“歲月如歌——我心中的井岡山”系列實踐教學活動,包含《井岡山》繪畫比賽、《井岡山》文學評論比賽、《井岡山》攝影比賽、《井岡山》紅歌比賽等。除調動學生專業學習主動性,在專業學習方面爭當表率外,還有效規范他們的行為習慣。參演學生發揮榜樣表率的作用,在課堂中普遍能夠做到自覺提前十分鐘到課堂,主動勸阻身邊的不文明行為,積極在學院重大活動中承擔志愿服務工作等。
總之,在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的排練過程中,井岡山大學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三重任務,強調從多方面入手,培養學生成為能繼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重任、可堪大用的全面發展的音樂事業接班人,通過挖掘紅色經典文化藝術資源富有教育意義的題材內容,宣傳黨的一系列理念,彰顯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將紅色文化資源的精神內核與藝術教育功能相結合,發揮紅色經典藝術文化資源對青年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引領和價值培育作用。
紅色經典藝術形式多樣,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有物質形態的檔案、圖片、實物等,也有非物質形態的革命事跡、革命信仰、革命精神等,圍繞這些物、事、人,又產生了大量書籍、歌曲、舞蹈、影視、圖片等。形式的多樣性使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集趣味性和知識性于一體。利用寶貴資源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可以采取多種教育形式,使大學生更容易被紅色經典藝術的內涵吸引。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資源的多樣性,使其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學生可以在實景中去看、去聽、去感知和體驗歷史事件和過程,感受革命的艱苦卓絕,體會今天的來之不易,寓教于游、寓學于樂,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表演實踐和觀摩欣賞中不知不覺地接受熏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龍生,劉文晶.淺談紅色舞蹈對高校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響[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2(6).
[2]張榮臣.行程萬里、不忘初心:弘揚井岡山精神的紅色基因[EB/OL].(2016-02-04)[2018-06-08].http://www.chinanews.com/ll/2016/02-04/7748295.shtml.
基金項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8年度青年項目“井岡山紅色經典藝術的當代價值與傳播機制研究”,項目編號:YS1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