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韋婷
摘 要:本文以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英語閱讀課為例,通過分析學生學情,閱讀課中遇到困難的主要來源以及教學目標,闡述了閱讀課教學設計中文本選擇,活動選擇和教師的角色三個方面的內容。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增加學生英語閱讀課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主觀性,切實幫助高職學生提高英語閱讀技能,獲得更多知識。
關鍵詞:高職學生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文本;活動
高職英語閱讀課程是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一直是高職英語教師所關心和探討的重要課題。高職英語閱讀課程要根據學生學情,分析學生在閱讀中可能出現的困難,結合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設計。
高職英語學生以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為例,學生平均英語水平低于A2水平,學習英語主要來自于外在動力,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學生認知的背景知識或信息較單一。學生英語課班型為平均40人以上的中等班型。學生在閱讀課上遇到的困難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原因。
1)文本語言難易程度。文本程度超過學生英語水平,學生會將注意力轉移到詞語表達上或者復雜結構中,而忽略上下文之間的關系,將閱讀學習變成單詞和語法的學習;文本程度低于學生英語水平,學生容易失去閱讀興趣。
2)任務設置的合理性。即使一個文本比較難,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選擇它,條件是任務是恰當的,合理的。(Harmer,2007)相較于文本的難易程度,任務難度的選擇更是尤為重要。
3)學生的schemata的程度。根據Guy Cook的schema理論,我們了解到學生在開始閱讀前,要先激活他們的schemata,‘our pre-existent knowledge of the world(Cook,1989) 因為學生了解的背景知識能夠幫助他們理解文本,提供文本中的暗含信息。(Silberstein,1994)那么學生對于背景知識的了解程度也影響他們對于文本的理解程度。了解的越多,越容易產生閱讀興趣,也越容易理解文本內容。反之,即使文本語言表達很容易,但是學生從未了解過相關內容,也容易降低學生的閱讀主動性。
根據上述學生的英語水平,上課班型,及學生在閱讀課程中遇到的問題的分析,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和安排。
1)文本的選擇。檢驗選擇文本是否適合學生,可以根據Nunan提出的真實文本選擇的三個標準。‘suitability of content, exploitability and readability. (Nunan, 1996) 也就是文本首先要引起學生興趣。同時文本要能夠促進和發展學生的學習。這里學習并不僅僅只是單詞,句子結構的學習,更是對于新的知識的了解和分析,對于情感及思想的認同和發展,這是增加學生schemata的重要途徑。最后是可讀性,選擇文本時既要考慮詞匯難度也要考慮結構難度。根據本校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我選擇的文本難度都控制在A1水平到B1水平之間,選擇的內容更傾向于生活主題,或關于最近社會討論的熱門內容。選擇的文本更傾向于真實材料。因為學生未來工作和生活接觸的是真實語言。真實的語言材料提供給學生的是正常的,自然的,在真實生活中被母語使用者使用的語言。(Harmmer,2007)同時,選擇的文本傳遞的思想和精神一定是積極向上的,引發學生思考的。
2)活動的選擇。閱讀課程中活動的選擇也就是問題的選擇。首先設置的問題不是考查學生記憶力,而是為了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文本的手段。(Nunan,1996)閱讀課問題與考試的問題不一樣,不是為了給學生一個標準答案或者不同的評分。其次,最好的問題是讓學生意識到問題,并能發現引起問題的原因。(Nunan,1996)設計的問題要事先考慮到學生可能出現的困難,能夠引導學生了解并預測文本內容,甚至是設計出看似合理的,與學生預判相同,卻不是正確理解的問題。如果學生都不知道自己的困難在哪里,更不用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了。最后問題的設計要與教學目標相結合。如果是為了讓學生弄清楚文本內容,那么既需要設計預測類任務,同時也要結合討論的方式。預測類問題重要是因為它可以激活我們的schemata。(Nunan,1996)利用先前的與文本相關的知識或者常識能夠更容易解釋閱讀內容。我們也更容易接受文本傳遞的新知識,增加新的schemata。換句話說,我們會學得更好。(Nunan,1996)常見的預測問題包含根據圖片,標題,部分文本,關鍵詞等預測任務。在實踐中,預測類任務都是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完成。因為班型較大,所以分組后,選擇小組代表將本組預測的信息總結發言。討論在閱讀課上是必須的。通過討論,能夠培養學生的闡釋技能,使學生擁有批判性思維。(Nunan,1996)同時,學生們可以交換觀點,即使對于程度低的學生而言,在小組討論中也可以了解到組員的觀點,進而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觀點。如果教學目標需要學生了解某些結構或者表達,那么問題的設計可以從語法結構的語言功能和上下文語義理解方面設計。在這種情況下,活動設計為選擇題的方式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幫助。通過選項幫助學生意識到語法結構所表達的功能是不同的,同一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中也是不同的,進而發展學生闡釋的技能。
3)教師的角色。在閱讀課中,教師的反饋是十分重要。教師的反饋不能只是對,或者錯。除了讓同學了解答案,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了解他的問題。教師的反饋也不只是單向的。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學生的問題,讓全班同學了解到出現困難的原因并共同解決出現的問題。同時,也可以通過反饋抓住一些共性問題,使有同樣困惑的同學也能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教師的參與是必要的。即使是以學生為主的討論活動,也并不意味著教師就什么都不管了。在這類活動中,教師起著協助和監督的作用。教師要確保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在討論的活動中,當某一小組或者某同學出現問題的時候,老師能夠引導學生解決的問題的方式或者引導學生找到自己出現問題的原因。教師在給予反饋和評價中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反饋并不是為了讓學生覺得自己有多么淺薄,而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如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如何能夠更好闡釋文章內容。
綜上所述,高職學生在英語閱讀課上面臨的挑戰更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學設計尤為重要,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教學設計讓更多的高職學生參與到課堂中,能夠讓他們不僅獲得語言知識,更能獲得理解和闡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Cook, G. (1989) Discours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Harmer, J (2007)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Four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3]Nunan, C (1996)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Silberstein, S (1994) Techniques And Resources in Teaching Read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