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紅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越來越受到關注。小學數學是一門強邏輯性很強的課程,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學習,讓小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如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本文就提升數學課教學的有效策略與大家探討和交流。
關鍵詞:提升 小學數學 教學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11-0-01
數學課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共同參與的過程。有效的教與學,學生的積極參與至關重要。有效的教學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教師和學生共同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各種要素,達成課堂教學目標,使學生不僅獲取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發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升數學課教學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
一、有效創設學習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應根據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從小學生實際出發,創設的情境要立足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從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生活實際出發,聯系他們所見、所聞和所思,創設的學習情境要符合教學目標,生動有趣、形式恰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將學生自然引入到學習活動中。學習情境要跟所學知識與技能緊密聯系,呈現方式多樣。可以依托一個真實的故事,可以進行實驗演示,可以依托一個知識點的疑問,可以借助一段有趣兒的閱讀材料,還可以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如播放歌曲、舞蹈、影片、圖片、視頻等創設問題情境,也可以利用現場小事件或者利用課堂生成的現實情境等,這樣的情境能使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貼近學生的生活現實,能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的思考、探索和交流[1]。
二、有效展開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不同教學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新的課程標準倡導課堂教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過探究活動的開展,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在獲取知識和技能中,提高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綜合能力。
1.在探究活動中夯實雙基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既是小學生學習的基礎性目標,也是落實情感態度目標的重要載體。小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是以理解為基礎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應用,在應用中不斷鞏固和深化。所以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分析、嘗試、實驗、操作等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判斷、分析和概括,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在體驗中達成雙基、夯實雙基。
2.在探究活動中培養數學思想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想的培養至關重要。數學思想一般比較抽象,比較概括。教學中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數學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認真思考或者生生合作,在師生和同伴的交流中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例如,小學數學的分類問題比較常見,如圖形的分類、數的分類等。數學思想對于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在學習分類的時候,要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分類,知道怎樣進行分類,還要認識分類對象的性質,了解分類有哪些標準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分類探究,學生能夠感悟和理解小學分類數思想,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同類問題的能力。
三、有效開展師生合作,構建高效課堂
在數學課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是合作者,是引導者,教師要善于調控,因勢利導,要啟發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勇于表達。師生互動是多維的互動,這種多維不是為了課堂的熱熱鬧鬧,而是以“有效”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教師無論是講授還是引導,都要有啟發性,教師的示范要恰當有度[2]。對于學生活動或者表達,教師要及時點撥和點評,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方法和規律,形成知識結構,分享學習成果。學生自己可以懂得,教師檢查指導;學生自己不懂但是看教材可以懂得知識,教師指導學生概括與提煉;學生自己不懂但是通過生生間合作可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引導討論與交流;學生討論還不懂得,教師講授與闡明。當然,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會存在著諸多差異,教師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關注學困生,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并有所收獲。
四、有效安排練習,鞏固和深化學習成果
課堂練習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真正消化、理解和掌握往往是通過練習來解決的。課堂練習的過程就是知識的鞏固、應用與實踐的過程,目標在于使學生及時把所學知識與技能切實掌握。有效的練習首先不是對所學內容的機械重復,而是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和動手,通過思考、演算和表達來學習知識,獲取技能。在教學實踐中,無論課堂練習還是課后練習,練習設計要目的明確、富有啟發性、體現階梯性,要形式多樣性、有代表性、重點突出。教師還可通過練習,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彌補。教師在課上或者課后要及時給與練習明確的答案及有效的講解。
五、有效利用教學手段,開發各種教學資源
課程資源教學的載體,教學手段是工具,教師要有效利用它們為教學服務。可以恰當、合理地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如多媒體計算機、計算機網絡、體投影儀等硬件設備平臺和多媒體教學軟件等,它們集聲、文、圖于一體, 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可以自制符合本學校、本地區、本班級學生實際的教具,為課堂教學服務;教師更要合理利用所使用的教材,注重教材的開發和挖掘,為學生提供適合的、良好的學習素材;板書設計也不容忽視,它是一種主要的教學媒體之一,有效的板書是隨著教學進程而逐漸形成的,它具有與實物不同的直觀作用,發揮它靈活性強,簡潔明了、重點突出、線索明顯的特點。
結束語
數學課教學的有效性離不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師要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合理地運用教學手段,創設恰當的學習情境,構建和諧的學習氛圍,開展目的明確、形式多樣的探究學習活動,實現師生、生生的有效互動,從而提升數學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郭昌東.小學數學課有效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1):250.
[2]呂秋龍.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黑河教育,2017(0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