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方海
摘 要:隨著我國的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迎來了網絡時代的變革,文化經濟對時代有著塑造作用和重要影響,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存在狀態、管理理念,是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成敗和發展興衰。同時,企業文化也是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進一步完善,兩者都對企業發展有很大影響,同時兩者之間彼此存在一定聯系。因此要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就要對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具備進一步的認知和把握。本文主要探究試析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對兩者的關系形成更加科學的認知,以更好地實現企業經營發展中兩者的互動。
關鍵詞: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管理;關系;企業管理;企業發展
我國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創新驅動、協調發展、綠色生態、開放共享的新理念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大型國有冶金企業曾經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中流砥柱,在新時代,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而應該繼續發揮企業人力資源優勢和干部職工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擴大創新驅動效能,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主體作用,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起的企業生產經營模式的重構創新中,重新審視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管理,對現行的人力資源戰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對不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僵化思維和呆板機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和調整。
1 企業文化對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
20世紀80年代,國外學者就企業文化對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研究發現,企業文化直接影響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證。企業文化倡導的價值標準、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不僅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依據,同時又為企業培育高素質員工隊伍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企業文化建立統一的價值觀。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企業文化強調尊重每一個人,凡事以員工的共同價值觀念為基準,最大限度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領員工樹立共同價值觀念,使員工產生共同的價值認同,產生穩定的歸屬感。它不但起著效能助推器的作用,而且作為一種企業價值觀的提煉,使企業各項工作更加協調,為企業價值的實現和增值提供統一的思想指導。企業文化是持久的凝聚力工程。企業文化是吸引人才的法寶,是凝聚力的源泉,它像一根紐帶,把員工的追求和企業的使命緊緊聯系在一起,使員工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培養員工忠誠度和認同感。一切工作源于使命并與之密切相關。使命闡明存在理由及依據,揭示為什么和成為什么等根本問題,是企業存在的思想宣言,發展的精神引擎,需要認真思考和回答。企業文化使員工對使命的認識趨于一致,增強了相互間的信任、交流和溝通,促使形成集體意識和團結合作意識,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企業文化助推企業制度和經營戰略有效實施。企業文化具有規范作用,促使員工樹立正確的道德準則,形成良好的行為舉止,規范工作生活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形成一種群體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形成自覺的人格行為,內化為良好習慣,從而實現外部約束和自我約束的統一,保證企業制度和經營戰略有效實施。良好的企業文化有效搭建人才成長的平臺,培養和留住優秀人才,而人才價值的發揮會為企業帶來持續的競爭優勢,實現員工人生價值和企業價值雙提升。企業文化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導向。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力資源管理需要在一定的企業文化基礎上進行,服從于企業文化這個軟環境。建立客觀、公正、科學的人才評價和選人用人機制必須符合企業的人才觀。企業文化通過觀念引導、制度保障和環境構建不斷提高員工及團隊的創造力,促使人力資源管理建立公正的價值評價和公平的價值分配體系,通過激勵員工促成更大的價值實現。企業文化彌補人力資源管理的制度盲區。“制度是磚瓦,設計再好也有縫隙;文化是泥漿,見縫插針,無處不在”。制度必須和文化軟硬相融,剛柔并濟。企業要調動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必須從重物輕人的制度管理向以人為本、盡量滿足員工精神需求的文化管理發展,用企業文化潛移默化的滲透、融合、引領功能彌補人力資源剛性制度約束產生的員工隔閡、抵觸、消極應付等管理盲區。
2 企業建設要服務于人力資源管理
2.1 優秀企業文化可使企業形成良好組織氛圍
企業具備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使員工在良好的氛圍中工作,其滿意度提升,就可為企業留下人才。在這樣的環境下,員工的積極性得以調動,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雙向交流加強,可使其對企業大事有更深入的了解,管理者也可掌握員工需求,彼此間的理解加強。最終使上下級關系更加健康,可以使組織凝聚力加強,在企業發展中發揮出積極作用。
2.2 人力資源應建立柔性管理模式
具體來說是在招聘制度、用人制度、薪資制度、獎懲制度中都要加入企業文化的柔性特色。招聘過程中要積極地輸入企業文化,提升企業在求職者心中地位;用人過程中知人善用,科學匹配任務,讓員工擁有合理工作壓力;薪資制度結合績效考核,給貢獻卓著員工一個高薪的機會;懲罰時需要綜合考慮因素,給員工陳述機會,避免傳統一言不合就辭退的情況發生。當然,在福利方面也要充分地彰顯企業文化的人性因素,要結合每個員工情況給予不同福利,實現年假、婚假、喪假、事假、病假、獎勵休假等,也可以將未享受的休假折算成工資進行補償。
2.3 營造和創新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
以人為本的人才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也是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的核心。營造和創新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異曲同工,都需要在組織內部培養出一種親密、信任的人際關系,都需要在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上強調情感的鏈接,都需要一種團結、拼搏、進取、敬業和寬容的合作氛圍,都需要對企業戰略目標和核心價值觀的共識和理解。用系統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員工行為,用企業文化來激勵員工的行為,使上下級之間更加協調,同事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民主管理得以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得到落實。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將會使員工的愛國敬業心、職業責任心、清廉敬畏心、至善感恩心、忘我利他心、人我一體心在行動上彰顯得淋漓盡致,這也是人力資源戰略管理大力提倡和孜孜以求的。
2.4 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有機融合
作為企業文化的載體,人力資源管理是其執行、建設的有效保障,在制度的支撐下,企業才可形成優質文化,并得到貫徹落實。因此,在企業發展中,要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為企業文化提供良好載體和有效保障。而且企業文化要與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前者抽象的核心內容與后者具體管理行為結合,使企業文化得到員工認同和傳達,樹立企業良好外部形象。具體要結合兩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第一就是結合企業價值觀與用人標準;二是要在企業教育培訓中,將企業文化貫穿進去;第三,在對員工考核評價中,要融入企業文化,且要與激勵機制有效結合;第四就是要將企業溝通機制與企業文化結合,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進一步強化企業文化作用。
3 結語
在市場競爭從產品競爭向人才競爭轉化的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的關系也變得更加緊密起來。人力資源管理要緊密地圍繞企業文化建設展開,其受企業文化指導同時也賦予企業文化法治元素。即企業文化和人資管理是表里關系,一個是抽象一個是具象,一同成為企業成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鐘麗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開發與企業文化建設[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4,26(3):119-122.
[2]羅爭玉.論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互動[J].求索,2003(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