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青
摘 要:改革開放至今,我國不論是哪個領域都在朝著國際化的方向快速發展,在此條件下,很多西方外來的文化也在沖擊著我國的本土文化,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國人的思想政治內涵產生了轉變。尤其是對于在校學生而言,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好奇心重,在思想政治方面很容易產生偏差,本文就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進行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技工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11-0-01
技工院校主要是為國家培養專業型的技能人才,面向于大多數高中年齡段和中專年齡段的學生。由于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發育尚未健全,心智不夠成熟,對于是非的辨別能力還不夠強,在多元化的社會背景下,他們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某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使得他們的思想政治境界產生動搖。對此,各個技工院校在進行教育教學時,還要提高對技工專業學生思想政治層面的引導和教育,同時對于學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模式和安排也要積極的進行改革,確保其能迎合新時代發展的方向和需求。
一、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已經從傳統的溫飽層面轉換到了精神需求層面,而且,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急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物質需求出現在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我國社會核心價值發生了轉變。現階段技工學校學生自身存在的最大的思想政治問題就是在個人發展的過程中首先看重自己個人的利益,而將集體和他人的利益放在最后。再者,在國家和社會越來越開放的今天,不僅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在流向國際,而且在整個國際交流的過程中,外國文化也在逐漸涌入中國,影響著國人的思想價值觀。優秀的外來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發展,形成更高級的思想價值觀;而糟粕的外來文化則可以極度消極的影響學生的思想高度,促使他們成為一位與社會發展格格不入的人。很多學生在接觸外來文化時,對于是非不能明確辨別,造成外來糟粕的文化侵略和擴張學生不健康的思想,侵蝕我國技工院校學生的主流意識。在這種環境下,有一部分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已經舍棄了我國的傳統文化,過分追求西方外來文化,對技工院校學生的健康價值觀發展極為不利。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主要倡導樂于奉獻、大公無私、先人后己的精神,而在西方文化中則過度強調個人主義。[1]而很多技工院校的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于外來的文化全盤接受,這就使得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過度的以自我為中心,甚至出現偏激的心理,思想開始扭曲。
二、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具體措施
1.積極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
現代社會已經遠遠不同于傳統社會,在技工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不應只以教師的主觀臆斷作為教學標準,而是應該積極的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在全面掌握學生心理政治素養的情況下再開展教學,保證教學的因材施教性和高效性。現階段,技工院校中主要存在兩類問題學生,一是不服管教者,二是學習能力差且調皮搗蛋者。這兩類問題學生中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不服管教”,在教育這類學生時,教師不能與其硬碰硬,更不能因為他們的不服管教和頑固不化而聽之任之。最主要的是,教師不能采用偏激的手法對其進行過于嚴厲的管教,以防止這類學生出現更嚴重的叛逆心理。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時,最應采用平和交流、積極溝通的方式,與學生們之間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讓學生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而不是無止境的管教。同時還應該積極的鼓勵學生,就算學生做得還不夠好,但教師應該盡力挖掘學生的優點,在夸獎之后婉轉的引出學生需要改進的地方,學生會更容易接受。當學生產生不正當情緒,心理產生問題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先找其他學生了解情況,再去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先與學生接近,再與學生建立和諧溝通的師友關系,嘗試著去用愛和鼓勵打開學生的心扉,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2.以實踐帶動思想政治教學
在任何一個階段的教學中,思想政治教學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以思想教育為主導線,在其中融入現代教育,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將學生換為思想教育的主體,教師則主要起到引導作用。教師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應該首先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是非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此基礎上采用綜合、啟發式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主張自主學習和實踐探索,要大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將理論化為實踐,積極的在日常生活中踐行課堂教學知識。[2]同時,教師還要對教材和教學大綱進行深入研究,將社會時事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結合起來,確保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學的與時俱進。在每節課結束時,教師還應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思考題或者實踐題,讓學生通過身邊的時事體會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內涵,在探索中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3.不斷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
教學方式對于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傳統教學過程中“開門見山、直入主題式”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沒有吸引力,不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長時間下來學生會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學校應該要求教師在教學的同時思考如何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提升課堂趣味性,提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和參與度。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具有神秘色彩的開課題目。技工院校學生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心都比較強,教師完全可以抓住這一點,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的求知欲和征服欲,從而提升教學質量。教師要積極采用創新型的教學手段,合理運用信息化時代下的網絡化教學設備,如多媒體、電子白板等,在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的同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技工院校在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先去了解學生的內心訴求,觀察學生的性格特征,借助溫和、合理的教學手法去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在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想政治文化,培養學生努力學習、報效國家的愛國主義情懷,促使其發展成為一位文化素養、思想境界雙達標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初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9):201-202.
[2]張文靜.“獲得感”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初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