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晶晶
摘 要:隨著我國現代化教育的不斷邁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創新,是推動民族和國家穩定發展的源泉和不竭動力,只有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基本需求。語文是高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但是,目前多數教師往往重視學生的讀寫教學和訓練,忽視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為此,教師有必要加強對創新思維培養重要性的認識,并探索有效的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學生創新思維 培養
語文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路徑,而高中階段則是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但是,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多數的教師往往更加重視和強調讀與寫的訓練,并沒有完善的創新思維培養意識,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沒有得到培養,這顯然難以滿足現代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需求。所以,教師在新的教育環境下,應該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視,使用有效的手段,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 ,為高中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實際上,創新思維的培養是我國素質教育落實的重要要求,要求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培養,但是,高中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仍然沒有脫離傳統應試教育。只有教師充分地認識到創新思維培養對于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性,才能有效落實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總的來說,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夠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讓學生掌握為人處世的能力和方法,可以加強對學生情感的教育,有利于豐富學生情感,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由于臨近高考,學生承擔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再加上教師強硬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所以,要想有效地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應該以學生為核心,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激發學生的思維發展,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養成。比如說在學習《荷塘月色》時,就可以首先為學生播放一首抒情的音樂,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隨后結合文章內容,引導學生分析“荷塘”與“月色”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從原文中找尋語句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并說一說文章主要傳達了什么樣的情感。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二)借助課堂提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就是質疑,只有具備質疑精神和能力,才能讓學生的思維得以創新發展。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課堂提問這一環節,提出合理的問題,提升學生自身的質疑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和提升。比如說,在學習《拿來主義》時,就可以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大宅子的具體內涵是什么?送去主義和閉關主義有什么聯系?拿來主義到底有什么樣的內涵?”以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去閱讀文章并思考,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問題,強化學生的質疑能力,促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以有效培養和發展。
(三)加強對教學模式的創新
實際上,教學模式的創新,對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也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也需要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比如說,在學習《竇娥冤》時,該文章主要展示的就是封建社會的腐敗現實以及統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惡。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義以及所要傳達的思想,就可以合理地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對文章的重要情景進行還原,幫助學生更深刻地感悟文章思想。這樣一來,通過教學模式的創新,學生的思維也能在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得以創新,掌握新的學習方向,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踐行素質教育的重要路徑,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要求,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探索有效的路徑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社會發展培育更多高素質人才,進而有效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艷茹,景良洪,賀英,陳登蓉,等.淺議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方法[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2(57):225.
[2]于桂俊,施建能,王靜,曾凱宏,林赟,等.淺議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7,14(33):180—181.
[3]李昌珣,高建文,申娟茹,李俊玲.淺議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3(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