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是為社會輸送高等專業人才的基地,營造良好的高校教學氛圍,建設和諧校園得到各高校的廣泛重視。為建設和諧的校園環境,高校相關負責人員應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從而推動和諧校園的構建。對此,本文立足于高校和諧校園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促進二者關系的策略。
[關鍵詞]和諧高校;校園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者簡介]劉瀟(1986-),男,漢族,山東費縣人,臨沂大學,博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教育、音樂。
[中圖分類號] G6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19)11-0059-02
前言:高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所以立足于建設和諧校園的視角下,如何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它既關系著學生個人思想素質的提高,也關系著高校教學環境的和諧友愛。在這個基礎上,應積極轉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觀念,積極探索高校和諧校園建設的新策略、新路徑,從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動高校和諧校園建設的開展。
一、高校和諧校園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為高校和諧校園的建設提供理論基礎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宣傳馬克思主義主要原理的基礎上,結合大學生的心理思想特點而進行的時事政治以及理想觀念教育,從而切實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以及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①。在這個基礎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和諧校園的建設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作用:
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導高校和諧校園的構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馬克思主義原理為指引,強調對國家最新的方針政策以及思想要旨的教授,經常涉及到建設和諧校園的諸多具體內容,可以為高校和諧校園的構建打下理論基礎,作為高校和諧校園工作開展和建設推進的重要指導。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建設和諧校園提供人才基礎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一方面有目的、有計劃地提高了在校大學生的思想意識,使其全面了解了國家最新政策②;另一方面,有力地提高了管理者的思想素質,使其在傳授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完成自我的更深層次的教育,從而完善了管理者隊伍,促使完善相應的思想政治管理措施,為建設和諧校園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資源。
(二)高校和諧校園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的教育環境
和諧校園是一個符合人性規律與教育規律構筑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就是為了人的和諧發展③。建設和諧校園實現相互理解、溝通,相互合作、交往,最終形成和諧的有機整體。在這個基礎上,高校和諧校園建設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和諧校園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環境
高校和諧校園建設可以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利的教學環境,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從而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由此可見,高校和諧校園建設一定程度上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利的人際關系基礎和校園環境基礎。
2、和諧校園建設促進師生素質的有機提高
教師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者,進行高校和諧校園建設可以提高教師的素質,又因為學生具有向師性,會有意無意地對教師的言行進行模仿,故而教師素質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帶動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3、和諧校園建設提高師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
和諧校園以人為本,是一個公平正義的民主化校園,它可以有效地促進師生教學活力的迸發,開發師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在和諧校園觀念深入人心的同時,維護校園和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廣泛認可,有效地激勵師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
二、加強高校和諧校園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一)堅持以人為本,建設民主化校園
1、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與其他學科是緊密聯系的,高校應注重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培養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④。在其他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也就是堅持以學生為本進行教學工作的開展,有利于規范教師的言談舉止,從而間接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于潛移默化中建設和諧文明校園。
2、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
和諧校園的建設必須加強管理方面的改革創新,最關鍵的是轉變傳統管理觀念,注重“以學生為本”的新管理理念的運用,從而推動管理與服務一體化,增加在校師生的教學及管理的良好體驗⑤。大學生處于人生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大學生的價值觀漸趨成熟但不穩定,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對此,高校應有意識的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思想教育來完善大學生的心理機制以及樹立正確的三觀。在現實學習生活中,高校相關負責人員應積極為學生提供優化服務、解決學生生活和學習上的問題,使管理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增加學生的校園歸屬感和認同感。最后,高校還可以借助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讓高校學習生活變得井然有序,學生之間和諧共處,共同推動高校和諧校園建設。
(二)立足思想教育,發揮多元化的作用
1、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發揮理論基礎作用
高校和諧校園的建設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通過對國家政策方針的細致分析和宏觀把握,結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為和諧校園的構建提供有力的基礎和理論框架。和諧校園構建要求對國家政策方針有著持續性、及時性的解讀和分析,這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夠達到的效果,對此,相關高校負責人應有意識的關注最新的國家政策方針,并全面認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進行科學性、多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授課,為開展和諧校園構建活動提供理論基礎⑥。同時,高校還可以激勵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加深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僅僅局限于對國內研究結果的探究,還應積極關注國外的最新政治動態及國際走向,在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拓寬學生的世界面。
2、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為和諧校園建設提供更多的人才
和諧校園的建設受到建設主體能力的影響,高校通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為和諧校園提供充足的高素質人才作為建設條件,高效高質量的推動高校和諧校園的建設。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對教師的言談舉止進行規范性強調,通過提升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推動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貫徹,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通過學生主體定位的確立,充分營造師生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和諧教學關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高校領導管理人員的思想道德修養,從而提升他們進行科學決策的潛力。除此之外,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也在不斷提高,通過學生群體素養的普遍提高,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為建設和諧校園打下基礎。
3、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促進正確三觀的形成
個人的三觀通常是指導個人行為的心理趨向,良好三觀的構建和樹立有利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為實現和諧教學、構建和諧校園提供思想基礎⑦。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的關鍵學科,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讓學生了解何者可為、何者不可為;讓學生明白世界、國家、社會、個人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找到恰當的人生定位,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全面、辨證、發展地看待世界和人生,從而積極配合高校工作,推動和諧校園構建。
(三)打造和諧校園文化、構建和諧校園環境
1、打造和諧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校園人文內涵的體現,是貼近學生心理訴求的關鍵點。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多元的方式進行和諧校園文化的宣傳,從而為構建和諧校園打下群眾基礎。例如,高校可以舉辦“我的和諧校園觀”“和諧校園——你我他的統一”等主題的宣傳和諧校園文化的活動,如:辯論賽、青年演講、手工宣傳畫比賽、校園文化游園會等等。通過多種形式的結合進行潛移默化地校園文化輸出,使和諧校園文化在不知不覺中深入每一位學生的內心,從而加強了對建設和諧校園的心理認同感。
2、構建和諧校園環境
和諧校園環境包括校內及校外環境兩個部分。校內方面,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安全意識的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增加師生的安全防范能力⑧;校外方面,學校應積極和派出所、保安、警察等取得聯系,保證師生在校園周邊環境的安全,打造和諧的校內外環境。
三、結束語
和諧校園建設活動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緊密相關,二者互相影響,互相補充。高校在建設和諧校園的同時,也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內到外進行和諧觀念的滲透,于潛移默化中推動高校的建設發展。通過對和諧校園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可知,二者的緊密合作,可以使高校建設活動高效發展,同時基于二者關系提出的策略,有利于推動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提升,高效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諧校園文化的打造以及和諧校園氛圍的營造,從而推動和諧校園的構建,實現高校和師生的共同健康發展。
[注釋]
①蓋逸馨.和諧校園視域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4(2):81-83.
②史悅軍.和諧校園構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J].科技經濟導刊,2017(20):208.
③吳美玉.基于和諧校園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文存閱刊,2016(6):114-115.
④王悅.大學思想政治工作在和諧校園建設視野中的分析[J].華夏教師,2017(5):6-6.
⑤馬肖華.論和諧校園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4):26-30.
⑥魏向陽.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高校平安和諧校園建設措施[J].河南教育(高教),2014(2):22-23.
⑦袁艷紅.和諧校園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視角[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11):81-82.
⑧張鑫.高校和諧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8):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