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
摘 要:“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這句話在治學上流傳甚廣。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但要善于發問,而且要問得精彩,即所提出的問題質量要高,以打破沉悶的課堂氛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現況,系統提出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實施方法,以便為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問題意識 小學語文 發問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11-0-01
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小學語文教學在改革過程中,要打破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傳統思考模式,代之以學生質疑和提問的模式,并鼓勵學生對教師開展質疑。這樣一來,方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養成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良好思維習慣。
一、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發問之欲望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較為古板,已然無法抓住和調動學生們的注意力。由于當前小學生的年齡和社會氛圍所限,對于周圍環境反應較為及時、敏感,極易受到外部環境之影響。教師要充分地給予學生正面的外部影響,創設適當的情境,引領學生開展各種創意無限的想象,提出各種新型問題,使孩子們各抒己見,初步培養其創新精神和自主探究精神。為此,語文教師要善于不拘一格,打破既有的單一化課堂模式,為語文課堂添加嶄新的教學元素,創設問題情境,開展啟發式教學,善于將學生們所熟悉的生活場景同問題的設置結合起來,依托情境的創設,開展生活化教學,以逐步培養小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自主發現問題、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
例如,學習《釣魚的啟示》時,在學習課文前,教師就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盡可能地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以及課文描述,在自主閱讀一遍課文后,順利解決問題。學生們開始閱讀前,教師就要提出問題:“同學們有沒有釣過魚?釣魚都需要準備哪些工具?釣魚使你學到了什么,釣魚時有哪些愉快的經歷?”通過上述若干問題,釣過魚的孩子們腦海中立即回想起自己跟隨家長釣魚的場景,沒釣過魚的學生則對于釣魚的方法十分好奇,若有機會也十分期待嘗試一番。以此為問題情境,孩子們投入到課文的自學之中,在閱讀課文后,有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剩下的關于個人釣魚經歷的問題,教師可以讓每4-6人為一個學習小組,分組探討自己釣魚的趣事。在對所有問題討論完畢后,教師可隨機從不同小組中各抽取一位學生回答,最后再補充和總結。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有個別學生可能會產生新的疑問,教師可鼓勵全體學生自由起立發言,幫助解答新疑問,進而在全班級形成了“不懂就問、有問必去解答”的活躍氛圍。像這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探索未知,同時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又產生新的疑問,再去自主探究,進而得到解決,并能調動全班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群策群力解決疑問,在不斷地質疑中逐步養成了問題意識。
二、指導學生提問方法使學生“會問”
毋庸置疑,小學生正處在無憂無慮的童年階段,心智發育尚未成熟,但好奇心和求知欲極強,對于周圍未知事物總想問個“為什么”。語文教師要利用小學生這一獨特的心理特質,使孩子們切實掌握發問的方法,做到既能問問題,又“會問”。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不斷地引導學生善于提出高質量問題,使問題發揮課堂點睛作用,幫助學生打開“問題匣子”,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學習《狼牙山五壯士》時,在精讀課文前,教師要求學生通讀一遍全文,并提問學生:“通過閱讀全文,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表現了極大的熱情,讀到課文的高潮部分時,逐漸有了問題,有的學生問:在“為了不讓敵人發現連隊和人民群眾的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一句中,“斬釘截鐵”是什么意思?班長為什么會斬釘截鐵地說?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高質量問題,教師首先對提這個問題的學生表示肯定和贊許,接著讓全體學生分組共同探討這個問題,這對于歸納總結全文的中心思想是大有助益的。孩子們借助工具書,可以查詢成語“斬釘截鐵”的含義,并代入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就能解答第二個問題了。受此啟發和影響,又有其他學生提出如下問題:“五壯士最后是怎樣英勇跳崖的?”還有的學生則提出了一些關于課文細節描寫方面的問題。教師要對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高度表揚,使之時刻保有一顆質疑之心,在對課文段落情節大致了解和把握的基礎上,通過提出若干高質量的問題,并加以分析、探討直至解決,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將“未知”變為已知,使語文教學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豐富學生提問的途徑
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是至關重要的。為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開展高效教學,教師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共建師生之間互問互答的有效平臺,密切師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協作學習的關系。
例如,學習《烏鴉喝水》時,學生們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烏鴉喝水所采用的方法步驟有哪些?在發出這種疑問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們分組討論解答。接著,教師再給學生們提問其他的問題。反過來,學生們也可以向教師提問:“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哪些類似于烏鴉喝水解決方法的案例?”像這樣教師向學生提問、學生之間相互提問、學生向教師提問,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更進一步地豐富了提問的途徑,使整個課堂成為不斷質疑、探索未知的學問殿堂。
四、結束語
當代教育心理學的觀點普遍認為,一切思維皆以疑問作為根本前提,唯有在頭腦中存有問題,學生們方能自主探討解答問題之道,方能獨立思考。語文教師要通過創設情境、鼓勵學生“會提問”、拓寬提問途徑不斷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參考文獻
[1]陳碧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亞太教育,2019,3(4):62.
[2]陳潔.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學周刊,2019,12(5):49-50.
[3]李尚海.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問題意識[J].課程教育研究,2018,20(50):53-54.
[4]劉暢.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