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幸
摘 要:在我國社會發展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的衡量標準出現了較大變化,高職作為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是為我國社會輸送現代化、實踐性、高素質人才的前沿陣地,美術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專業,通過教學可以培養以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文情懷以及藝術素養,為我國輸送更多高素質的美術專業人才。因此,高職院校要認識到美術教學的育人價值,并且將藝術素養培養作為關鍵教學目標,實現學生素質、能力和知識的均衡發展。本文主要針對藝術素養在高職美術教學中的培養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我國高職教育領域以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職教育 美術教學 藝術素養 培養策略 分析探究
在我國教育事業不斷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全面實行,高職教育的各個學科都面臨著教學創新與改革,美術作為高職教育的基礎學科,其具有較強的育人價值,通過美術教學能夠促使學生獲得心理素質、藝術素養、人文素質的均衡發展,對學生未來以更好的姿態迎接社會生活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當前在美術教學中,高職院校對其育人價值沒有形成正確認知,在教學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更加重視美術技能和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藝術素養培養,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社會生活和職業發展,因此,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要認識到美術教學的意義和重要性,將藝術素養培養作為核心目標,促使學生在畢業后可以更好地勝任崗位工作,為其未來工作與生活夯實基礎。
一、藝術素養概述
藝術專業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學生在開展美術作品創作中,需要運用自身的創造思維展示作品的藝術品質和藝術內涵,需要以藝術素養作為支撐,藝術素養是指個體具備的藝術修養和對作品的藝術認知,與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密切關系,在開展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促使學生利用創造思維進行作品創作,提升其想象力和藝術造詣。
二、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積極意義
(一)培養創造思維
對于美術專業學生而言,其在作品創作中,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扎實的美術理論,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如果學生具備較高的藝術素養,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記錄美、發現美以及挖掘美,通過美術作品闡述和表達對藝術、生活的理解與看法,在作品表達中體現自己的個性化思維和不同視角。同時,培養學生藝術素養還可以幫助其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分析創作者的意境和心情,有助于學生從吸取他人養分中獲得創造思維的發展。
(二)維護心理健康
高職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的關鍵時期,隨著網絡文化的盛行,大量西方思潮涌入我國社會,對當代學生的思維意識、價值觀念和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如果學生缺乏正確的指導,容易誤入歧途,對其未來發展十分不利。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可以促使其身心得到藝術的熏陶,幫助學生在浮躁的環境中獲得綜合素質的發展,并且形成人文情懷,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
(三)促進職業發展
美術專業學生在畢業后主要從事與藝術相關的工作,學生想要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則需要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藝術素養可以幫助學生對美術創作形成更加深刻的認知,將自己的想象力、創新力和藝術表達力融入作品中,提升作品的藝術層次和藝術內涵,有助于學生成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三、高職美術教學藝術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錯誤認知
對于美術專業學生而言,藝術素養可以幫助其更好地面對未來職場競爭,并且獲得職業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對促進學生未來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和重要價值,但是當前,高職院校以培養實踐型、應用型以及技能型人才為目標,教師對藝術素養培養存在錯誤認知,認為其與學生未來崗位工作關系不大,在教學中也以實踐技能和理論知識傳授為主,忽視了學生對藝術素養的提升需要,導致高職學生藝術素養匱乏,不利于其未來的職業發展。
(二)教學內容固化
高職院校在開展美術教學中,基于崗位需要規劃教學內容,以顏色搭配、繪畫技術為主,專業內容固化陳舊,與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存在較大差異、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中過于重視實踐操作和理論灌輸,很少涉及藝術素養方面的內容,雖然也會組織開展一些有關藝術素養的活動,但是藝術素養的形成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和學習,僅僅憑借簡單的活動難以體現育人價值,在缺乏藝術素養下,學生也無法創造出具有生命力和藝術性的美術作品。
(三)教師能力不足
當前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中,主要采用固化的模式進行知識傳授,教師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缺乏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教學主要以教材內容為主,沒有根據藝術素養培養的需求,添加相關內容和資源,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固化思維,鮮有機會接觸有關藝術素養的知識。同時,高職院校也沒有定期組織美術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和教學研討,導致教師對藝術素養培養缺乏熱情和重視,對學生專業能力和藝術素養的發展帶來制約和影響。
(四)缺少藝術氛圍
高職教育時間較短,學生在有限的在校時間內需要掌握大量的專業知識,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同時,現代人才競爭更加激烈,高職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不斷增加,在校學習中將大量時間用于專業知識學習,校園中缺少藝術環境,教師在課堂中沒有滲透有關藝術素養的內容,高職院校也沒有創設濃郁的藝術環境,導致學生的藝術修養難以獲得提升。
四、高職美術教學藝術素養培養的相關策略分析
(一)轉變錯誤認知
高職院校和美術教師要更新自身的育人觀念,認識到美術專業的特殊性和藝術性,并且積極轉變自身的錯誤認知,給予藝術素養提升以高度重視,首先,高職院校的主要領導要認識到當前市場對美術人才的要求,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市場調查,將藝術素養和崗位要求充分結合,認識到藝術素養與學生職業發展的密切關系,從思想層面重視藝術素養,將其納入人才培養目標中;其次,對美術教學的改革方向進行適當調整,將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藝術素養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將藝術素養提升作為教學創新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最后,高職院校要鼓勵教師開展教學創新,基于藝術素養培養下引入先進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獲得素質和技能的均衡發展。
(二)豐富教學內容
想要實現學生藝術素養的發展與提升,需要以豐富的教學資源作為支撐,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中,要突破教材的制約和束縛,基于藝術素養下不斷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促使學生獲得藝術素養的發展。首先,高職院校要對美術教學體系進行合理規劃和設計,將藝術素養作為一門單獨的課程開設,可對課程形成進行靈活調整,分為選修課和必修課,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通過系統性的課程學習獲得藝術素養的發展;其次,教師要結合當代高職學生的實際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根據美術專業的特點,將更多有關藝術素養的內容融入中教學中,提升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主觀性,有選擇地開展藝術素養教育;最后,教師還要注重課堂教學的課下延伸,可通過第二課堂的形式進行藝術素養培養,并且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時間安排進行系統性教學,促使學生在有限的在校時間內獲得藝術素養的發展。
(三)提升教師能力
在藝術素養培養中,教師起到關鍵作用和重要價值,其創新能力、創造思維和藝術修養與學生綜合素質和藝術素養的發展具有密切關系,因此,高職院校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打造一支能力強、素質高、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為藝術素養培養奠定師資基礎。首先,高校要鼓勵教師利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時間加強專業知識學習,通過系統性的學習提升自身的美術素養和專業能力,尤其對于優秀美術作品,要注重研究和分析,不斷積累自身的專業素質;其次,高校要為教師提供繼續學習的機會和平臺,例如定期組織教師到附近的美術館和繪畫展覽進行參觀,通過大量的觀摩和交流,實現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最后,高職院校可以邀請美術教育方面的專家、畫家以及民間藝術家來校舉辦講座,教師在與藝術家的面對面交流中,可以加深對藝術素養的認知,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聘請民間藝術家充當兼職教師,重點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
(四)優化藝術環境
藝術素養的發展離不開環境的支持,高職院校要注重為學生創設濃郁的藝術環境,促使學生長期在環境的熏陶和感染下獲得藝術素養的發展。首先,高職院校要積極組織開展各種美術活動,例如組織“個性美術作品創作”“主題投稿”“繪畫比賽”等方式,給予優秀作品和優勝學生以一定的獎勵,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其次,鼓勵學生自由組建“美術社團”,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通過社團的方式為學生提供美術交流和創作的平臺,促使學生在交流互動中獲得藝術素養的發展;最后,組織開展校園美術藝術節,并且在校園中加大宣傳力度,發揮藝術節的輻射作用,在校園中創設濃郁的藝術氛圍。
五、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可以促使其在未來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提升其藝術水平和美術創作能力,因此,高職院校需要給予藝術素養培養以高度重視,通過各種途徑改革美術教學,實現學生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藝術素養的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1]何雅芹.高職美術教學中學生藝術素養形成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9(10):75—76.
[2]董鵬志.高職美術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創新運用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163—164.
[3]熊帥雨.當前高職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27):154.
[4]馬菲.藝術素養在高職美術教學中的培養策略分析[J].美與時代(中),2019(09):107—108.
[5]李巍.高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探討[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36(08):183—184.
[6]張曉安.高職美術教學中學生藝術素養形成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9(07):108—109.
[7]陳春.藝術素養在高職美術教學中的培養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217.
[8]彭哲.略論高職院校美術教學與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以美術欣賞課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5(10):151—152.